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一个月头发可以长几厘米?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1.5厘米结石可以碎掉吗?

直径1.5厘米的结石多数可以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微创手术处理。结石能否碎除主要取决于结石成分、位置、患者肾功能等因素。

1、体外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硬度较低的结石,如尿酸结石或部分草酸钙结石。该技术通过高能冲击波将结石分解成小于4毫米的颗粒,术后需配合排石药物辅助排出。但胱氨酸结石或过硬的磷酸钙结石可能需多次碎石。

2、输尿管镜碎石:

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该技术通过自然腔道进入,激光光纤直接接触结石粉碎,同时能处理伴随的输尿管狭窄问题。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预防输尿管粘连。

3、经皮肾镜取石:

肾盂内较大结石推荐经皮肾镜手术,建立直径约8毫米的通道后,采用气压弹道或超声吸附碎石系统。该方法对鹿角形结石清除率可达90%,但需评估出血风险,术后可能有短暂血尿。

4、结石成分影响:

二水草酸钙结石易碎,一水草酸钙和磷酸钙结石较难粉碎。术前可通过CT值初步判断硬度,CT值大于1000HU的结石通常需要更强力的碎石方式。

5、肾功能评估:

合并肾积脓或肾功能不全者需先控制感染。孤立肾或慢性肾病患者的碎石方案需更谨慎,避免碎石后引发尿路梗阻加重肾损伤。

碎石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残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摄入。可进行跳绳等垂直运动帮助输尿管蠕动排石,但肾下盏结石患者建议采用倒立体位拍击辅助排石。定期复查超声监测排石情况,3个月内未排净的残石可能需二次处理。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双侧巧囊7厘米怀孕了的影响?

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直径达7厘米时怀孕,可能增加流产、早产及孕期并发症风险,需密切监测。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囊肿占位效应、激素水平波动、盆腔粘连、胎位异常及妊娠期囊肿破裂。

1、囊肿占位效应:

较大囊肿可能压迫子宫或输卵管,影响胚胎着床稳定性或胎儿发育空间。孕期需通过超声定期评估囊肿大小变化,若出现明显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需考虑穿刺减压或手术干预。

2、激素水平波动: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能刺激囊肿增长,而孕激素分泌不足易诱发子宫收缩。建议监测血清孕酮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黄体酮类药物如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等。

3、盆腔粘连风险:

巧囊导致的炎性粘连可能限制子宫扩张,增加腹痛和宫缩频率。出现持续下腹痛需排除囊肿扭转或破裂,可通过MRI评估粘连程度,严重时需行腹腔镜松解术。

4、胎位异常可能:

囊肿占据盆腔空间可能阻碍胎头入盆,导致臀位或横位等异常胎位。孕晚期需加强胎位监测,必要时采用外倒转术矫正,剖宫产概率相对增高。

5、囊肿破裂急症:

妊娠子宫增大可能挤压囊肿引发破裂,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腹膜刺激征。需立即就医排除内出血,急诊手术可能选择囊肿剔除术或附件切除术。

孕期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和膳食纤维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按压。每2-4周进行妇科超声和胎心监护,出现阴道流血、规律宫缩或持续腹痛需即刻就诊。分娩方式需综合评估囊肿大小、位置及胎儿状况,多数情况下建议选择剖宫产以降低囊肿破裂风险。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子宫肌瘤1厘米怀孕了能要吗?

1厘米的子宫肌瘤在怀孕期间多数情况下可以继续妊娠。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主要与肌瘤位置、生长速度及是否引发症状有关,常见影响因素包括黏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肌瘤变性风险以及胎盘位置异常。

1、黏膜下肌瘤:

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突出可能影响胚胎着床或导致早期流产。若孕前未处理,需通过超声监测肌瘤变化,出现异常出血或宫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宫缩抑制剂。

2、肌壁间肌瘤:

肌壁间肌瘤可能随孕期激素水平升高而增大,压迫妊娠子宫引发疼痛。建议每4周进行超声检查评估肌瘤大小,疼痛明显时可尝试左侧卧位缓解,避免剧烈运动。

3、浆膜下肌瘤:

