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肺癌

怎么评价中药治愈了肺癌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怎么评价青光眼的治疗效果?

青光眼的治疗效果需从视力稳定性、眼压控制、视野缺损进展、生活质量改善及并发症预防五个维度综合评估。

1、视力稳定性:

治疗有效的首要标准是维持现有视力水平。通过定期检查视力表,若最佳矫正视力波动范围在1-2行内,说明视神经未受进一步损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后视力恢复程度也是重要指标,通常24小时内眼压控制可减少永久性视力损伤风险。

2、眼压控制:

目标眼压需个体化设定,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通常要求降至基础值30%以下。每日眼压波动幅度应小于5毫米汞柱,可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评估。药物控制不佳时需考虑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引流阀植入术等外科干预。

3、视野缺损进展:

标准自动视野计检查显示每年平均缺损深度增加不超过1分贝为理想状态。进展期青光眼若连续两次检查显示相同位点缺损加深超过2分贝,提示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中心30度视野的保存率直接影响阅读等日常功能。

4、生活质量改善:

采用青光眼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包括夜间驾驶、雨天外出等场景的视觉适应能力。药物副作用如睫毛增生、结膜充血等会降低治疗依从性,需计入效果评价体系。成功治疗应使80%以上日常活动不受限。

5、并发症预防:

长期使用前列腺素类滴眼液需监测黄斑水肿风险,术后患者要关注滤过泡渗漏或感染。每6个月进行视盘OCT检查可早期发现神经纤维层变薄,房角镜检查对闭角型青光眼随访至关重要。

青光眼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促进房水循环,但避免倒立等使眼压升高的体位。饮食中增加深色蔬菜和浆果摄入,其含有的花青素可辅助保护视神经。建立规律的滴眼药习惯,使用手机提醒功能确保按时用药。定期进行眼底照相和视野检查建立病情变化档案,与医生保持至少每3个月一次的随访沟通。注意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全身血管因素会间接影响青光眼进展速度。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评价光动力疗法对尖锐湿疣诊疗的意义?

光动力疗法在尖锐湿疣诊疗中具有显著优势,其意义主要体现在高效清除病灶、降低复发率、精准靶向治疗、安全性高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五个方面。

1、高效清除病灶:

光动力疗法通过局部应用光敏剂后照射特定波长光源,选择性破坏疣体组织。临床数据显示,单次治疗疣体清除率可达70%以上,3-4次疗程后总清除率超过90%。相较于冷冻或电灼等传统方法,对多发性和体积较大的疣体同样有效。

2、降低复发率:

该疗法能清除临床可见疣体及亚临床感染灶,复发率可控制在15%以下。其机制在于光敏反应可破坏潜伏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细胞,从根源减少病毒载量。对比传统治疗后30%-70%的复发率具有明显优势。

3、精准靶向治疗:

光敏剂优先积聚于代谢旺盛的病变组织,光源照射范围可精确控制至毫米级,特别适用于尿道口、宫颈等特殊解剖部位。治疗过程不影响周边正常黏膜,避免传统疗法可能造成的瘢痕狭窄等并发症。

4、安全性高:

主要不良反应为暂时性局部灼热感,严重皮肤光敏反应发生率低于1%。无需麻醉,治疗后可正常活动,适合免疫功能低下、妊娠期等特殊人群。系统评价显示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激光或手术切除。

5、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过程无创且隐私性好,平均3-5天即可完成疗程。患者疼痛评分较物理治疗降低50%以上,心理负担显著减轻。长期随访显示患者性功能及社会适应能力恢复优于传统疗法组。

建议治疗期间避免日光暴晒,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治疗后1个月内需定期复查HPV病毒载量,配偶应同步进行筛查。日常需注意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治疗后3-6个月为关键观察期,出现可疑皮损应及时复诊。

潘周辉

副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男科

甲状腺结节等级评价标准?

甲状腺结节等级评价标准主要通过超声检查进行分级,常用TI-RADS系统评估结节恶性风险,分为1-5级,级别越高,恶性可能性越大。治疗需根据分级结果选择观察、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TI-RADS 1级为正常甲状腺,无需治疗;2级为良性结节,定期复查即可;3级为可能良性结节,建议6-12个月复查;4级为可疑恶性结节,需细针穿刺活检;5级为高度怀疑恶性结节,建议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治疗的结节,药物治疗可选用左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饮食上建议减少碘摄入,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增加富含硒的食物如坚果、鱼类。定期复查和遵医嘱是关键,避免自行用药或忽视病情。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评价人体内碘营养状况的最好指标是什么?
尿碘浓度是评价人体内碘营养状况的最好指标。尿碘浓度能直接反映近期碘摄入量,通过测定尿液中的碘含量,可以准确评估个体或群体的碘营养水平,适用于大规模人群筛查和个体监测。 1、尿碘浓度的测定方法简便且无创。收集24小时尿液或随机尿液样本,通过实验室检测即可获得尿碘浓度值,这种方法对受试者无任何伤害,适合广泛使用。尿碘浓度的正常范围通常为100-299μg/L,低于100μg/L提示碘缺乏,高于300μg/L可能提示碘过量。 2、尿碘浓度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必需元素,尿碘浓度过低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出现疲劳、体重增加等症状;尿碘浓度过高则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心悸、体重减轻等。通过监测尿碘浓度,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碘营养异常,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3、尿碘浓度可用于评估碘盐政策的实施效果。在碘缺乏地区,推广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通过定期监测人群尿碘浓度,可以评估碘盐政策的覆盖率和有效性,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例如,中国自1995年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以来,通过尿碘浓度监测发现,人群碘营养状况显著改善,碘缺乏病发病率大幅下降。 4、尿碘浓度与其他碘营养指标相比具有优势。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体积也可反映碘营养状况,但前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后者需要超声检查,操作复杂且成本较高。尿碘浓度则能直接反映近期碘摄入量,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人群筛查和长期监测。 5、尿碘浓度的应用需注意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虽然尿碘浓度是评价碘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但个体间存在差异,如年龄、性别、妊娠状态等都会影响尿碘浓度。近期碘摄入量、肾功能状况、药物使用等因素也会干扰尿碘浓度的测定结果。在解读尿碘浓度时,需要结合个体情况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尿碘浓度作为评价人体内碘营养状况的最佳指标,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成本低等优势,能直接反映近期碘摄入量,与甲状腺功能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碘盐政策的实施效果,但需注意个体差异和影响因素,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以确保碘营养状况的准确评估和及时干预。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症状评估来确定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用于观察肿瘤大小和形态变化;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和AFP用于监测肿瘤活性;临床症状如疼痛缓解和体力恢复也是重要指标。 1、影像学检查是实体瘤疗效评价的核心手段。CT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关系,MRI则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PET-CT结合了代谢信息,能更早发现肿瘤的活性变化。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判断肿瘤是否缩小、稳定或进展。 2、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辅助评价的重要方法。CEA常用于结直肠癌的监测,CA19-9与胰腺癌相关,AFP则是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变化可以反映肿瘤的活性,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临床症状的改善也是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疼痛的缓解、体力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表明治疗有效。患者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检查结果相结合,能更全面地评估治疗效果。 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需要综合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和临床症状等多方面信息,确保治疗方案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定期复查和全面评估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肩骨折 尿道狭窄 颈椎半脱位 急性会厌炎 急性扁桃体炎 盆腔静脉曲张 软骨样汗管瘤 大脑镰旁脑膜瘤 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童年社会功能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