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保健科

身上痒补充什么维生素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婴儿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

婴儿补充维生素D的方法主要有阳光照射、母乳喂养搭配维生素D补充剂、配方奶粉喂养、维生素D滴剂口服、定期监测血清维生素D水平。

1、阳光照射

阳光中的紫外线B能够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适合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让婴儿暴露面部和四肢于阳光下约10-15分钟。需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直射,防止皮肤灼伤,且雾霾天或冬季高纬度地区可能因紫外线不足影响效果。

2、母乳喂养搭配补充剂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需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因母乳中含量较低。可选择维生素D3滴剂,直接滴入婴儿口腔或母亲乳头。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可能需要更高剂量,需遵医嘱调整。

3、配方奶粉喂养

配方奶粉通常已强化维生素D,若婴儿每日摄入量达1000ml以上,一般可满足需求。需查看奶粉营养成分表计算实际摄入量,不足部分仍需通过补充剂补足,避免重复补充导致过量。

4、维生素D滴剂口服

选择单一成分维生素D3制剂,避免复合型补充剂可能造成的营养素失衡。滴剂可直接滴入婴儿舌面或混合于少量乳汁中喂服。储存时需避光防潮,开瓶后建议1个月内用完。

5、定期监测血清水平

对于早产儿、慢性腹泻患儿或疑似维生素D缺乏的婴儿,建议每3-6个月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浓度。理想水平应维持在50-125nmol/L,低于30nmol/L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强化补充。

婴儿补充维生素D需持续至2周岁,生长发育期对维生素D需求较高。日常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蛋黄、深海鱼泥作为辅助。补充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烦躁、多汗等过量症状,避免与钙剂同服可能导致的吸收干扰。建议定期儿保随访,根据体重增长和骨密度变化动态调整补充方案。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早孕需要补充什么营养?

早孕期间需要补充叶酸、铁、钙、维生素D和优质蛋白等营养。这些营养素有助于胎儿神经管发育、预防贫血、促进骨骼生长并维持母体健康。

1、叶酸

叶酸是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关键营养素,孕早期每日需补充400-800微克。天然叶酸可从深绿色蔬菜、豆类和动物肝脏中获取,但生物利用率较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叶酸补充剂。缺乏叶酸可能增加流产或胎儿脊柱裂风险。

2、铁

孕期血容量增加导致铁需求上升,每日需27毫克。动物肝脏、红肉和菠菜含铁丰富,搭配维生素C食物可提升吸收率。缺铁易引发妊娠期贫血,表现为乏力、头晕,需通过血清铁蛋白检测评估储备情况。

3、钙

胎儿骨骼发育需每日1000-1300毫克钙,奶制品、豆腐和小鱼干是优质来源。钙不足时母体会动用骨骼钙储备,可能引起妊娠期骨质疏松。建议分次补充并配合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

4、维生素D

每日600IU维生素D可调节钙磷代谢,三文鱼、蛋黄和强化奶含少量维生素D。日照不足的孕妇易缺乏,表现为肌肉酸痛或低钙血症,需通过25羟维生素D检测确认后补充。

5、优质蛋白

孕早期每日需增加10克蛋白质,鱼禽蛋奶和豆类提供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缺乏可能影响胎盘发育,但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肾功能异常者需控制摄入量。

早孕营养补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避免盲目服用复合营养素。每周摄入20种以上食物,控制高糖高脂饮食,禁烟酒及生食。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缓解。定期产检监测体重增长和血常规指标,出现持续呕吐或进食障碍需及时就医。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补充维生素c吃什么?

