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最近早上起来总觉得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麻醉后头晕恶心想吐如何缓解?

麻醉后头晕恶心想吐可通过调整体位、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麻醉药物副作用、低血压、低血糖、术后疼痛、焦虑等因素引起。

1、调整体位:麻醉后头晕恶心可能与体位改变有关,建议术后保持平卧位,避免突然坐起或站立,待症状缓解后再缓慢改变体位,必要时可抬高床头30度,以减轻不适感。

2、补充水分:麻醉药物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流失,术后适当补充温水或淡盐水有助于缓解头晕恶心症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每次不超过200毫升。

3、药物治疗:麻醉后头晕恶心可能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10mg口服、昂丹司琼注射液4mg静脉注射或地塞米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以缓解症状。

4、监测血糖:低血糖可能引发头晕恶心,术后需监测血糖水平,若血糖低于3.9mmol/L,可口服葡萄糖片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注射液20ml,以快速提升血糖。

5、心理疏导:术后焦虑可能加重头晕恶心症状,可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进行专业心理疏导,以缓解焦虑情绪。

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可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如鸡蛋、鱼肉,促进身体恢复。术后早期可在床上进行四肢活动,如踝泵运动、膝关节屈伸,待体力恢复后逐步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若头晕恶心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需及时就医。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恶心头晕出汗怎么办?

恶心头晕出汗可通过休息、补充水分、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这些症状通常由低血糖、脱水、贫血、低血压、中暑等原因引起。

1、低血糖:低血糖可能与长时间未进食、过量运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建议立即补充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避免空腹运动,必要时监测血糖。

2、脱水:脱水可能与高温环境、剧烈运动、饮水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口渴、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及时补充水分,选择电解质饮料,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贫血:贫血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失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建议增加富含铁和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红肉、菠菜,必要时补充铁剂。

4、低血压:低血压可能与体位突然改变、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眼前发黑、出汗等症状。建议避免快速起身,保持充足睡眠,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药物。

5、中暑:中暑可能与高温环境、长时间户外活动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出汗等症状。建议立即移至阴凉处,补充水分,使用冷敷降温,严重时需就医。

恶心头晕出汗时,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避免高糖高脂食物,必要时及时就医。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感冒恶心想吐是怎么回事?

感冒恶心想吐可能由病毒感染、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药物副作用、脱水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病毒感染:感冒病毒侵入人体后,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恶心呕吐。治疗上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每日两次,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2、胃肠功能紊乱:感冒期间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建议少量多餐,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可服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每日三次,调节肠道菌群。

3、免疫力下降:感冒期间免疫力降低,胃肠道易受刺激。可通过补充维生素C片1000mg,每日一次,增强免疫力,同时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4、药物副作用:部分感冒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出现恶心呕吐,可调整用药方案,改用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日三次,必要时咨询

5、脱水:感冒发热可能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引发恶心呕吐。建议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l,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补充体内水分和电解质。

感冒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生冷油腻。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受凉,有助于缓解症状。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剧烈运动后恶心想吐头晕怎么回事?

剧烈运动后恶心想吐头晕可能由低血糖、脱水、过度疲劳、体位性低血压、运动性中暑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能量、补水、休息、调整姿势、降温等方式缓解。

1、低血糖: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能量,导致血糖水平下降,引发恶心、头晕等症状。运动前适量摄入碳水化合物,如香蕉、全麦面包,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糖饮料或食物,如运动饮料、巧克力。

2、脱水:运动时大量出汗,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可能导致恶心、头晕。运动前、中、后及时补充水分,选择含有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3、过度疲劳: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过长,身体超出负荷,容易出现恶心、头晕。合理安排运动计划,循序渐进增加强度,运动后充分休息,避免连续高强度运动。

4、体位性低血压:运动后突然站立,血液回流不足,可能导致头晕、恶心。运动后缓慢起身,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适当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5、运动性中暑: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体温调节失衡,可能出现恶心、头晕。选择凉爽时段运动,穿着透气衣物,运动后及时降温,如冷敷、饮用凉水。

日常护理中,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适当拉伸,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空腹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慢跑、游泳、瑜伽,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甲状腺4B恶性能完全治愈吗?

甲状腺4B恶性病变可通过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具体治愈率与病情分期、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甲状腺4B恶性病变通常与基因突变、环境因素、辐射暴露、碘摄入异常、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1、手术治疗:甲状腺4B恶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常见手术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手术可有效去除病灶,降低复发风险。术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及影像学检查。

2、放疗治疗:放射性碘治疗是甲状腺癌的常用辅助治疗手段,适用于术后残留病灶或转移灶。放疗可进一步清除癌细胞,提高治愈率。治疗期间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及血常规。

3、药物治疗:甲状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和靶向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左甲状腺素钠片50-150μg/d、索拉非尼400mg bid、仑伐替尼24mg qd。药物治疗可抑制癌细胞生长,改善预后。

4、基因检测:甲状腺4B恶性病变患者可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存在BRAF、RET等基因突变。基因检测结果可为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5、随访管理:甲状腺4B恶性病变患者需长期随访,监测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变化。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转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甲状腺4B恶性病变患者需注意饮食均衡,适量摄入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阴虚 红癣 肠狭窄 花斑癣 骨质疏松 泪道阻塞 尿道憩室 尿道损伤 急性荨麻疹 美尼尔氏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