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心内科

b型预激综合征的症状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脏预激综合征很严重吗 了解心脏预激综合征的几个危害?

心脏预激综合征是否严重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部分可能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心脏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疾病,多数患者可能终身无症状或仅有轻微心悸,这类情况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即可。但部分患者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可能突发心悸、胸闷甚至晕厥,若发展为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可能诱发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猝死。典型危害包括突发性心律失常发作影响日常生活质量,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心肌重构风险,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

建议确诊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射频消融术等治疗。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预激综合征a型引起什么并发症?

预激综合征A型可能引起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

预激综合征A型属于先天性心脏传导异常,由于存在房室旁路,心脏电信号可能通过异常通路快速传导。这种异常传导容易诱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表现为突发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若旁路不应期较短,快速心房激动可能经旁路下传至心室,诱发心房颤动,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极少数情况下,心房颤动恶化为心室颤动,可能引发心源性猝死。

预激综合征A型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定期复查心电图,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预激综合征有哪些用药禁忌?

预激综合征患者应避免使用可能加快房室旁路传导的药物,如维拉帕米、地高辛、腺苷等。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电传导异常疾病,患者心脏存在额外的传导通路,可能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维拉帕米和地高辛会抑制房室结传导,但可能加速旁路传导,增加心室率过快风险。腺苷虽能终止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但在预激伴房颤时可能诱发心室颤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相对安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考虑,但需评估个体情况。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这些可能诱发心动过速。

建议预激综合征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严格遵医嘱用药,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及时就医。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预激综合征注意事项?
预激综合征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发心律失常、定期监测心电图、调整生活方式、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 1、避免诱发:避免情绪波动、剧烈运动、饮酒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行为。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会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引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保持心态平和,合理安排作息,避免过度紧张或兴奋。 2、定期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电活动是否异常。心电图可以及时发现预激波或其他异常表现,帮助医生评估病情变化。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频率。 3、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饮食。吸烟和饮酒会增加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4、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医生处方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普罗帕酮片150mg/次,每日3次、胺碘酮片200mg/次,每日1次等。药物可以帮助控制心率,减少心律失常发作。服药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药物效果及副作用。 5、及时就医:如出现心悸、胸痛、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这些症状可能是心律失常发作的表现,需及时处理以避免严重后果。就医时详细描述症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 预激综合征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菠菜;保持适量运动如太极拳、游泳,增强心肺功能;定期复查,与医生保持沟通,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怎样治疗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可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术、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心电监测、外科手术等方式治疗。预激综合征通常由先天性心脏传导通路异常、心肌炎、心脏手术史、甲状腺功能亢进、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导管射频消融术

导管射频消融术是预激综合征的首选根治性治疗方法,通过介入手术阻断异常传导通路。该技术利用电极导管定位心脏异常旁路,释放射频能量消除病灶。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多数患者可彻底治愈。极少数可能出现心脏穿孔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发症,需紧急处理。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适用于暂时控制心律失常发作,常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美托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这些药物通过调节心肌细胞电活动,延缓异常传导。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QT间期变化。长期用药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或肺纤维化等副作用。

3、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波动,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动过速,建议监测运动时心率变化。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减轻心脏负荷。

4、定期心电监测

动态心电图检查可记录日常心电活动,发现隐匿性心律失常。患者应学会识别心悸、胸闷等预警症状,及时就医。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需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进行心脏超声评估。妊娠期患者需加强产前心功能监测。

5、外科手术

对于合并其他心脏畸形或消融失败的患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切断异常传导束。手术需开胸建立体外循环,术后恢复周期较长。术前需全面评估心功能,术后可能需植入永久起搏器。该方式目前已被射频消融术取代,仅作为备选方案。

预激综合征患者日常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钾镁的香蕉、深绿色蔬菜等食物。戒烟限酒,避免突然的体位改变。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记录用药信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监测旁路传导情况。出现持续心悸、晕厥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无症状患者也需每半年进行专业心脏评估。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热门标签

肝衰竭 适应障碍 胃泌素瘤 玻璃体变性 脉络膜脱离 毛囊角化病 附红细胞体病 陈旧性宫颈裂伤 非特异性尿道炎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