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病科 >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有多高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乙肝转氨酶一般多高?

乙肝患者转氨酶水平通常在40-400单位每升之间波动,具体数值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相关。

乙肝病毒感染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轻度肝损伤时转氨酶多维持在40-120单位每升,常见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或轻度肝炎发作。中度肝损伤表现为120-300单位每升,此时肝细胞坏死程度加重,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临床症状。当转氨酶超过300单位每升时提示重度肝损伤,常见于急性乙肝发作或慢性乙肝急性加重,可能伴随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部分暴发性肝炎患者转氨酶可达1000单位每升以上,但需注意转氨酶水平与肝损伤程度并非绝对线性相关,后期可能出现酶胆分离现象。

乙肝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转氨酶持续异常时需要完善乙肝病毒DNA定量、肝脏超声等检查。日常生活中需严格戒酒,避免使用损肝药物,保持规律作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出现转氨酶显著升高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或保肝治疗,不可自行服用药物或保健品。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抑郁症中国患病率?

抑郁症在中国的患病率约为3-5%,不同地区、年龄和人群之间存在差异。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等症状,可能由遗传、环境、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抑郁症在中国的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一线城市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患病率可能略高于其他地区。青少年和老年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青少年面临学业压力和社交困扰,老年人则可能因孤独和慢性疾病诱发抑郁。女性患病率通常高于男性,可能与激素水平、社会角色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农村地区的抑郁症识别率较低,部分患者未能及时就医或确诊。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缺乏社会支持或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B族和Omega-3脂肪酸的食物。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抑郁情绪,如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家属和社会应给予患者更多理解和支持,避免指责或忽视其情绪变化。若出现持续情绪低落、失眠或食欲改变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接受专业心理评估和干预。

杨乐金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多高算没达标?

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通常视为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近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多数成人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但具体目标需根据患者年龄、并发症等因素个体化调整。

糖化血红蛋白未达标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血糖监测不规律或未按医嘱用药会导致血糖波动增大。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或缺乏运动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合并感染、应激状态或其他疾病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部分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功能进行性下降,需及时调整降糖方案。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引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并增加心脑血管事件风险。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配合每日血糖监测。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限制精制糖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严格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达格列净片等降糖药物,出现视力模糊、下肢麻木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对血糖控制同样重要。

孕妇转氨酶多高是危险?

孕妇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时可能存在危险,需警惕妊娠期肝病或并发症。转氨酶升高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因素有关,建议立即就医评估。

孕妇转氨酶轻度升高在40-120U/L范围内时,可能与妊娠期生理性负担加重有关,如激素水平变化导致肝脏代谢压力增加。此时需结合肝功能其他指标及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若无黄疸、恶心呕吐等表现,可通过休息、低脂饮食、定期复查监测。若转氨酶持续在120-200U/L区间波动,需排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该病常伴皮肤瘙痒、胆汁酸升高,需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干预。当转氨酶超过200U/L且伴随凝血功能异常时,需优先排查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或重型肝炎,这两种疾病可能引发多器官衰竭,需住院进行血浆置换等治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孕妇,转氨酶升高超过300U/L时提示病毒活动复制,需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转氨酶数值超过500U/L属于危急值,无论是否合并症状均需紧急处理,警惕肝衰竭风险。

孕妇应避免高脂饮食、过度劳累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每日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性乏力、腹胀等症状时,家长需立即陪同就医。所有转氨酶异常孕妇均需每周复查肝功能,妊娠晚期建议联合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况。若确诊妊娠期肝病,需在产科和感染科共同指导下制定治疗方案,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刘晗

主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眼压达到多高是青光眼??

眼压超过21毫米汞柱可能是青光眼,但诊断青光眼不能仅依靠眼压值,需结合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等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毫米汞柱,超过21毫米汞柱时需警惕青光眼可能。但部分患者眼压在正常范围内仍可能发生青光眼,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相反,部分人群眼压长期超过21毫米汞柱却未出现视神经损伤,称为高眼压症。临床诊断青光眼需通过眼压测量、眼底检查、视野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眼压测量方法包括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等。视野检查可发现青光眼特征性的视野缺损,如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等。眼底检查可见视盘凹陷扩大、盘沿变窄等视神经损伤表现。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糖尿病等高危因素者应增加检查频率。日常生活中避免长时间低头、过度用眼,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控制眼压。若出现眼胀、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等,必要时考虑激光或手术治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热门标签

肠肿瘤 肠痉挛 梦游症 急性泪囊炎 颅底凹陷症 睾丸鞘膜积液 颈部脊髓损伤 视网膜静脉阻塞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