烹调时保存蔬菜中的维生素可通过控制温度、缩短加热时间、合理预处理、选择适宜烹饪方式、调整加盐时机等方法实现。
1、控制温度高温会加速维生素C、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的分解。建议使用中火或小火慢炒,避免油温超过180℃。蒸制时保持水沸后转中小火,使蒸汽温度维持在100℃左右。油炸方式维生素损失最严重,若必须油炸,可将食材切大块减少受热面积。
2、缩短加热时间蔬菜焯水时间控制在30秒内,水中加入少量食用油可形成保护膜。急火快炒建议2-3分钟完成,叶菜类翻炒至刚断生即可。微波加热时加盖保留蒸汽,高火加热不超过2分钟。根茎类蔬菜建议切薄片或细丝缩短熟化时间。
3、合理预处理蔬菜洗净后尽量保持完整再切配,先洗后切能减少维生素流失。切块不宜过小,土豆等淀粉类蔬菜切后立即浸泡清水。凉拌菜现做现切,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紫甘蓝等富含花青素的蔬菜可加少量醋固色保营养。
4、选择烹饪方式蒸制能保留90%以上水溶性维生素,适合西兰花等十字花科蔬菜。白灼比水煮维生素损失少30%,适合绿叶菜。急火快炒维生素保存率约70%,优于长时间炖煮。生食适合黄瓜、番茄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品种,但需注意农药残留。
5、调整加盐时机炒菜出锅前放盐可减少维生素B1溶出,炖煮时起锅前10分钟加盐。腌制蔬菜会流失40%维生素C,建议缩短腌制时间。凉拌菜先用油拌匀再调味,油膜能减少维生素氧化。海带等藻类可先用醋泡再烹饪,促进矿物质吸收。
建议选购新鲜时令蔬菜,存放时间不超过3天。冷藏保存时用保鲜膜包裹阻断氧气,根茎类存放阴凉处。每周摄入5种以上不同颜色蔬菜,深色蔬菜占每日摄入量一半以上。烹饪后的蔬菜尽快食用,反复加热会导致维生素损失加倍。特殊人群如孕妇、术后患者可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制剂,但应以膳食摄入为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