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新生儿科

新生儿发热怎么降温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发烧降温最快的方法?

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饮食调节、适当休息、保持水分摄入等方式快速降温。发烧通常由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尤其是腋下、额头、颈部等血管丰富部位,有助于散热。冰袋或冷敷贴也可用于局部降温,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防冻伤。温水浴或泡脚也能促进体温下降,水温控制在37℃左右为宜。

2、药物降温: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次,每4-6小时一次、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次,每6-8小时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次,每4-6小时一次可快速降低体温。使用药物时需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3、饮食调节:发烧期间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汤类、蔬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猕猴桃,有助于增强免疫力。蜂蜜水或姜茶也能缓解不适。

4、适当休息:发烧时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复。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睡眠时使用轻薄透气的被褥,避免过热。

5、保持水分摄入:发烧会导致大量水分流失,需及时补充水分,预防脱水。可饮用温水、淡盐水、电解质饮料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避免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或酒精,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发烧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伴随其他严重症状,如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剧烈头痛等,应及时就医。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绿叶蔬菜等,促进身体恢复。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伸展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发烧了怎么物理降温?

发烧可通过温水擦浴、冷敷额头、多喝水、保持环境通风、适当减少衣物等方式物理降温。发烧通常由感染、炎症、免疫反应、环境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温水擦浴:使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身体大血管分布区域,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通过蒸发带走体表热量,降低体温。注意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以免刺激皮肤或导致体温骤降。

2、冷敷额头:将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在干毛巾中,敷于额头或后颈部,帮助局部降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每次10-15分钟,间隔30分钟后再进行,避免皮肤冻伤。

3、多喝水:发烧时身体水分流失加快,多喝水有助于补充体液,促进排汗和排尿,帮助降温。建议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避免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

4、保持环境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调节室温至20-24℃,避免过热或过冷。使用风扇或空调时,注意避免直吹身体,以免加重不适。

5、适当减少衣物:发烧时身体需要散热,穿着过多衣物会阻碍热量散发。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适当减少衣物层数,帮助体温调节。

饮食上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蔬菜汤、水果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运动方面,发烧期间应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或体温持续升高,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方法?

宝宝发烧可通过温水擦拭、减少衣物、多喝水、使用退热贴、保持室内通风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宝宝发烧通常由感染、免疫反应、环境温度过高、脱水、疫苗接种等原因引起。

1、温水擦拭:用温水约37℃浸湿毛巾,轻轻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下、四肢等部位。温水蒸发能帮助散热,避免使用冷水或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

2、减少衣物: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避免过度包裹。过多的衣物会阻碍散热,保持宝宝穿着轻薄、透气的衣物,有助于体温下降。

3、多喝水:发烧时宝宝容易脱水,应鼓励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同时补充因发烧流失的水分。

4、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宝宝的额头或后颈部,通过物理吸热帮助降温。退热贴使用方便,适合轻度发烧的宝宝,但需注意更换频率,避免长时间使用。

5、保持室内通风:确保宝宝所处的环境空气流通,避免室内温度过高。适当开窗通风或使用风扇,有助于降低室内温度,营造舒适的休息环境。

宝宝发烧时,家长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日常护理中,注意宝宝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菠菜等,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或室内游戏,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宝宝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物理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有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退热贴使用、保持环境通风、适当减少衣物。这些方法通过不同机制帮助降低体温,适用于发热患者。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擦拭患者的大血管分布区域,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温水擦浴通过蒸发散热带走体表热量,同时避免冷水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导致体温反弹。

2、冰袋冷敷:将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额头、腋下或腹股沟等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一次。冰袋冷敷通过传导散热快速降低局部温度,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防止冻伤。

3、退热贴使用:将退热贴贴于额头、太阳穴或颈部,利用凝胶中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退热贴使用方便,适合儿童或夜间使用,但降温效果相对温和,适合低热患者。

4、保持环境通风:打开窗户或使用风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环境温度。通风有助于散热,避免热量在体表积聚,同时减少细菌滋生,改善患者舒适度。

5、适当减少衣物:根据体温情况,减少患者衣物或更换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有助于体表散热,避免过度包裹导致热量无法散发,加重发热症状。

物理降温期间,建议患者多饮水,补充因发热流失的水分,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休息。饮食上可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蔬菜汤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加重身体负担。若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发热物理降温的方法?

发热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擦浴、冰袋冷敷、酒精擦拭、减少衣物、保持通风等。

1、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轻轻擦拭身体大血管分布区域,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温水擦浴能通过蒸发带走热量,降低体温。擦拭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

2、冰袋冷敷:将冰袋包裹在毛巾中,放置在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冰袋冷敷能迅速降低局部温度,但需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每次冷敷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为宜。

3、酒精擦拭:用75%的医用酒精稀释后,擦拭身体大血管分布区域。酒精挥发速度快,能快速带走热量,但需注意避免酒精过敏者使用,且擦拭后需及时补充水分。

4、减少衣物:发热时应适当减少衣物,避免过度包裹,以利于散热。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燥,有助于体温的调节。

5、保持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环境温度过高。适当开窗通风,或使用风扇、空调等设备调节室温,有助于降低体温,但需避免直接吹风。

发热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水,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排汗。同时,保持良好的休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如体温持续不降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中毒 腹茧症 回归热 类鼻疽 皮肤血管瘤 基底细胞腺瘤 淋巴瘤样丘疹病 上腔静脉综合征 带状疱疹性角膜炎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