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大便性状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轮状病毒肠炎是不是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肠炎属于秋季腹泻的常见类型。秋季腹泻主要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其他病原体还包括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等,主要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

1、病原体特征: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其外层衣壳结构呈车轮状,故得此名。该病毒在秋冬季活跃,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潜伏期为1-3天。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导致双糖酶活性下降引发渗透性腹泻。

2、典型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典型表现为突发水样腹泻,每日可达10-20次,粪便呈蛋花汤样。80%患儿伴有发热,体温多在38-39℃之间。半数病例出现喷射性呕吐,严重者可发生脱水,表现为眼窝凹陷、尿量减少等症状。

3、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主要依据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法可在15分钟内获得结果。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粪便常规镜检可见少量白细胞。需注意与细菌性肠炎鉴别,后者多有黏液脓血便表现。

4、治疗原则:

治疗以预防和纠正脱水为主,轻中度脱水推荐口服补液盐。可选用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严重呕吐患儿可短期使用止吐药物,但需避免使用止泻药以免抑制病原体排出。

5、预防措施: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国产疫苗需在6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哺乳前清洁乳头,餐具定期煮沸消毒。患儿粪便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接触后需彻底洗手。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婴儿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恢复期避免高糖饮食,以防加重腹泻。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患儿玩具需每日消毒。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四肢冰凉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黄疸患儿的眼睛为什么会发黄?

黄疸患儿眼睛发黄主要因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巩膜黄染。常见原因有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胆道闭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肝脏功能发育不完善,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和巩膜轻度黄染。多数无需特殊治疗,加强喂养促进排便即可逐渐消退,7-10天可自行缓解。

2、母乳性黄疸:

母乳中某些成分可能抑制胆红素代谢,导致黄疸持续2-3周。暂停母乳喂养3天后黄疸明显减轻可确诊,恢复哺乳后黄疸可能反复但不会加重,通常不影响健康发育。

3、新生儿溶血病:

母婴血型不合引发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急剧增加。除巩膜黄染外,常伴贫血、肝脾肿大,需及时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4、胆道闭锁:

胆管发育异常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大便呈陶土色伴进行性黄疸。需在出生60天内完成肝门空肠吻合术,延误治疗将发展为肝硬化。

5、遗传代谢病:

如克里格勒-纳贾尔综合征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导致非结合胆红素持续升高。需长期光疗或肝移植,可能伴随神经系统损伤。

黄疸患儿日常需保证每日8-12次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排泄,选择白色自然光线下观察皮肤黄染程度。注意监测体温、反应力及吃奶量,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日光浴时需遮住眼睛及会阴部,每次不超过15分钟。若黄疸进展至手足心、持续超过两周或伴嗜睡、拒奶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因素。哺乳母亲应避免进食蚕豆及特殊药物,保持均衡营养有助于改善母乳质量。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上学的指标?

急性肾炎患儿恢复上学需满足尿常规正常、血压稳定、水肿消退、肾功能恢复及感染控制等指标。

1、尿常规正常:

患儿尿液中红细胞、蛋白需持续转阴至少2周,尿比重和酸碱度恢复正常范围。急性肾炎常见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损伤,尿液异常是疾病活动的直接标志。建议复查3次晨尿常规均无异常,避免剧烈运动后假性蛋白尿干扰判断。

2、血压稳定:

需连续7天血压监测值在儿童年龄对应正常范围内。急性肾炎常伴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血压波动可能诱发头痛或抽搐。居家监测应选择儿童专用袖带,测量前静坐15分钟,避免情绪紧张影响结果。

3、水肿消退:

眼睑及下肢凹陷性水肿完全消失,体重恢复至病前水平。水肿反映体内液体潴留程度,需结合24小时尿量评估学龄儿童应>800ml/日。恢复期仍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不超过3克。

4、肾功能恢复:

血肌酐和尿素氮值需降至同龄儿童参考值上限以下。急性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持续4-6周,可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监测肾小管功能。学龄儿童肾小球滤过率应>90ml/min/1.73m²。

5、感染控制:

确认链球菌感染已彻底清除,咽拭子培养阴性或ASO抗体滴度下降。约30%患儿存在隐匿性感染灶,建议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返校前需评估扁桃体状况,反复感染者需耳鼻喉科会诊。

恢复上学后仍需保持充足休息,每日睡眠不少于10小时,避免体育课等剧烈活动3个月。饮食坚持低盐优质蛋白原则,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易吸收蛋白,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000-1500ml。建议每月复查尿常规和血压,注意观察有无眼睑浮肿或尿色加深等复发征兆,冬季需加强呼吸道防护避免感染诱发疾病反复。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细菌性阴道炎白带的性状是什么?

