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急诊科 > 急诊科

脑疝危象的急救措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高血压脑出血急救?

高血压脑出血急救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保持患者安静,避免移动头部。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救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活动、监测生命体征、头部降温处理、及时就医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患者可能出现呕吐或意识障碍,需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清除口腔异物。避免使用枕头抬高头部,以免加重颅内压升高。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出现呼吸停止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避免剧烈活动

发病后需绝对卧床休息,任何身体活动都可能加重出血。禁止自行搬运或移动患者,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处理。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这些行为会导致血压骤升。家属应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

3、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和肢体活动情况。每5分钟测量血压和脉搏,记录变化趋势。血压过高时可舌下含服降压药物,但需避免血压下降过快。出现抽搐时保护患者防止外伤,不可强行约束肢体。

4、头部降温处理

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头部两侧,降低脑代谢需求。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每10分钟更换冰敷位置。禁止使用酒精擦浴等刺激性降温方式。体温过高时可配合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

5、及时就医治疗

即使症状暂时缓解也需立即送医,途中保持车辆平稳。告知医生发病时间、血压变化和用药情况。医院可能进行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量,根据情况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院后需长期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每日定时测量并记录。饮食应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钾镁等矿物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情绪波动,保证充足睡眠。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不可擅自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头颅CT和肝肾功能,出现头痛呕吐等异常及时就诊。康复期可进行专业指导下的肢体功能训练,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冠心病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冠心病急性发作时可采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立即停止活动静卧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急救电话、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措施。急救处理需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胸痛程度等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关键目标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并争取血运重建时间。

1、药物急救

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物,舌下含服可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患者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使用,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次。阿司匹林肠溶片嚼服有助于抑制血小板聚集,但需确认无禁忌症。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也可作为辅助用药,但不可替代硝酸甘油。

2、体位管理

发作时需立即停止所有活动,采取半卧位或舒适坐姿,双腿自然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绝对禁止强行行走或自行驾车就医,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加重心肌缺氧。若出现意识丧失,应将患者置于复苏体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舌后坠,同时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

3、氧疗支持

有条件时应立即给予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4%以上。使用制氧机或氧气袋时需注意防火安全,避免明火接触。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氧浓度,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4、紧急呼救

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描述胸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等待救护车期间应保持通讯畅通,提前准备好医保卡、既往病历等资料。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需在电话指导下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5、心肺复苏

当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实施胸外按压,按压部位为两乳头连线中点,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使用AED设备需按照语音提示操作。持续复苏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冠心病患者日常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家属需掌握基本急救技能。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进食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戒烟限酒,避免剧烈情绪波动,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出现不明原因牙痛、肩背痛等不典型症状时也需警惕心绞痛发作。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癫痫抽搐发作急救措施?

癫痫抽搐发作的急救措施主要有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记录发作时间、避免强行约束、及时就医等。癫痫发作通常由脑部异常放电引起,可能伴随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

1、保持通畅

患者抽搐时需立即将其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气道。解开衣领和腰带,清除口腔异物。不可强行撬开牙关或塞入硬物,避免造成牙齿损伤或误吸。观察呼吸是否平稳,若出现呼吸暂停或面色青紫,须立即呼叫急救。

2、防止受伤

移开周围尖锐物品,在患者头部下方垫软物保护。发作期间不可按压肢体或试图制止抽搐,避免骨折或肌肉拉伤。发作后检查有无外伤,特别注意舌咬伤情况。公共场所发作时需疏散围观人群,保持环境安静。

3、记录时间

准确记录抽搐开始和结束时间,单次发作超过5分钟或短时间内连续发作需紧急送医。用手机拍摄发作过程视频有助于医生判断发作类型。记录发作前诱因如熬夜、闪光刺激等,以及发作后意识恢复时间。

4、避免约束

抽搐时肌肉强力收缩,强行按压可能导致关节脱臼。不要试图通过掐人中或泼冷水等方式终止发作,这些方法无效且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发作结束后协助患者侧卧休息,等待意识自然恢复,期间禁止喂食喂水。

5、及时就医

首次发作、孕妇发作或发作后持续意识模糊者需立即送医。既往确诊患者若发作频率增加、发作形式改变也应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就医时携带既往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详细描述本次发作特征和持续时间。

癫痫患者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饮食需均衡营养,限制酒精摄入。家属应学习急救知识,定期陪同复查。外出时携带病情说明卡,注明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规范服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等,不可擅自减停药物。发作控制良好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活动。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心绞痛的急救措施?

心绞痛发作时可采取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氧、调整体位、呼叫急救等急救措施。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可能伴随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1、休息

立即停止所有活动,保持安静状态。心绞痛发作时心肌耗氧量增加,静坐或平卧可减少心脏负荷。避免情绪激动或用力动作,解开紧身衣物帮助呼吸。若在户外应寻找安全场所休息,避免跌倒风险。

2、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片剂需舌下含服,通过黏膜快速吸收扩张冠状动脉。服药后保持坐姿以防低血压,5分钟后未缓解可重复一次。注意该药可能引起头痛、面色潮红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若含服3次仍无效需立即就医。

3、吸氧

有条件时可使用家庭氧气袋或制氧机,以2-4升/分钟流量鼻导管吸氧。提高血氧浓度有助于改善心肌缺氧状态,缓解胸痛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控制氧流量,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4、调整体位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下肢自然下垂。该体位能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缓解呼吸困难。避免完全平卧导致膈肌上抬加重胸闷,也不宜站立以防晕厥。

5、呼叫急救

若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或出现冷汗、恶心等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急救人员可进行心电图监测、静脉给药等专业处置。疑似心肌梗死时,尽早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

心绞痛患者日常需避免寒冷刺激、饱餐、剧烈运动等诱因,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建议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定期复查冠状动脉情况,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等二级预防药物。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出现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率增加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突发的急救手法?

心绞痛突发时可采取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急救措施。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能向左肩背部放射。

1、停止活动

立即停止所有体力活动,保持静坐或半卧位休息,避免增加心肌耗氧量。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环境安静通风。持续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和疼痛变化,避免情绪激动加重心脏负荷。

2、药物急救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可快速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5分钟内未缓解可重复含服1次。若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等休克表现,应立即停止用药。阿司匹林肠溶片嚼服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出血倾向者禁用。

3、体位管理

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若出现呼吸困难可抬高床头,意识丧失者需保持侧卧位防止舌后坠。避免平卧位导致腹腔脏器压迫加重胸闷症状。

4、氧疗支持

有条件时可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2-4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采用低浓度给氧。观察口唇甲床颜色变化,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

5、紧急送医

疼痛持续15分钟不缓解或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下降时,应立即呼叫急救中心。转运途中保持心电监护,避免自行驾车就医。记录疼痛发作时间、诱因和缓解方式供医生参考。

心绞痛患者日常需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寒冷刺激、饱餐、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保持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和β受体阻滞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控制血压血糖在达标范围。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冠状动脉CT评估血管狭窄程度,必要时考虑支架植入治疗。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肺不张 慢性喉炎 面肌痉挛 食管囊肿 鼻中隔溃疡 单侧肺气肿 固定性药疹 舌咽神经痛 痛性肌痉挛 成软骨细胞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