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小孩输了几天水后,一直说头晕,头疼是怎么回事?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陈雨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发烧后一直说手臂痛?

小孩发烧后手臂痛可能与病毒感染、肌肉劳损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病毒感染如流感或手足口病可能引起发热和肌肉酸痛,手臂痛可能是全身症状的一部分。肌肉劳损可能因发热期间活动减少或姿势不当导致局部肌肉紧张。关节炎如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也可能表现为发热伴随关节疼痛,手臂关节受累时会出现疼痛。病毒感染通常随着体温恢复正常而缓解,肌肉劳损可通过热敷和适当按摩改善,关节炎需就医明确诊断后治疗。

建议家长观察孩子疼痛是否伴随红肿或活动受限,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盆腔积液一般挂几天水?

盆腔积液患者通常需要静脉输液3-7天,具体时间与积液病因、严重程度、个体恢复情况等因素相关。

盆腔积液的治疗周期需根据病因决定。感染性盆腔炎引起的积液,若症状较轻且对药物敏感,静脉抗生素治疗3-5天可能见效;结核性腹膜炎或肿瘤导致的积液,可能需要持续输液1周以上。治疗期间需监测体温、腹痛及积液量变化,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特殊情况如合并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或药物过敏,可能延长输液时间至10-14天。术后引流不畅或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可能需间断性长期输液控制症状。儿童、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的疗程也相对更长。

治疗期间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饮食需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鱼肉、鸡蛋、西蓝花等,促进炎症修复。若出现寒战、高热或腹痛加剧,须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盆腔积液消退后,建议定期超声复查,预防复发。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孩子一直说腮的位置疼是不是长牙?

孩子腮部疼痛可能与长牙有关,但也可能由腮腺炎、淋巴结炎、口腔溃疡或外伤等因素引起。

1、长牙:

儿童乳牙萌出或恒牙替换时可能出现牙龈肿胀和腮部牵涉痛,常见于6-12岁换牙期。可观察牙龈是否发红隆起,适当冷敷缓解不适,通常1-2周症状自行消退。

2、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垂下方肿胀疼痛,可能伴随发热。需隔离休息并就医确诊,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化脓性腮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导致,需抗生素治疗。

3、淋巴结炎:

口腔或咽喉感染可能引发颌下淋巴结肿大,触摸有硬结伴压痛。需治疗原发感染灶,淋巴结肿大持续超过2周需排查结核等特殊感染。

4、口腔溃疡:

颊黏膜或腮腺导管开口处的溃疡可能被误认为腮部疼痛,检查可见圆形糜烂面。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使用口腔溃疡贴可促进愈合。

5、外伤因素:

咬合创伤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腮部肌肉或骨骼损伤,表现为局部压痛或淤青。轻微挫伤可冷敷处理,持续疼痛需排除颌骨骨折。

建议保持口腔清洁,选择软质食物避免刺激患处,每日用温盐水漱口3-4次。观察是否伴随发热、张口困难等症状,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面部肿胀应及时就诊。长牙期间可提供磨牙棒缓解不适,腮腺炎患儿需隔离至肿胀消退后5天。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过度疲劳诱发免疫力下降。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孩子发烧一直说头晕怎么缓解头晕?

孩子发烧伴随头晕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保持休息、调整体位、药物辅助等方式缓解。头晕可能与发热引起的脑血流变化、脱水、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用温水擦拭孩子额头、颈部、腋窝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为宜。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引起寒战。体温下降后脑血管收缩功能逐渐恢复,可减轻头晕症状。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

2、补充水分:

发热时体液蒸发加快,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和脑供血减少。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应比平时增加500毫升以上。适当补充含钾的椰子水或稀释果汁,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

3、保持休息:

让孩子平卧于安静环境中,头部可垫高15-30度。避免强光刺激和噪音干扰,减少视觉和前庭系统负担。发热期间应暂停学习活动和电子产品使用,保证每日10-12小时睡眠,有助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4、调整体位:

改变体位时动作需缓慢,避免突然起坐或站立。头晕发作时可让孩子侧卧屈膝,用双手固定头部减少晃动。对于前庭性头晕,可尝试进行简单的视觉固定训练,如注视墙上某点保持10秒。

5、药物辅助:

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退热药。针对眩晕症状,医生可能开具倍他司汀或茶苯海明等改善微循环药物。用药期间需监测孩子精神状态变化,避免与其他感冒药重复使用。

饮食上可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流质食物,适当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若头晕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喷射性呕吐、意识模糊、颈部僵硬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脑炎等严重疾病。日常应注意随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按时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热相关疾病发生率。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孩子输了液还是发烧血象没问题怎么回事?

孩子输液后仍发热且血象正常可能由感染未控制、非感染性发热、药物反应、体温调节异常或隐性感染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排查病因。

1、感染未控制:

部分病原体如支原体、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常规输液可能无法有效控制感染。这类感染早期血象可无明显异常,表现为持续低热或反复高热,需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治疗需调整针对性抗感染方案,如阿奇霉素用于支原体感染。

2、非感染性发热:

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可表现为持续发热伴血象正常。这类疾病常伴有特征性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需通过免疫指标检测确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3、药物热反应:

输液使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可能引发药物热,通常在用药后7-10天出现,表现为体温升高但无感染征象。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多能恢复正常,必要时可更换抗生素种类。

4、体温调节异常:

婴幼儿中枢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可能出现脱水热、暑热症等状况。这类情况常见于高温环境或补水不足时,血常规检查通常无异常。通过补充水分、物理降温等措施多可缓解。

5、隐性感染灶:

泌尿系统感染、骨髓炎等隐匿性感染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发热,血象改变不明显。需通过尿常规、影像学等专项检查发现病灶。确诊后需延长抗感染疗程,必要时进行外科引流。

建议保持室内通风,每日监测体温4-6次,记录发热曲线特征。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面食为主,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若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皮疹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血常规并完善炎症指标、病原学等检测。注意观察尿量及皮肤弹性,预防脱水发生。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喉挫伤 红斑狼疮 产后尿潴留 低蛋白血症 肝母细胞瘤 急性会厌炎 颈动脉体瘤 裂头绦虫病 呼吸性碱中毒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