细菌性阴道炎白带通常呈灰白色稀薄状,伴有鱼腥臭味。白带性状改变主要与阴道菌群失衡、厌氧菌过度繁殖、阴道酸碱度异常、局部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性传播因素等有关。

1、颜色改变:

典型表现为灰白色或灰黄色分泌物,与正常乳白色白带明显不同。这种颜色变化源于阴道加德纳菌等厌氧菌代谢产物与上皮细胞混合,导致血红蛋白分解产物沉积。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黄绿色改变,但不同于滴虫性阴道炎的泡沫状黄绿色分泌物。

2、质地稀薄:

分泌物常呈均匀稀薄状,流动性较强,容易附着于阴道壁。这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凝乳状或豆渣样白带形成鲜明对比。稀薄质地反映阴道分泌物中脱落上皮细胞和炎性渗出物比例改变,黏蛋白含量显著降低。

3、特殊气味:

特征性鱼腥臭味在性交后或月经期尤为明显,是胺类物质挥发的表现。厌氧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尸胺、腐胺等挥发性胺类,当阴道环境碱化时气味加剧。约70%患者可通过胺试验确诊,但气味程度与病情严重度不一定相关。

4、分泌量增多:

每日分泌量可达正常生理状态的2-3倍,内裤常有明显污渍。异常增多的分泌物包含大量异常菌群、坏死上皮细胞及炎性物质,但通常不会引起外阴明显充血或灼痛感,这是区别于其他阴道炎的特点。

5、酸碱度异常:

阴道pH值常超过4.5,最高可达5.5-6.0。正常乳酸杆菌减少导致乳酸产量下降,同时厌氧菌代谢产物进一步碱化环境。这种酸碱失衡形成恶性循环,促进病原体持续繁殖,也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日常需避免过度阴道冲洗,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可适当增加无糖酸奶等含益生菌食品,减少高糖及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治疗期间建议使用安全套。若出现外阴瘙痒加剧、分泌物颜色转为黄绿或伴有发热,需及时复诊排除混合感染可能。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肾病综合征患儿饮食上注意什么?

肾病综合征患儿饮食需注意低盐、优质蛋白、控制水分、低脂及适量热量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并促进康复。

1、低盐饮食:

每日食盐摄入量需控制在2-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过量钠盐会加重水肿和高血压,患儿可选择新鲜食材烹饪,使用香料替代部分盐分调味。

2、优质蛋白补充:

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瘦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1-1.2克。大量蛋白尿会导致低蛋白血症,但过量蛋白质可能增加肾小球滤过压力,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

3、水分控制:

根据尿量、水肿程度调整饮水量,通常以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为宜。严重水肿期需严格限水,使用带刻度的水杯记录,避免汤粥等隐性水分摄入。

4、低脂饮食:

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烹调选用植物油。高脂血症是常见并发症,可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鲭鱼等,每周2-3次。

5、热量保障:

每日热量需达到每公斤体重30-35千卡,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长期激素治疗可能引发代谢紊乱,可选用藕粉、麦淀粉等低蛋白主食,搭配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

患儿饮食需根据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等指标动态调整,定期监测电解质。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烧烤煎炸。可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营养师评估,合并高血压时需增加富钾食物如香蕉、土豆,但出现少尿或无尿时应限制钾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骨质疏松,注意分餐制避免感染风险。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疼痛 副伤寒 酒糟鼻 慢性胃炎 玻璃体出血 腹膜良性间皮瘤 勒夫勒心内膜炎 脉络丛乳头状瘤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