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8岁孩子不能说话只能乱叫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中耳炎粘连只能戴助听器吗 中耳炎粘连怎么治疗?

中耳炎粘连并非只能戴助听器,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治疗。中耳炎粘连可能与炎症反复发作、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腔积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症状。

中耳炎粘连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干预强度从低到高的方式。轻度粘连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并促进积液吸收。对于药物效果不佳或粘连严重的患者,可考虑鼓室成形术或鼓膜置管术等手术方式恢复中耳通气功能。助听器适用于听力损伤严重且无法通过手术改善的患者,但需在耳科评估后配置。

治疗期间应避免耳道进水,保持鼻腔通畅,减少用力擤鼻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动作。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牙髓炎只能根管治疗吗?

牙髓炎不一定只能根管治疗,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早期牙髓炎可通过药物控制炎症,晚期或严重感染时需根管治疗。

牙髓炎早期表现为冷热刺激痛或短暂自发痛,此时可通过开髓引流、放置樟脑酚棉球等保守治疗缓解症状,同时遵医嘱使用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和疼痛。若炎症持续发展导致牙髓坏死、根尖周炎或牙槽脓肿,则需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组织并填充根管。

日常应注意避免冷热交替饮食,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定期检查牙齿。出现持续牙痛或牙龈肿胀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甲状腺全切只能活六年吗?

甲状腺全切术后并非只能存活六年,术后生存时间与疾病类型、术后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甲状腺全切术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全切术后,配合放射性碘治疗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十年生存率可达较高水平。术后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及影像学检查,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可及时干预。规范随访的患者中,多数能长期维持正常生活工作状态,生存期与普通人差异不大。

少数未分化癌或晚期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差,但现代靶向治疗已显著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或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可能影响生活质量,但通过钙剂补充或嗓音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

术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维持正常代谢,定期复查调整药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每年进行颈部超声检查,出现声音嘶哑、骨痛等症状及时就医。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避孕药一年只能吃三次吗?

避孕药一年内服用次数并无严格限制,但需根据药物类型和个体情况调整使用频率。短效避孕药可长期规律服用,紧急避孕药一年内建议不超过三次。避孕药的使用主要有药物类型差异、激素水平影响、个体健康状况、用药目的差异、医生指导必要性等因素。

一、药物类型差异

短效避孕药含低剂量雌激素和孕激素,需每日连续服用21-28天,停药后月经来潮,此类药物可长期使用。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孕激素,仅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补救,频繁使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

二、激素水平影响

常规避孕药通过稳定抑制排卵实现避孕,对激素水平影响可控。紧急避孕药通过大剂量激素干扰受精卵着床,一年内超过三次可能引起月经周期紊乱、异常子宫出血等内分泌失调症状。

三、个体健康状况

患有血栓性疾病、严重高血压、乳腺癌等患者禁用激素类避孕药。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用药方案,吸烟人群长期使用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需医生评估后决定用药频率。

四、用药目的差异

用于调节月经周期或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时,短效避孕药需持续使用3-6个月。单纯避孕目的可灵活选择用药周期,但紧急避孕药不能替代常规避孕措施。

五、医生指导必要性

初次使用避孕药前需进行妇科检查、血压测量和乳腺评估,用药期间每6-12个月需复查。出现严重头痛、视觉异常、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停药就医。

建议选择避孕套等屏障法作为常规避孕方式,减少药物依赖。服用避孕药期间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族,避免同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癫痫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减轻药物副作用,40岁以上女性使用前需严格评估心血管风险。若需长期避孕可考虑宫内节育器等非药物方式,所有避孕方案均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实施。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烧伤伤员只能喝白开水对吗?

烧伤伤员并非只能喝白开水,适量补充电解质和营养更有利于恢复。烧伤后体液流失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通过口服补液盐、淡盐水或含糖饮品补充钠、钾等成分,同时可饮用牛奶、豆浆等蛋白质饮品。

1、电解质补充:

烧伤后大量组织液渗出会造成钠、钾等电解质丢失,单纯饮用白开水可能稀释血液电解质浓度。建议选择专业口服补液盐,或自制淡盐水500毫升水加1.75克食盐,每小时补充100-150毫升。

2、能量供给:

烧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额外补充热量。可饮用5%-10%的糖盐水每100毫升水加5-10克白糖,或选择含麦芽糊精的营养制剂,避免血糖过低影响伤口愈合。

3、蛋白质摄入:

深度烧伤每日蛋白质丢失量可达30-50克。适宜饮用脱脂牛奶、豆浆等流质蛋白,每次200毫升左右,每日3-4次,有助于维持正氮平衡和创面修复。

4、维生素支持:

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参与胶原合成和能量代谢。可适量饮用鲜榨橙汁稀释后、复合维生素泡腾片溶液,但需避免酸性饮品刺激口腔黏膜。

5、禁忌饮品:

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饮品可能加重脱水,酒精会扩张血管增加渗出,碳酸饮料易引发腹胀,均不适合烧伤早期饮用。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烧伤后24小时内应以少量多次方式补充液体,成人每日总液量按2-4毫升/公斤体重/1%烧伤面积计算。除特殊部位烧伤需禁食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注意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水平。恢复期可增加鱼肉、蛋羹等易消化蛋白质,配合新鲜果蔬补充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影响创面愈合。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花粉症 恶性蓝痣 慢性喉炎 盆腔囊肿 孢子丝菌病 肝内钙化灶 慢性乳突炎 生长抑素瘤 口腔扁平苔癣 腹腔动脉压迫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