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皮肤表现主要包括感染性皮损、炎症性皮损、肿瘤性皮损及代谢异常性皮损,典型特征有反复口腔真菌感染、脂溢性皮炎样皮疹、卡波西肉瘤等。
1、感染性皮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免疫缺陷,易继发带状疱疹、尖锐湿疣等病毒感染,或出现顽固性口腔念珠菌病。需进行抗病毒治疗联合局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胶囊。
2、炎症性皮损免疫紊乱可引发脂溢性皮炎样弥漫性红斑,伴银屑病样鳞屑。表现为头面部、躯干油脂分泌旺盛区域出现黄红色斑片。可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症状。
3、肿瘤性皮损卡波西肉瘤是艾滋病指征性疾病,特征为四肢紫色斑块或结节,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感染相关。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采用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联合化疗药物如多柔比星脂质体。
4、代谢性皮损药物不良反应可能导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表现为全身靶形红斑伴黏膜糜烂。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
艾滋病患者出现皮肤病变应及时就医检测CD4细胞计数,避免抓挠皮损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