补充维生素C可以适量吃鲜枣、猕猴桃、草莓、西蓝花、柑橘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吃维生素C片、维生素C泡腾片、维生素C颗粒、维生素C咀嚼片、维生素C注射液等药物。建议通过均衡饮食获取维生素C,如需药物补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一、食物1、鲜枣

鲜枣是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之一,每100克鲜枣约含200毫克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铁吸收和胶原蛋白合成。食用时建议选择新鲜果实,避免高温烹煮导致营养流失,胃肠功能较弱者需控制摄入量。

2、猕猴桃

猕猴桃富含维生素C及膳食纤维,黄心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可达每100克约160毫克。其含有的蛋白酶有助于蛋白质消化,但部分人群食用可能出现口腔黏膜刺激症状,建议去皮后少量尝试。

3、草莓

草莓维生素C含量约为每100克60毫克,同时含有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质。清洗时建议用流水轻柔冲洗,避免长时间浸泡。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食用量,肾功能不全者应避免过量摄入。

4、西蓝花

西蓝花是十字花科蔬菜中维生素C的优质来源,每100克约含90毫克。建议采用快炒或蒸煮方式烹调,高温长时间加热会破坏维生素C。甲状腺疾病患者需咨询医生后适量食用。

5、柑橘

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维生素C含量约每100克50毫克,其有机酸可促进维生素C稳定。胃酸过多者应避免空腹食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需注意柚子的相互作用。

二、药物1、维生素C片

维生素C片适用于饮食摄入不足或存在维生素C缺乏风险的人群,可预防坏血病。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痛风患者使用前应评估尿酸水平。

2、维生素C泡腾片

维生素C泡腾片通过水溶方式提高吸收率,适合吞咽困难者。使用时需用温水冲泡,避免与碳酸饮料同服。胃溃疡患者慎用,可能加重胃黏膜刺激。

3、维生素C颗粒

维生素C颗粒适合儿童等特殊人群,可根据体重调整剂量。部分产品含糖分,糖尿病患者需选择无糖型。与抗凝血药物合用可能影响药效。

4、维生素C咀嚼片

维生素C咀嚼片便于携带且吸收较快,但可能添加矫味剂。长期咀嚼酸性制剂可能影响牙釉质,建议服用后清水漱口。贫血患者服用时需与铁剂间隔两小时。

5、维生素C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用于严重缺乏或吸收障碍患者,需医疗机构执行。快速静脉输注可能引起头晕等反应,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禁用。

日常补充维生素C应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每日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00毫克以内。烹饪时减少高温和长时间浸泡,优先选择生食或短时快炒。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吸烟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摄入。出现长期牙龈出血、伤口愈合缓慢等维生素C缺乏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评估。药物补充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与抗酸药、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等药物同时服用。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雄性激素怎么补充?

雄性激素补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见方法有睾酮替代疗法、饮食调整、生活方式干预等。雄性激素不足可能与睾丸功能减退、垂体疾病、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

1、睾酮替代疗法

睾酮替代疗法是临床常用的雄性激素补充方式,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患者。常用药物包括十一酸睾酮胶丸、丙酸睾酮注射液、睾酮贴剂等。这类药物可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睾酮,改善性欲低下、疲劳、肌肉减少等症状。治疗前需完善激素水平检测和前列腺评估,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液睾酮浓度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2、饮食调整

适量摄入富含锌、镁、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维持正常睾酮水平。牡蛎、牛肉、南瓜子等锌含量较高,绿叶蔬菜、坚果等富含镁元素,深海鱼、蛋黄等含有维生素D。这些营养素参与睾酮合成过程,长期缺乏可能导致激素水平下降。需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高脂饮食。

3、力量训练

规律进行抗阻训练可刺激睾酮分泌,推荐每周进行3-4次中等强度力量训练,重点锻炼大肌群如腿部、背部、胸部。深蹲、硬拉、卧推等复合动作效果较好。运动强度应循序渐进,过度训练反而会升高皮质醇水平抑制睾酮产生。每次训练时间控制在45-60分钟为宜。

4、睡眠管理

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对维持正常睾酮水平至关重要。深度睡眠阶段是睾酮分泌的高峰期,建议每天保持7-9小时睡眠,尽量在23点前入睡。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会导致睾酮水平下降,需及时治疗。避免长期熬夜和睡眠剥夺,这会显著降低晨间睾酮峰值。