浆膜下肌瘤向外生长通常对妊娠影响较小,但巨大肌瘤可能造成机械性压迫。孕期需关注尿频、便秘等压迫症状,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并控制饮水量以减轻不适。

4、肌瘤变性风险:

孕期激素变化可能导致肌瘤红色变性,表现为突发腹痛和低热。出现症状需立即就医,通过血常规和超声鉴别其他急腹症,多数采用保守治疗。

5、胎盘位置异常:

若肌瘤位于胎盘附着处可能影响胎儿供血,增加生长受限风险。建议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多普勒监测胎儿状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孕期应保持均衡饮食,重点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每日摄入瘦肉50克、动物肝脏每周1-2次;选择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仰卧起坐等腹压动作;每4周进行产科超声复查肌瘤变化,记录胎动变化,出现持续腹痛或阴道流血及时就诊。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对妊娠造成不良影响。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子宫瘤6.2厘米能做微创吗?

直径6.2厘米的子宫肌瘤多数情况下可以进行微创手术。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开腹手术。

1、腹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微创方式,适用于肌瘤体积较大但位置适宜的情况。该手术通过腹部小切口插入器械完成,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前需评估肌瘤数量、位置及患者生育需求,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肩部放射痛,通常1-2周可缓解。

2、宫腔镜手术:

宫腔镜手术适用于向宫腔内突出的黏膜下肌瘤,通过自然腔道进行切除。对于6.2厘米的肌瘤需结合具体分型判断可行性,若肌瘤蒂部较细可能分次切除。术后需关注阴道出血情况,可能出现子宫穿孔或水中毒等并发症,需严格监测电解质平衡。

3、药物治疗:

米非司酮、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等药物可暂时缩小肌瘤体积,为手术创造条件。药物治疗适用于围绝经期患者或术前准备,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低雌激素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骨密度。

4、介入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萎缩,适合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该治疗可能引起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疼痛等,术后需严格避孕6-12个月。对于6.2厘米的肌瘤需评估血供丰富程度。

5、开腹手术:

当肌瘤位置特殊或怀疑恶变时需考虑开腹手术,能完整切除巨大肌瘤并快速止血。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期约4-6周,可能形成盆腔粘连影响生育功能,需结合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排除肉瘤变可能。

术后建议保持外阴清洁,6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饮食宜多摄入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预防贫血,适量补充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超声监测复发情况,若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或腹痛需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子宫肌瘤三厘米会导致胎停吗?

三厘米的子宫肌瘤通常不会直接导致胎停。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主要与肌瘤位置、数量及是否引发并发症有关,常见风险因素包括黏膜下肌瘤压迫、胎盘供血不足、宫腔形态异常等。

1、肌瘤位置影响:

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向宫腔凸出可能改变胚胎着床环境,若肌瘤位于胎盘附着处附近,可能干扰营养输送。这类情况需通过超声监测肌瘤与妊娠囊的关系,必要时在孕前进行宫腔镜肌瘤切除术。

2、胎盘功能异常:

肌瘤生长过快可能竞争胎盘血供,导致局部缺血。妊娠期需定期检测胎儿脐血流和胎盘成熟度,出现生长受限时可考虑低分子肝素改善微循环。

3、宫腔空间受限:

较大肌瘤可能限制胎儿活动空间,增加早产风险。建议孕16周前完成肌瘤大小和位置评估,动态观察的肌瘤直径增长超过5厘米时需加强产检频率。

4、激素水平波动:

妊娠期雌激素升高可能刺激肌瘤增长,但三厘米肌瘤较少引起显著激素紊乱。合并黄体功能不足者需补充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容受性。

5、并发症预防:

红色变性是妊娠期肌瘤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剧烈腹痛伴发热。确诊后需绝对卧床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多数可保守治疗。

备孕女性发现子宫肌瘤应完成妇科超声和激素六项检查,孕早期每四周复查肌瘤变化。日常避免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过量摄入,适度游泳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阴道流血或腹痛加剧时需立即就医,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胎心监护。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痱子 钩虫病 急腹症 宫颈妊娠 陶工尘肺 胎儿脑积水 中间葡萄膜炎 肛门直肠脓肿 内脏利什曼病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