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1.5厘米结石可以碎掉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输血1.5u是多少毫升?

输血1.5单位通常对应300毫升全血或150毫升浓缩红细胞。血液制品的单位与毫升换算需根据具体成分类型确定。

全血1单位标准量为200毫升,1.5单位即300毫升。红细胞悬液经离心浓缩后,1单位约100毫升,1.5单位则为150毫升。血浆与血小板制剂的单位定义不同,血浆1单位约200毫升,机采血小板1治疗量为10单位,约200-300毫升。实际临床输血量需结合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体重及失血情况综合计算,由医生评估后执行。输血过程中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输血反应。

输血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食可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若出现头晕、心悸或穿刺处肿胀疼痛,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定期复查血常规有助于评估输血效果,贫血患者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0.5厘米?

肾结石0.5厘米一般无须手术治疗,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肾结石的形成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结构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等症状。

0.5厘米的肾结石属于较小体积结石,多数情况下能通过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3000毫升,利用尿液冲刷作用帮助结石自然排出。适当增加跳跃运动如跳绳可辅助结石移动。若结石位于肾盂或输尿管上段,可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如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中成药,或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西药扩张输尿管。结石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阵发性绞痛,可配合热敷缓解症状。

少数患者因输尿管狭窄或结石形态不规则可能导致排出困难,需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将结石粉碎。若合并尿路感染需联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控制炎症。长期存在0.5厘米结石可能引发肾积水,需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及肾功能变化。

日常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摄入,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并规律进行有氧运动,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或肉眼血尿时应及时就诊,通过尿常规、CT等检查评估是否需进一步干预。结石排出后建议每半年复查一次,预防复发可考虑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调节尿液酸碱度。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碎几次会肾衰竭?

肾结石碎石治疗一般不会直接导致肾衰竭,但重复多次碎石可能增加肾功能损伤风险。肾结石碎石次数与肾衰竭的关系主要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患者肾功能基础状况及操作规范性等因素。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肾结石的常规治疗方式,单次规范操作对肾脏影响较小。冲击波能量可能造成肾实质轻微损伤,但健康肾脏具有代偿修复能力。多数患者接受1-5次碎石治疗不会显著影响肾功能,术后适当补液、避免剧烈运动可促进恢复。结石体积较大或质地坚硬时,医生会分阶段碎石以降低肾脏负担,每次间隔2-4周让组织修复。

少数患者重复进行7次以上碎石可能累积肾损伤,尤其合并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炎等基础病变时。高频次冲击可能导致肾包膜下血肿、肾单位纤维化,进而影响滤过功能。存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或感染性结石者,碎石后易发生尿路梗阻或脓毒血症,这些并发症可能间接导致急性肾损伤。临床建议两次碎石间隔不少于3周,年度总次数控制在6次内。

预防肾衰竭需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血肌酐,碎石后出现持续腰痛、血尿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复查。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有助于残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可降低复发风险。合并高血压或代谢异常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避免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震碎后多久排出?

肾结石震碎后一般1-4周内可排出,具体时间与结石大小、位置及个人代谢情况有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碎块通常需经输尿管随尿液逐渐排出。小于4毫米的碎石可能在1-2周内排出,尤其位于输尿管下段者排出较快。若结石碎块较大或存在输尿管狭窄,排出时间可能延长至3-4周。部分患者因结石成分较硬或残留较大碎块,需配合多饮水、适度运动促进排出。术后可能出现轻微血尿或排尿疼痛,属正常现象。若超过4周未排尽或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腰痛,需复查是否残留结石或并发感染。

建议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憋尿,可进行跳绳、爬楼梯等跳跃运动帮助碎石移动。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定期复查超声或X线确认排石情况,若出现排尿困难或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碎结石对肾脏损害大吗?

碎结石对肾脏的损害程度与结石大小、位置及处理方式有关,多数情况下规范操作不会造成显著损害,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感染或肾功能损伤。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式,通过高能声波将结石分解为小颗粒后随尿液排出。该技术对肾脏的机械损伤通常局限在结石周围组织,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轻微腰痛,多数在1-3天内自行缓解。采用精准定位和能量控制可最大限度保护肾实质,肾功能正常者接受1-2次治疗一般不会造成永久性损害。对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肾盂结石,碎石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概率较低。

当结石体积过大或质地坚硬时,可能需要多次碎石增加肾脏负担。若结石阻塞输尿管造成肾积水未及时解除,碎石操作可能加重尿路梗阻风险。存在活动性尿路感染时进行碎石,细菌可能随碎石进入血液导致脓毒血症。糖尿病患者或既往有慢性肾病者,肾脏代偿能力下降,术后更易出现肾功能恶化。少数情况下碎石颗粒在输尿管形成石街,需通过输尿管镜进一步处理。

术后应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残石排出,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继发出血。出现持续发热、严重血尿或排尿困难需立即复查。饮食上限制草酸含量高的菠菜、坚果等食物,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预防复发。定期进行尿液分析和超声检查监测肾脏恢复情况,合并代谢异常者需同步治疗基础疾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包茎 痴呆 毒血症 根尖脓肿 地中海贫血 甲状腺囊肿 砷化物中毒 颈部脊髓损伤 颈部恶性肿瘤 高免疫球蛋白E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