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C-反应蛋白高反复发烧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有湿疹还反复发烧怎么情况?

湿疹伴随反复发烧可能与皮肤感染、免疫异常、过敏反应、代谢紊乱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相关。湿疹患者出现反复发烧需警惕继发感染或系统性疾病,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

1. 皮肤感染

湿疹皮肤屏障受损易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导致局部红肿化脓伴发热。需通过血常规和细菌培养确诊,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伴随渗出时可配合硼酸溶液湿敷。

2. 免疫异常

特应性皮炎患者常合并Th2型免疫亢进,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低热。血清IgE检测和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辅助诊断。除常规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外,必要时需采用环孢素软胶囊或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调节免疫,发热期间需监测体温变化。

3. 过敏反应

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可能诱发湿疹加重并出现变态反应性发热。可通过过敏原筛查明确诱因,急性期使用氯雷他定糖浆联合炉甘石洗剂,严重过敏需短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片。日常需避免搔抓和接触致敏物质。

4. 代谢紊乱

锌缺乏或维生素D不足可能影响皮肤修复和体温调节功能。血清微量元素检测可发现异常,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和维生素D滴剂,同时增加瘦肉、深海鱼等富含营养素的食物摄入。

5. 药物副作用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性发热。需逐步减量并更换为吡美莫司乳膏等非激素药物,发热期间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用药史需详细告知医生以调整治疗方案。

湿疹患者反复发烧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避免过热刺激。饮食需清淡并记录可疑致敏食物,每日补充1000-1500毫升水分促进代谢。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寒战、皮疹扩散等症状,应立即前往皮肤科或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感染源。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掩盖病情,所有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一岁的孩子感冒后反复发烧怎么办??

一岁的孩子感冒后反复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感冒后反复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继发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护理不当、其他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孩子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家长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禁止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避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体温超过38.5摄氏度且持续上升时,应及时采取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期间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若效果不佳需结合其他干预方式。

2、补充水分

发热会增加体液流失,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孩子喂温水、母乳或稀释的果汁。观察排尿情况,若4-6小时无排尿或尿量明显减少,可能提示脱水。可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散,但需按说明书比例调配。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导致胃肠不适。

3、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面条汤、蔬菜泥等。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摄入。少量多餐喂养,每次进食量约为平时的三分之二。若孩子食欲不振,无须强迫进食,但需保证基础水分摄入。

4、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存在细菌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禁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起瑞氏综合征的药物。所有药物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用药间隔不少于4-6小时。

5、就医检查

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体温反复超过40摄氏度,出现嗜睡、抽搐、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胸片等检查排除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住院指征包括持续高热伴精神萎靡、血氧饱和度低于95%、拒绝进食等情况。

家长需保持室内温度22-24摄氏度,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发热期间避免过度包裹衣物,选择透气棉质内衣。记录体温变化曲线和用药时间,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发展。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暂缓疫苗接种,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若孩子既往有热性惊厥史,体温达38摄氏度即需开始退热处理。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总是晚上反复发烧怎么治疗?

小孩晚上反复发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调整生活习惯等方式干预。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咽痛、咳嗽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布洛芬混悬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药物。肺炎多由病原体侵袭肺部导致,常见症状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需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头孢克肟颗粒配合雾化治疗。尿路感染与细菌逆行感染有关,可能出现排尿哭闹、尿液浑浊,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头孢地尼分散片或呋喃妥因肠溶片。物理降温可采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部位,避免使用酒精。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适当减少衣物促进散热。

发热期间应多饮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为主,避免剧烈活动。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持续不退时需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细菌性感冒,反复发烧39度,怎么办??

小孩细菌性感冒反复发烧39度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遵医嘱用药、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细菌性感冒通常由链球菌、肺炎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咽痛、咳嗽、乏力等症状。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度,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刺激皮肤。可重复进行擦拭直至体温下降,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减少衣物包裹。若体温持续不降或出现寒战,需停止物理降温。

2、补充水分

发烧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加快,建议家长每2-3小时给予少量温开水、口服补液盐或稀释果汁。观察排尿次数和尿液颜色,若6小时内无排尿或尿液呈深黄色,可能存在脱水风险。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冷饮刺激胃肠。

3、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感冒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奇霉素颗粒等。体温超过38.5度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严禁交替使用不同退烧药。用药期间家长需记录体温变化及药物反应。

4、观察症状变化

家长需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注意是否出现皮疹、呕吐、嗜睡或抽搐等异常表现。若发热持续3天以上、退烧药效果不佳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情况,提示可能发生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须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

婴幼儿持续高烧易引发热性惊厥,建议体温反复超过39度或伴随精神萎靡时及时就诊。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判断感染程度,严重者需静脉输液治疗。确诊细菌感染后应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患病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可给予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恢复期注意保暖但不宜过度捂热,每日保证12-14小时睡眠。愈后1-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象直至指标正常。日常可通过勤洗手、佩戴口罩等措施预防交叉感染。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喉咙发炎反复发烧怎么办好?

小孩喉咙发炎反复发烧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喉咙发炎反复发烧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扁桃体炎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缓解喉咙干燥和稀释痰液,温水或淡盐水均可。家长需避免让孩子饮用含糖饮料或冰水,每日饮水量可少量多次补充。若孩子抗拒饮水,可用汤匙缓慢喂服或选择吸管杯。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浴或退热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家长需每2小时监测体温,避免使用酒精擦拭。若孩子出现寒战应停止物理降温并加盖薄被。

3、遵医嘱用药

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可配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或布洛芬混悬液缓解症状。家长需严格按说明书间隔时间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调整饮食

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南瓜粥,避免辛辣或坚硬食物。可适量食用梨汁、百合等润喉食材,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家长需观察孩子进食后是否出现呕吐或拒食情况。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出现抽搐、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血常规检查可明确感染类型,喉部检查能判断是否存在扁桃体化脓。家长应详细记录孩子发热时间和用药情况供医生参考。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开窗通风2次。避免接触二手烟或粉尘刺激,恢复期减少剧烈活动。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尿量变化,若出现嗜睡或尿量减少需复诊。注意餐具消毒并培养孩子勤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肠肿瘤 肠痉挛 梦游症 急性泪囊炎 颅底凹陷症 睾丸鞘膜积液 颈部脊髓损伤 视网膜静脉阻塞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