5、压力调节

慢性压力会持续升高皮质醇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可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练习、休闲娱乐等方式缓解压力。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可能导致睾酮水平持续低下,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这些物质可能加剧激素紊乱。

除上述方法外,维持健康体重对激素平衡很重要,肥胖会导致芳香化酶活性增加,使睾酮转化为雌激素。戒烟也有助于改善睾酮水平,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睾丸功能。任何激素补充都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服用雄激素类药物,以免引发痤疮、脱发、前列腺增生等不良反应。定期检测激素水平和相关指标,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规律作息和良好心态,对维持正常激素分泌有积极作用。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吃什么能补充胶原蛋白?

补充胶原蛋白可以适量食用猪蹄、鸡爪、银耳、深海鱼、豆制品等食物,也可以遵医嘱服用胶原蛋白肽、维生素C、葡萄糖胺、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等药物。建议根据个体情况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补充方式。

一、食物1、猪蹄

猪蹄含有丰富胶原蛋白,其结缔组织中的大分子胶原蛋白经过炖煮可转化为可吸收的明胶。传统中医认为猪蹄具有滋阴润燥功效,适合皮肤干燥人群。但需注意其胆固醇含量较高,高血脂患者应控制摄入量。

2、鸡爪

鸡爪中胶原蛋白含量约占其蛋白质总量的30%,经长时间烹煮后形成胶状物质。所含的羟脯氨酸是合成人体胶原的重要原料。但嘌呤含量较高,痛风患者需谨慎食用。

3、银耳

银耳多糖具有类似胶原蛋白的结构特性,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植物性胶质可改善皮肤保水度,适合素食者补充。建议选择无硫熏制的优质银耳,搭配红枣炖煮效果更佳。

4、深海鱼

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鱼类富含I型胶原蛋白,其鱼皮和鱼鳞中含量尤其丰富。所含的omega-3脂肪酸能减少胶原蛋白分解,建议采用清蒸等低温烹饪方式保留营养。

5、豆制品

大豆异黄酮能刺激胶原蛋白生成,豆腐、纳豆等发酵豆制品生物利用率更高。所含的优质蛋白和赖氨酸是合成胶原的必需原料,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替代乳制品。

二、药物1、胶原蛋白肽

水解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小更易吸收,临床常用于改善皮肤弹性和关节健康。选择时应关注肽段分子量在2000-5000道尔顿范围内的产品,避免与高温饮料同服影响活性。

2、维生素C

维生素C是胶原蛋白合成的必需辅因子,能促进脯氨酸羟化酶活性。建议选择缓释型制剂,与胶原蛋白补充剂搭配使用可提升合成效率。长期服用需监测尿酸盐水平。

3、葡萄糖胺

葡萄糖胺是构成软骨基质的重要前体物质,可刺激软骨细胞产生胶原蛋白。硫酸葡萄糖胺制剂对关节软骨修复效果显著,但海鲜过敏者禁用相关衍生物。

4、硫酸软骨素

硫酸软骨素能与胶原纤维结合形成网状结构,维持组织弹性和保水能力。常与葡萄糖胺联用治疗骨关节炎,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5、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能促进III型胶原蛋白合成,口服制剂经消化分解后仍具生物活性。与锌元素联合补充可增强成纤维细胞功能,但注射用制剂必须由专业医师操作。

日常可通过均衡饮食配合适度运动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优质蛋白。避免过度日晒和吸烟等加速胶原流失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源性胶原生成。出现关节疼痛或皮肤异常松弛时应及时就医评估,不可盲目大剂量补充相关制剂。特殊人群如孕妇、肝肾功能异常者使用胶原蛋白补充剂前需咨询专科医生。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内痔 蛔虫病 高热惊厥 髋臼骨折 面肌痉挛 晶状体损伤 门静脉高压 十二指肠炎 呼吸性酸中毒 急性冠脉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