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病毒性心肌炎和心梗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梗有哪些并发症?

心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心包炎等。

1、心律失常:心梗后心肌缺血可能导致电活动异常,引发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和房颤。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悸、头晕甚至晕厥,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药物或电复律,必要时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

2、心力衰竭:心梗导致心肌损伤,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以及强心药物如地高辛。

3、心源性休克:大面积心梗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损,引发心源性休克。患者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四肢湿冷等症状。治疗需迅速恢复心脏功能,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必要时进行机械辅助循环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4、心脏破裂:心梗后心肌坏死可能导致心脏壁破裂,尤其是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常出现剧烈胸痛、血压骤降、意识丧失等症状。心脏破裂病情危急,需立即进行心包穿刺减压和急诊手术修复破裂部位。

5、心包炎:心梗后心肌坏死物质刺激心包,可能引发心包炎。患者常出现胸痛、发热、心包摩擦音等症状。治疗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必要时进行心包穿刺引流。

心梗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需综合多种措施。饮食上应低盐低脂,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运动方面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护理上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心梗病人一般寿命是多少?

心梗病人的寿命与治疗及时性、康复护理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心梗后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坚持康复训练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延长寿命。

1、及时就医:心梗发作后,尽快就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急性心梗患者应在发病后90分钟内进行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以恢复心肌供血,减少心肌坏死面积,降低死亡率。

2、规范治疗:心梗后需长期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氯吡格雷片75mg/日和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日,以预防血栓形成和降低血脂水平。

3、康复训练:心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力量训练和呼吸训练,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逐步提高运动强度,改善心肺功能。

4、健康饮食:心梗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原则。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g以下,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鱼类等富含纤维和健康脂肪的食物。

5、心理调适:心梗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放松训练和社交活动,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心梗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对延长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心梗病人的饮食食谱?

心梗病人可通过低盐低脂、高纤维、适量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饮食方式调理。饮食调理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复发风险。

1、低盐低脂: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避免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低盐低脂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减轻心脏负担。

2、高纤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全谷物、蔬菜和水果。高纤维饮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促进肠道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3、适量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类、豆类和瘦肉。适量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肌肉和心脏功能,避免过多摄入红肉和加工肉类。

4、富含维生素: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和绿叶蔬菜。这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保护心脏健康。

5、矿物质补充:增加钾、镁和钙的摄入,选择香蕉、菠菜和乳制品。这些矿物质有助于维持心脏电生理平衡,预防心律失常。

心梗病人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饮水,每日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会死吗?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其危险性较高,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死亡。NSTEMI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方式缓解,其发生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

1、药物治疗:NSTEMI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和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100mg/天和氯吡格雷75mg/天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是抗凝药物的代表,可减少血栓扩展。阿托伐他汀20mg/天或瑞舒伐他汀10mg/天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

2、介入治疗:对于高风险患者,建议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可有效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支架分为药物洗脱支架和金属裸支架,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类型。

3、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运动是预防NSTEMI复发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饮食上应减少饱和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比例。

4、心理支持:NSTEMI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情绪,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预后。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减压疗法是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可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5、长期管理:NSTEMI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并定期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监测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患者应学会识别心绞痛症状,如胸痛、气短等,及时就医。

饮食上,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富含橄榄油、鱼类、坚果和蔬菜,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运动方面,可选择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如每周3次快走和2次抗阻训练。护理上,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以备不时之需。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下壁心梗是怎么回事?

下壁心梗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下壁心梗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下壁心梗的常见原因,动脉壁逐渐增厚导致血流减少。治疗包括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氯吡格雷片75mg、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以及控制血脂和血糖。

2、血栓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治疗包括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100mg、抗凝药物如肝素5000单位,以及介入治疗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3、血管痉挛:冠状动脉痉挛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治疗包括使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硝酸甘油片0.5mg,以及避免诱发因素如寒冷和情绪波动。

4、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治疗包括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贝那普利片10mg,以及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

5、糖尿病:糖尿病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导致心肌缺血。治疗包括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500mg、胰岛素注射液10单位,以及控制血糖和饮食。

下壁心梗患者需注意饮食调节,推荐低脂、低盐、高纤维饮食,如燕麦、蔬菜、鱼类等;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心脏康复;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吸烟和酗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人流 内痔 膀胱炎 汗疱疹 间皮瘤 漏斗胸 脑萎缩 食管穿孔 皮脂腺增生 腹膜后脂肪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