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炎

肾炎尿里有血块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肾炎和肾脏发炎有区别吗?

肾炎和肾脏发炎通常指同一类疾病,但医学上更常用肾炎这一专业术语。肾炎是肾脏组织发生炎症反应的统称,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引起。

肾炎的常见类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多与链球菌感染有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缓慢,可能由多种原因导致,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肾功能减退。间质性肾炎通常与药物过敏或感染相关,表现为发热、皮疹、肾功能异常等。部分肾炎与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有关,这类患者需要长期免疫抑制治疗。某些遗传性疾病如Alport综合征也会导致肾炎,这类患者可能有家族史。

日常需注意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高盐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肾功能。出现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可能损害肾脏的药物。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感染后需规范治疗。对于已确诊的肾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炎性水肿如何护理?

肾炎性水肿可通过控制水分摄入、限制钠盐摄入、调整蛋白质摄入、适度运动、定期监测体重等方式护理。肾炎性水肿通常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眼睑及下肢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

1、控制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量应根据尿量调整,一般不超过前一天尿量加500毫升。过量饮水可能加重水肿,建议使用固定容器计量,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等利尿饮品。记录24小时出入量有助于评估液体平衡状态。

2、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可使用醋、柠檬汁等替代部分盐分,阅读食品标签选择低钠产品。长期高钠饮食会加重水钠潴留,影响降压药物效果。

3、调整蛋白质摄入

急性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需长期控制蛋白摄入,可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过量蛋白质会增加肾脏代谢负担。

4、适度运动

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15-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时穿戴弹性袜可减轻下肢水肿,避免久站久坐。严重水肿或合并高血压时应卧床休息,抬高下肢促进回流。

5、定期监测体重

每日晨起空腹测量体重,记录变化趋势。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可能提示水肿加重,需及时就医。测量时保持相同条件,如固定时间、衣着和体重秤。

肾炎性水肿患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感染。衣着宜宽松柔软,鞋袜选择透气材质。注意观察尿色、尿量变化及水肿部位扩展情况,如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需紧急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呋塞米片、托拉塞米片等利尿剂,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儿童肾炎是怎么回事?

儿童肾炎可能由链球菌感染、遗传因素、免疫系统异常、药物过敏、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饮食管理、控制血压、透析治疗等方式干预。

1、链球菌感染

链球菌感染是儿童急性肾炎最常见的原因,多继发于咽炎或皮肤感染后。患儿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眼睑水肿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氢氯噻嗪片利尿消肿,必要时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减轻炎症反应。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尿量变化,严格限制食盐摄入。

2、遗传因素

Alport综合征等遗传性肾炎占儿童慢性肾炎的较大部分,常伴有听力异常和眼部病变。早期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肾功能减退。目前主要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延缓病情,配合复方α-酮酸片改善营养状态。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

3、免疫系统异常

IgA肾病等免疫复合物沉积性疾病在学龄期儿童中高发,典型表现为感染后肉眼血尿。确诊需行肾活检,治疗常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调节免疫,联合双嘧达莫片改善肾小球滤过功能。家长应避免让孩子过度疲劳,预防呼吸道感染。

4、药物过敏

解热镇痛药或抗生素可能引发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发热、皮疹伴肾功能异常。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严重时静脉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家长切忌自行给儿童服用成人药物,用药前需确认过敏史。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肾病或胱氨酸尿症等代谢障碍可导致肾小管损伤,早期表现为多尿、夜尿增多。除控制原发病外,可应用胰岛素注射液调节血糖,配合枸橼酸钾颗粒纠正酸中毒。建议家长建立饮食日记,严格监控患儿糖分和蛋白质摄入量。

儿童肾炎患者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选择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如淡水鱼、鸡蛋白等。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出现少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等危重症状,家长须立即送医救治。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肾炎复发。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炎是如何分类的?

肾炎主要分为原发性肾炎和继发性肾炎两大类,具体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类型。

1、原发性肾炎

原发性肾炎指病变直接起源于肾脏的炎症,常见类型为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多由链球菌感染后诱发,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慢性肾小球肾炎进展缓慢,早期症状隐匿,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和轻度蛋白尿,后期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IgA肾病也属于原发性肾炎,特征为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肉眼血尿。

2、继发性肾炎

继发性肾炎由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肾脏所致,常见类型包括狼疮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病理分型从I型到VI型。糖尿病肾病由长期高血糖导致,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出现大量蛋白尿和肾功能下降,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

3、感染相关肾炎

感染相关肾炎包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直接或间接引起的肾脏炎症。急性肾盂肾炎属于细菌感染导致的肾间质炎症,表现为发热、腰痛和尿路刺激症状。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由乙肝病毒感染诱发,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多见,临床特征为蛋白尿和血尿。HIV相关性肾病常见于艾滋病患者,表现为快速进展的肾功能恶化。

4、遗传性肾炎

遗传性肾炎主要指Alport综合征和薄基底膜肾病。Alport综合征与COL4A3/COL4A4/COL4A5基因突变相关,表现为血尿、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多在青壮年时期进展至肾衰竭。薄基底膜肾病属于良性家族性血尿,肾小球基底膜变薄但肾功能通常保持正常,多数无需特殊治疗。

5、其他特殊类型

其他特殊类型包括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和血管炎性肾炎等。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皮肤紫癜、关节痛伴肾脏损害,病理可见IgA在系膜区沉积。血管炎性肾炎如ANCA相关性血管炎,可导致急进性肾炎综合征,需及时免疫抑制治疗。部分药物或毒物也可能引起间质性肾炎,表现为发热、皮疹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肾炎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原发性肾炎患者应注意预防感染,继发性肾炎需积极控制原发病。出现水肿时应限制水分摄入,高血压患者需严格管理血压。建议所有肾炎患者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发现异常及时肾内科就诊。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戒烟限酒以减轻肾脏负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炎到什么程度做肾穿?

肾炎患者出现持续蛋白尿、血尿或肾功能异常时通常需要做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主要用于明确病理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

肾炎患者出现蛋白尿超过1克每天或血尿持续存在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肾穿刺活检。蛋白尿和血尿是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通过肾穿刺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具体类型,比如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或IgA肾病等。肾穿刺还能帮助判断病变的活动性和慢性化程度,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部分患者蛋白尿较少但伴随高血压或肾功能下降,也可能需要肾穿刺以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患者通常需要肾穿刺检查。当血肌酐升高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提示肾脏功能已受到明显损害。肾穿刺可以鉴别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脏病,明确是否存在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球硬化等严重病变。对于快速进展性肾炎,肾穿刺结果能指导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部分患者肾功能稳定但肾脏超声显示肾脏缩小或结构异常,肾穿刺有助于判断慢性化程度和预后。

建议肾炎患者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出现异常指标时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劳累和感染,控制血压血糖在合理范围。肾穿刺后需卧床休息24小时,监测血压和尿色变化,一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明确诊断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腭裂 急腹症 铝尘肺 尿道上裂 乳腺肿瘤 急性肾衰竭 视网膜裂孔 大脑镰旁脑膜瘤 吉兰-巴雷综合征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