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科

肌酐1500透析晚了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肠镜检查前只喝了1500ml水?能行吗?

肠镜检查前只喝了1500ml水通常是可以的,但需结合个体情况和医生指导调整。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要求患者通过大量饮水配合泻药清洁肠道,1500ml水量可能不足以达到理想清洁效果,但若患者体重较轻或医生另有建议,可能适用。

多数情况下,肠镜检查前需饮用2000-3000ml水以充分清洁肠道。水量不足可能导致粪便残留,影响检查视野,增加漏诊风险。建议在医生开具的泻药使用说明基础上,分次饮用足够量的清水或电解质溶液,直至排出物呈透明水样。对于无慢性肾病、心力衰竭等禁忌证的患者,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提升肠道清洁度。

少数情况下,医生可能根据患者年龄、体重或合并症调整饮水量。老年患者或存在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控制液体摄入,避免水中毒。若因呕吐、腹胀等原因无法完成规定饮水量,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通过静脉补液辅助肠道准备。部分医疗机构会提供低容量肠道准备方案,但需严格遵循医嘱。

肠镜检查前除控制饮水量外,还需提前3天进食低渣饮食,检查前1天改为流质饮食。检查当天禁食,并按预约时间提前完成泻药服用。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应立即暂停饮水并联系医生。完成检查后需逐步恢复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刺激胃肠。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肾囊肿肌酐高如何治疗比较好?

肾囊肿合并肌酐升高可通过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穿刺引流、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肾囊肿可能由遗传因素、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肌酐升高多与肾功能受损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制定治疗方案。

1、控制原发病

多囊肾等遗传性疾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者需维持糖化血红蛋白低于7%。慢性肾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

2、调整饮食

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高钾血症者需减少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

3、药物治疗

感染性囊肿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高血压患者可选用缬沙坦胶囊等ARB类药物,兼具肾脏保护作用。肌酐明显升高者可短期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等中成药辅助排毒。

4、穿刺引流

适用于直径超过5厘米的单纯性肾囊肿,在超声引导下抽吸囊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术后需卧床24小时,监测血压及尿液性状,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三个月后复查超声评估疗效。

5、手术切除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适用于反复感染、压迫肾实质的复杂性囊肿。术前需评估剩余肾功能,术后需监测肌酐变化,警惕尿漏等并发症。巨大囊肿或肾功能严重受损者可能需行肾切除术,术后需长期随访。

患者应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尿常规及肾脏超声,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囊肿破裂。出现腰痛加剧、血尿或发热需及时就诊。日常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戒烟限酒,慎用非甾体抗炎药。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严格监测相关指标,肾功能持续恶化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液透析前要做什么准备?

血液透析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身体准备和物品准备,主要包括了解透析流程、控制饮食饮水量、准备透析用品等。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用方法,透析前需要提前了解透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减轻对治疗的恐惧感。透析前一天需要测量体重并记录,方便医生调整脱水量。透析前4小时内需要控制饮水量,避免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透析当天需要穿着宽松衣物,方便穿刺操作。透析前需要准备止血带、消毒用品、穿刺针等医疗耗材,部分医院会提供这些物品。透析前需要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评估是否适合进行透析。透析前需要排空膀胱,避免透析过程中出现尿意。透析前需要清洁穿刺部位皮肤,降低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前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透析前一天避免高钾高磷食物,防止电解质紊乱。透析当天早餐建议选择低蛋白低盐食物,避免油腻难消化食品。透析前需要确保血管通路通畅,动静脉内瘘患者需要做好内瘘护理。长期透析患者需要定期检查血常规、肾功能等指标。透析前需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治疗效果。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肌肉痉挛等不适症状,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透析结束后需要按压穿刺点15分钟以上,防止出血和血肿形成。

血液透析患者平时需要注意控制水分摄入,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公斤。饮食上需要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同时限制蛋白质、钾、磷、钠的摄入量。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感染发生。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功能不全肌酐230能活多久?

肾功能不全肌酐230μmol/L的患者生存时间与病情控制、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管理密切相关,个体差异较大。

肌酐230μmol/L属于肾功能不全中期阶段,此时肾小球滤过率中度下降。通过规范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可长期稳定病情。关键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压和血糖,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公斤体重0.6-0.8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同时需预防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或磷结合剂。这类患者若能坚持低盐低脂饮食,保持适度运动,避免感染,通常可维持较长时间生存。

部分患者可能因原发病进展迅速、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反复感染等因素,导致肾功能持续恶化。若肌酐水平持续上升超过442μmol/L进入肾衰竭期,则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未及时干预的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尿毒症、高钾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尿常规,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保持乐观心态,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预防感冒和过度劳累,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日常饮食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限制高磷食物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尿量加500毫升左右。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透析常用的药有哪些?

透析患者常用的药物主要有碳酸氢钠片、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骨化三醇软胶囊、左卡尼汀注射液、琥珀酸亚铁片等。透析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以维持电解质平衡、改善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

1、碳酸氢钠片

碳酸氢钠片主要用于纠正透析过程中出现的代谢性酸中毒。透析患者由于肾功能衰竭,体内酸性代谢产物无法有效排出,容易导致酸中毒。碳酸氢钠片可以中和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维持酸碱平衡。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腹胀、嗳气等不适,长期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碱中毒。

2、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用于治疗肾性贫血。透析患者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能力下降,导致贫血。该药物能刺激骨髓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使用时需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避免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导致高血压等不良反应。

3、骨化三醇软胶囊

骨化三醇软胶囊用于调节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肾功能衰竭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化,导致低钙血症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化三醇是活性维生素D,能促进肠道钙吸收,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使用时需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4、左卡尼汀注射液

左卡尼汀注射液用于改善透析患者的肉碱缺乏症状。透析过程中水溶性物质如左卡尼汀容易丢失,导致乏力、肌肉痉挛等症状。左卡尼汀参与脂肪酸代谢,能改善心肌和骨骼肌功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5、琥珀酸亚铁片

琥珀酸亚铁片用于补充透析患者铁储备不足导致的缺铁性贫血。透析患者由于失血、铁吸收障碍等原因容易缺铁。琥珀酸亚铁能补充铁元素,促进血红蛋白合成。可能引起便秘、黑便等不良反应,建议与维生素C同服以促进铁吸收。

透析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指标。日常应注意控制水分和钾、磷的摄入,保持规律透析。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饮食上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清、鱼肉等,限制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的摄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疟疾 内痔 痛风 体癣 膀胱颈梗阻 甲营养不良 化脓性眼内炎 胎粪堵塞综合征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