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心肌梗塞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病因。长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血管壁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引发心肌缺血坏死。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 2、血栓形成 血栓是急性心肌梗塞的直接诱因。斑块破裂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完全或部分阻塞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可预防血栓形成,溶栓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可用于急性期治疗。 3、血管痉挛 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塞,尤其在情绪激动、寒冷刺激或吸烟后。痉挛使血管暂时性收缩,血流减少,心肌缺血。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可缓解血管痉挛,戒烟、避免情绪波动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4、其他危险因素 吸烟、肥胖、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风险。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低盐低脂饮食,可显著降低发病风险。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一旦出现胸痛、胸闷、气短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挽救心肌、改善预后的关键。通过控制危险因素、规范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急性心肌梗塞是什么病严重吗?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可能危及生命。其严重性取决于梗塞范围、治疗及时性及患者基础健康状况。 1、急性心肌梗塞的病因 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栓形成,阻塞血流。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如家族中有心血管疾病史。环境因素如吸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也会加速动脉硬化。生理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可加重血管负担。外伤或剧烈运动可能诱发斑块破裂。病理因素如冠状动脉痉挛或炎症也可能导致心肌梗塞。 2、急性心肌梗塞的症状与诊断 典型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出汗等,疼痛可能放射至左臂或下颌。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休克甚至猝死。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心肌酶谱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 3、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如肝素)、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和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 - 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控制体重、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预防复发。 4、急性心肌梗塞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包括定期体检、控制血压和血糖、避免过度劳累。康复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逐步恢复体力活动,同时保持心理平衡,避免焦虑和抑郁。 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严重疾病,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是挽救生命的关键。通过药物、手术和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复发风险。预防和康复同样重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肝大 胆管肿瘤 胫骨骨折 氯气中毒 妊娠呕吐 慢性胃窦炎 放射性脊髓病 化脓性关节炎 高胡萝卜素血症 皮下脂肪肉芽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