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结核性脑膜炎会不会复发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结核性脑膜炎吃什么药?

结核性脑膜炎可通过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通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属于结核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

1、异烟肼:异烟肼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核心药物,通常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剂量为每日5-10mg/kg。该药物能够有效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需长期服用以巩固疗效,同时需注意监测肝功能。

2、利福平:利福平通常与异烟肼联合使用,剂量为每日10mg/kg,口服或静脉注射均可。该药物能够增强异烟肼的杀菌效果,但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或肝功能异常,需定期检查相关指标。

3、吡嗪酰胺:吡嗪酰胺在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中主要用于强化期,剂量为每日20-30mg/kg,口服给药。该药物对结核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可能引起尿酸升高,需注意监测尿酸水平。

4、糖皮质激素:在病情较重时,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剂量为每日0.3-0.5mg/kg,静脉注射。该药物能够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但需严格掌握使用时机和剂量,避免副作用。

5、对症治疗药物:针对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次500mg,每日不超过4次。同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或瑜伽,有助于增强体质。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监测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结核性脑膜炎晚期症状?

结核性脑膜炎晚期症状通常表现为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神经损伤、肢体瘫痪及癫痫发作。晚期患者病情严重,需及时就医治疗。

1、意识障碍:晚期患者常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这与脑膜炎症导致脑组织水肿及颅内压升高有关。治疗需通过降低颅内压、抗结核药物及支持疗法改善。

2、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能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增高由脑脊液循环受阻及脑组织水肿引起。治疗包括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3、脑神经损伤: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听力减退及面瘫等症状。脑神经损伤与炎症直接侵犯神经或颅内压增高压迫神经有关。治疗需结合抗结核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

4、肢体瘫痪: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瘫痪。这与脑实质受损或脑梗死有关。治疗包括康复训练、抗结核药物及改善脑循环药物。

5、癫痫发作: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性或局灶性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与脑实质损伤及颅内压增高有关。治疗需使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控制发作。

结核性脑膜炎晚期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适当进行肢体康复训练,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怎么治?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 1、抗结核药物治疗是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异烟肼是首选药物,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剂量为每日10-2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利福平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剂量为每日10-20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吡嗪酰胺对细胞内结核菌有较强作用,剂量为每日20-30mg/kg。治疗初期通常采用强化治疗,持续2-3个月,之后进入巩固治疗阶段,持续9-12个月。 2、辅助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和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减轻脑水肿和炎症反应,剂量为每日0.3-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疗程为4-6周。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确保患儿获得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3、对症治疗和并发症管理也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儿,可使用甘露醇或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对于癫痫发作的患儿,可使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或丙戊酸钠。对于合并其他器官结核的患儿,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4、定期随访和监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治疗期间需定期进行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功能监测,评估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需继续随访至少2年,监测病情复发和远期并发症。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家长需密切配合确保患儿按时服药和定期随访,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活质量。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结核性脑膜炎每天发烧怎么办?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每天发烧需立即就医,通过抗结核治疗和对症处理控制病情。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发烧是其常见症状之一,表明体内存在感染和炎症反应。 1、抗结核治疗是核心措施,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异烟肼能有效杀灭结核杆菌,利福平可抑制细菌RNA合成,吡嗪酰胺则对酸性环境中的结核杆菌有较强杀菌作用。治疗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疗程通常为6-12个月。 2、对症处理包括退烧药物和物理降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物可缓解发烧症状,同时配合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帮助降低体温。 3、营养支持对患者恢复至关重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鱼类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可增强免疫力,适量补充水分可防止脱水。 4、心理疏导不可忽视。结核性脑膜炎病程较长,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家属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 5、定期复查监测病情。血常规、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并发症发生。 结核性脑膜炎每天发烧需综合治疗,抗结核药物、对症处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定期复查缺一不可。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家属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提供全方位的照顾和支持,共同应对疾病挑战。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结核性脑膜炎最简便的确诊方法?
结核性脑膜炎的确诊可以通过脑脊液检查实现,这是最简便且有效的方法。脑脊液检查能够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的DNA或抗体,结合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1、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步骤。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样本,进行生化、细胞学和微生物学分析。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含量增加、葡萄糖水平降低是典型表现。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2、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有助于评估脑膜炎症的程度和并发症。CT可显示脑膜增厚、脑积水等改变,MRI则能更清晰地显示脑膜和脑实质的病变。影像学检查虽不能直接确诊,但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临床症状和病史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部分患者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结合脑脊液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可以综合判断是否为结核性脑膜炎。 4、治疗方面,抗结核药物是主要手段。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是常用药物,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和疗程。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用于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支持治疗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控制颅内压等。 5、预防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接种卡介苗、避免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缺陷患者,应定期进行结核筛查。 结核性脑膜炎的确诊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脑脊液检查是最简便且有效的诊断手段,结合影像学、临床症状和病史,可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预防措施同样重要,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腹壁疝 类丹毒 肺吸虫病 慢性喉炎 滑石粉尘肺 脑室内出血 风湿性关节炎 颈淋巴结结核 肺泡蛋白沉积症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