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降下来有妙招,专家教你如何应对?
高脂血症的治疗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和药物干预实现,其发生与遗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控制高脂血症需从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规律运动入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他汀类、贝特类或烟酸类药物。
1、饮食调整是降低血脂的基础。减少红肉、全脂乳制品和油炸食品的摄入,选择鱼类、禽肉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橄榄油、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改善血脂有益。每日摄入胆固醇应控制在300毫克以下,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和蛋黄。
2、规律运动对改善血脂有显著效果。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力量训练每周2-3次,有助于提高基础代谢率。运动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甘油三酯。坚持运动还能帮助控制体重,减少内脏脂肪积累。
3、药物治疗在必要时使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LDL胆固醇。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适用于甘油三酯升高患者。烟酸类药物可提高HDL水平,但需注意其可能的副作用。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肝功能。
4、生活方式改变对控制高脂血症至关重要。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降低HDL水平,酒精会增加甘油三酯。保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脂质代谢。控制压力,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升高,影响血脂水平。
5、定期监测和随访是管理高脂血症的重要环节。每3-6个月检查一次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LDL、HDL和甘油三酯。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有家族史或合并其他慢性病的患者,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高脂血症的管理需要长期坚持,通过饮食、运动、药物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监测,并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长期控制高脂血症至关重要。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极度怕虫子是心理疾病吗?
极度怕虫子可能是特定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属于心理疾病范畴,需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特定恐惧症是一种对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强烈、持续且不合理的恐惧,导致个体回避相关场景或产生明显的焦虑反应。虫子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这种恐惧可能对生活造成较大困扰。
1、特定恐惧症的成因通常与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有关。家族中有焦虑症或恐惧症病史的人更容易出现类似症状。童年时期与虫子相关的负面经历,如被虫子叮咬或目睹他人对虫子的强烈反应,可能成为恐惧的触发点。过度敏感的性格特质或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也可能加剧这种恐惧。
2、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特定恐惧症的常用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对虫子的不合理认知,如“虫子一定会伤害我”或“虫子非常可怕”,逐步减少恐惧感。治疗师会引导患者重新评估虫子的实际威胁,并结合放松训练来缓解焦虑情绪。
3、暴露疗法是一种逐渐让患者接触恐惧对象的方法。治疗师会制定分阶段的暴露计划,从观看虫子的图片或视频开始,逐步过渡到近距离观察虫子,甚至直接接触。这一过程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患者能够逐步适应并克服恐惧。
4、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辅助手段。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常用于缓解焦虑症状。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氯硝西泮等,可在短期内减轻急性焦虑,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依赖。
5、日常生活中,患者可以通过学习虫子的相关知识来增强对它们的理解,减少不必要的恐惧。例如,了解大多数虫子对人类无害,或学习如何安全地处理虫子的出现。保持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虫子出现的频率,也有助于减轻恐惧感。
极度怕虫子可能是特定恐惧症的表现,需要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和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通过逐步接触和专业指导,患者可以逐渐克服对虫子的恐惧,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同时,了解虫子的习性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也有助于减少恐惧的发生。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不用化疗的乳腺癌有什么?
不用化疗的乳腺癌可通过手术、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多样,化疗并非唯一选择,早期发现和精准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1、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尤其适用于早期患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乳房切除术和保乳手术。乳房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或多发病灶的患者,而保乳手术则适用于肿瘤较小且位置适宜的患者。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2、放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适用于保乳手术后的患者。放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局部复发风险。放疗方案通常包括全乳放疗和局部加强放疗,疗程一般为5-6周,具体剂量和范围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3、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抑制雌激素的生成或作用,阻止癌细胞生长。常用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来曲唑和阿那曲唑。内分泌治疗通常需要持续5-10年,患者需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4、靶向治疗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的重要进展,适用于HER2阳性的患者。靶向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通过特异性结合HER2受体,抑制癌细胞增殖。靶向治疗通常与化疗或内分泌治疗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5、免疫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新方向,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已在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出一定疗效。免疫治疗适用于特定类型的乳腺癌,需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方案。
6、生活方式调整在乳腺癌治疗中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减少复发风险。
7、心理支持是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患者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加入乳腺癌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有助于提高治疗信心和生活质量。
不用化疗的乳腺癌可通过多种治疗手段获得良好疗效,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程管理。早期发现、精准治疗和综合管理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长时间坐或站易脚麻?教你如何缓解不适?
长时间坐或站易脚麻,可通过调整姿势、适度活动和按摩缓解不适。脚麻通常因血液循环不良或神经受压引起,需从生活习惯和身体护理入手改善。
1、调整姿势: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尤其是久坐或久站时,下肢血液回流受阻。建议每隔30-60分钟变换姿势,如坐立交替,或适当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
2、适度活动:进行简单的腿部运动,如踮脚尖、抬腿或原地踏步,能有效缓解脚麻。这些动作有助于激活下肢肌肉,促进血液流动,减少神经受压。
3、按摩放松:轻柔按摩脚部和小腿,可缓解肌肉紧张和神经压迫。使用指腹或按摩工具,从脚踝向膝盖方向轻轻推压,每次持续5-10分钟,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穿着合适的鞋子:过紧或过松的鞋子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建议选择舒适、支撑性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硬底鞋。
5、热敷或冷敷: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冷敷则能缓解炎症和肿胀。根据脚麻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每次敷10-15分钟。
长时间坐或站易脚麻,多因血液循环不良或神经受压引起,通过调整姿势、适度活动、按摩、穿着合适鞋子和热敷冷敷等方法,可有效缓解不适。若脚麻频繁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要怕,这些药物来帮你?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根除,常用方案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细菌,感染后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1、抗生素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核心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帮助根除感染。通常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
2、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埃索美拉唑,能够减少胃酸分泌,为抗生素创造更有利的杀菌环境。PPI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抗生素的疗效,同时缓解胃部不适症状。
3、铋剂如枸橼酸铋钾,具有保护胃黏膜和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铋剂通常与抗生素和PPI联合使用,形成三联或四联疗法,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4、治疗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和蒸蔬菜。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胃部负担,促进康复。
5、定期复查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步骤。治疗结束后4-6周,建议进行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确认幽门螺杆菌是否被彻底根除。如果仍有感染,需调整治疗方案。
幽门螺杆菌感染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的生活调理,完全可以有效根除。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和定期复查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患者无需过度担忧,积极配合治疗即可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