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其他 > 小儿外科

小孩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表现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疱疹性咽峡炎得过还会再得吗?

疱疹性咽峡炎治愈后可能再次感染。该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重复感染性,主要与病毒型别多样、免疫力差异、接触传染源、卫生习惯及疫苗接种情况等因素相关。

1、病毒型别多样:

引发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有20余种亚型,不同型别病毒间无交叉免疫。即使感染过某一型别病毒,仍可能因其他型别病毒再次发病。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为常见致病型别。

2、免疫力差异: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产生的抗体持续时间较短。免疫功能低下者抗体水平下降更快,重复感染风险更高。部分患者痊愈后3-6个月抗体滴度即显著降低。

3、接触传染源:

病毒通过粪口途径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幼儿园等集体环境易发生交叉感染。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或与潜伏期感染者密切接触均可导致再次感染。

4、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未规范洗手、共用毛巾等不良卫生习惯会增加感染几率。病毒在室温下可存活数日,75%酒精和含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环境中的病毒。

5、疫苗接种情况:

目前国内上市的肠道病毒71型疫苗仅针对该型别病毒,对其他型别无预防作用。未全程接种疫苗或接种后抗体水平不足者仍存在感染风险。

预防重复感染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每日至少开窗2次;患儿餐具应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康复后2周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黏膜修复;6岁以上儿童可遵医嘱接种EV71疫苗。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鉴别诊断。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好得快?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退热镇痛、口腔护理、补液支持、隔离防护等方式加速康复。该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针对肠道病毒引起的感染,临床常用利巴韦林、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重症患儿可考虑静脉给药。

2、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建议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同时缓解咽部疼痛。注意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浴。

3、口腔护理:

使用康复新液或生理盐水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溶液清洁口腔。疱疹破溃后可喷涂西瓜霜喷剂促进愈合。避免进食过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温凉流质饮食。

4、补液支持:

发热期间需保证每日饮水量,可饮用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应增加哺乳次数。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裂等脱水表现时需及时就医静脉补液。

5、隔离防护:

发病期间应居家隔离至少1周,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餐具、玩具需单独消毒,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家庭成员应加强手卫生,照顾者接触分泌物后需彻底洗手。

患病期间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牛奶等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避免柑橘类果汁刺激口腔黏膜。恢复期可逐渐添加鸡蛋羹、烂面条等半流质,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症状完全消失后仍需观察1周,确认无传染性后再返校。平时应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增强体质锻炼有助于预防感染。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疱疹性咽峡炎嘴巴疼怎样缓解?

疱疹性咽峡炎嘴巴疼可通过局部镇痛、药物干预、饮食调整、物理降温及口腔护理等方式缓解。疼痛主要由病毒感染引发口腔黏膜溃疡导致。

1、局部镇痛:

使用含有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的喷雾剂或凝胶涂抹溃疡面,能暂时阻断神经传导缓解疼痛。儿童患者需选择无刺激配方的制剂,避免吞咽后引起胃肠道反应。用药间隔需遵医嘱,防止局部麻醉剂过量吸收。

2、药物干预:

针对疱疹病毒感染可选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缩短病程。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洛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发热超过38.5℃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注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叠加使用。

3、饮食调整:

选择室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羹,避免酸性果汁和粗糙食物刺激溃疡。可少量多次饮用冷藏的椰子水或淡盐水,低温能暂时麻痹痛觉神经。蛋白质摄入不足时可补充乳清蛋白粉调制的饮品。

4、物理降温:

持续高热时采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冷敷大血管流经处,如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以免经破损黏膜吸收中毒。体温骤升伴寒战需警惕热性惊厥,应及时就医。

5、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含漱4-6次,餐后必须清洁口腔。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专用口腔清洁剂轻柔擦拭。溃疡面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促进黏膜修复,使用后半小时内禁食水。

患病期间需保持环境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避免干燥空气加重黏膜损伤。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发热时每2小时更换一次。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南瓜泥、香蕉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软质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至体温完全正常。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拒食脱水或颈部淋巴结肿大,儿童持续24小时不愿进食需静脉补液治疗。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得过疱疹性咽峡炎还会复发吗?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复发,复发风险与病毒潜伏、免疫力下降、接触传染源等因素有关。

1、病毒潜伏: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后可能长期潜伏于神经节中。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潜伏病毒可被重新激活,导致症状复发。复发时可能出现咽痛、口腔疱疹等典型表现,但症状通常较初次感染轻微。

2、免疫力下降:

过度疲劳、营养不良、压力过大等因素可导致免疫功能暂时性降低。此时体内原有抗体水平不足,无法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增加复发概率。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稳定。

3、接触传染源: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若再次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或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可能发生重复感染。注意勤洗手、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可降低感染风险。

4、病毒变异:

肠道病毒存在多种血清型,不同型别间交叉保护有限。感染某一型病毒后,仍可能因其他型别病毒侵袭而发病。临床观察发现,儿童在短时间内重复患病多与病毒型别差异有关。

5、慢性病影响:

患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基础疾病者,其免疫防御功能持续受损,更易出现病毒反复激活。这类人群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免疫指标,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预防性干预。

预防复发需注重日常防护,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猕猴桃等,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急性期应暂停运动。患儿痊愈后建议更换牙刷等口腔用品,餐具需煮沸消毒。若一年内反复发作超过3次,建议就诊排查免疫缺陷可能。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疱疹性咽峡炎是否可以喝酸奶?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可以适量饮用酸奶。酸奶的选择需考虑温度适宜、无刺激性添加、低糖、蛋白质补充、益生菌辅助等因素。

1、温度适宜: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咽部黏膜存在溃疡,建议饮用常温或冷藏酸奶,避免过冷刺激引发疼痛。温度控制在10-25摄氏度为宜,高温会破坏益生菌活性。

2、无刺激性添加:

选择原味酸奶,避免含果粒、坚果等物理刺激物。部分添加剂如柠檬酸可能加重黏膜损伤,需仔细查看成分表,优先选用无添加剂的发酵乳制品。

3、低糖配方:

高糖环境可能促进细菌繁殖,建议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12克/100克的产品。糖分过高还可能引起渗透性腹泻,加重脱水风险。

4、蛋白质补充:

酸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易于消化吸收,可弥补因咽痛导致的进食不足。每100克酸奶约提供3-4克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机体修复所需的氮平衡。

5、益生菌辅助:

特定菌株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可调节肠道菌群,间接增强免疫力。但急性期吞咽困难时,建议用勺少量喂食,避免呛咳。

疱疹性咽峡炎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除酸奶外可配合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辛辣食物刺激溃疡面,进食后建议用生理盐水漱口。症状严重出现拒食、尿量减少时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监测脱水体征。恢复期可逐步增加鸡蛋羹、土豆泥等半流质食物,保证每日热量摄入不低于1500千卡。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色素痣 角膜变性 结肠息肉 踝关节扭伤 角化棘皮瘤 脑动脉夹层 病毒性出血热 肌营养不良症 肾血管性高血压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