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急诊科 > 急诊科

急性胰腺炎吃什么药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胰腺炎出院后饮食?

急性胰腺炎出院后可通过清淡饮食、少量多餐、避免高脂食物、补充优质蛋白、增加维生素摄入等方式调理。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摄入、高脂饮食、药物刺激、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清淡饮食:出院后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轻胰腺负担,促进消化功能恢复。

2、少量多餐:建议每日进食5-6次,每次少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食物,减少胰腺分泌压力,降低胰腺炎复发的风险。

3、避免高脂食物: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消化酶,增加胰腺负担,出院后应严格控制脂肪摄入,每日脂肪摄入量不超过50克。

4、补充优质蛋白: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组织修复,可选择鱼、鸡胸肉、豆腐等低脂高蛋白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60-80克。

5、增加维生素摄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等,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族等,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恢复。

急性胰腺炎出院后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避免暴饮暴食,控制脂肪摄入,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胰腺功能,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遵医嘱调整饮食方案,预防胰腺炎复发。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

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是一种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工具。评分标准包括入院时的5项指标和入院后48小时的6项指标,通过评分高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风险。评分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1、入院时指标:年龄大于55岁、白细胞计数大于16×10^9/L、血糖大于11.1mmol/L、乳酸脱氢酶大于350U/L、谷草转氨酶大于250U/L。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和器官功能状态,数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

2、入院后48小时指标:血细胞比容下降超过10%、血尿素氮升高超过1.8mmol/L、血钙低于2mmol/L、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碱剩余低于-4mmol/L、液体潴留超过6L。这些指标反映了患者的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障碍,数值异常提示病情恶化。

3、评分意义:Ranson评分总分11分,评分0-2分为轻型胰腺炎,3-5分为中型胰腺炎,6分以上为重型胰腺炎。评分越高,患者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感染性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越高,需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4、治疗指导:根据Ranson评分结果,临床医生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轻型胰腺炎以保守治疗为主,中型胰腺炎需密切监测和预防并发症,重型胰腺炎需积极器官支持治疗和预防感染。

5、预后评估:Ranson评分不仅用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还可预测患者预后。评分越高,患者住院时间越长,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死亡率越高。及时评估和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胰腺炎Ranson评分是临床评估病情和预后的重要工具,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轻型胰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避免高脂饮食和饮酒,适当运动有助于恢复。中型和重型胰腺炎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原则?

急性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补液、镇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等方式治疗。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摄入、高脂血症、药物因素、感染等原因引起。

1、禁食:急性胰腺炎患者需立即禁食,以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负担。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

2、补液:急性胰腺炎患者常伴有脱水,需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休克。

3、镇痛:急性胰腺炎患者疼痛剧烈,可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片400mg,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口服、吗啡注射液10mg,皮下注射。

4、抑制胰酶分泌:使用药物抑制胰酶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常用药物包括奥曲肽注射液0.1mg,皮下注射、生长抑素注射液3mg,静脉滴注。

5、抗感染:急性胰腺炎患者易并发感染,需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注射液1g,静脉滴注、甲硝唑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促进身体恢复。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急性胰腺炎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急性胰腺炎的形成原因主要与胆道疾病、酒精摄入、高脂血症、药物使用及感染等因素有关,但不包括遗传因素。治疗急性胰腺炎需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包括禁食、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胆道疾病如胆结石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胆结石阻塞胰管导致胰液无法正常排出,进而引发胰腺炎。酒精摄入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液,同时引起胰管收缩,导致胰液排出受阻,长期酗酒者更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引发胰腺微循环障碍,导致胰腺缺血坏死。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雌激素等也可能诱发胰腺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感染如腮腺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也可能引发胰腺炎,但较为少见。治疗急性胰腺炎时,禁食是基础措施,以减少胰腺分泌。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物如吗啡、抗生素如头孢类、胰酶抑制剂如生长抑素等。对于胆道疾病引起的胰腺炎,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或手术取石。高脂血症患者需控制饮食,减少脂肪摄入,必要时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酒精性胰腺炎患者需戒酒,并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感染性胰腺炎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病毒或抗菌药物。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需个体化,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方案,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对预后至关重要。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需及时就医治疗。腹痛多位于上腹部,可能放射至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严重时可能出现休克或器官衰竭。 1、剧烈腹痛是儿童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疼痛通常位于上腹部,可能向背部放射,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常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腹痛的原因主要是胰腺炎症导致胰液分泌异常,胰酶激活后对胰腺自身组织产生消化作用,引发剧烈疼痛。治疗上需禁食以减少胰液分泌,同时使用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疼痛。 2、恶心呕吐是儿童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伴随症状,由于胰腺炎症刺激胃肠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常感到恶心并伴有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胆汁。治疗上需保持胃肠减压,必要时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或多潘立酮,同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发热是儿童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全身症状,由于炎症反应,患者体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严重时可能出现高热。发热的原因主要是炎症介质释放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治疗上需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同时监测体温变化,必要时进行物理降温。 4、严重病例可能出现休克或器官衰竭,由于胰腺炎症导致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导致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治疗上需立即进行重症监护,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或血液净化治疗。 儿童急性胰腺炎的症状多样,严重程度不一,需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就医并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怀孕 脾脓肿 斑疹伤寒 单纯疱疹 慢性鼻炎 固定性药疹 肩手综合征 高胡萝卜素血症 颞下颌关节脱位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