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根管治疗四五年又发炎要拔牙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老年人拔牙要注意什么?

老年人拔牙需重点关注基础疾病控制、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主要有心血管状态评估、血糖管理、抗凝药物调整、骨质疏松风险和术后感染预防等注意事项。

1、心血管评估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需在拔牙前控制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近期发生心肌梗死者应推迟择期拔牙。术前可进行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术中建议采用心电监护,使用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时需谨慎。

2、血糖管理

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8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1.1mmol/L。拔牙宜安排在上午早餐后1-2小时进行,术前需监测血糖,备好糖果预防低血糖。感染风险较高者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

3、抗凝调整

长期服用华法林片或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患者,需根据INR值决定是否暂停抗凝治疗。低风险拔牙通常无须停药,高风险操作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术后24小时内观察创面渗血情况,可采用明胶海绵局部止血。

4、骨质疏松

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拔牙后可能出现颌骨病理性骨折,术前应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骨密度。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超过3年者,需告知医生药物相关颌骨坏死风险。建议采用微创拔牙技术,减少骨组织损伤。

5、感染预防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避免吸烟饮酒,进食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发热应及时复诊。

老年患者拔牙后需保持头部抬高30度休息,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可冰敷面部减轻肿胀,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饮食选择鸡蛋羹、米糊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流质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C片促进伤口愈合。建议家属协助观察术后反应,按时陪同复诊检查愈合情况。合并多种慢性病者应提前与内科医生沟通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拔牙多久能吃东西?

拔牙后2-4小时可以进食流质食物,24小时后可尝试软食。

拔牙后创口需要时间形成血凝块保护伤口,过早进食可能破坏血凝块导致出血或感染。2-4小时内可小口饮用常温牛奶、豆浆等流食,避免使用吸管产生负压。24小时后可选择鸡蛋羹、土豆泥等无需咀嚼的软食,温度需接近体温。3天内忌辛辣、过热、坚硬食物,避免用拔牙侧咀嚼。若出现剧烈疼痛、持续出血或食物残渣嵌入创口,需及时复诊。

恢复期间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创面愈合。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哺乳期牙疼的厉害能拔牙吗?

哺乳期牙疼严重时通常可以拔牙,但需在医生评估后操作。若存在急性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则需暂缓拔牙。

哺乳期女性因激素水平变化易出现牙龈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问题。当牙齿龋坏严重或根尖周炎反复发作时,拔牙可有效缓解疼痛。口腔医生会选用利多卡因等哺乳期相对安全的麻醉药物,术后抗生素可选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不影响哺乳的药物。拔牙前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医生将调整治疗方案。

若处于急性化脓性炎症期或患有严重血液疾病,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出血不止。此时需先控制炎症,如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拔牙必要性。妊娠期牙龈瘤等特殊病变也需优先保守治疗。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哺乳,用健侧进食流质食物,遵医嘱使用抗感染药物。保持口腔清洁可加速创面愈合,哺乳前用温水漱口减少药物残留风险。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根尖肉芽肿根管治疗多久消失?

根尖肉芽肿经根管治疗后通常需要3-6个月逐渐消退,具体时间与炎症程度、个人愈合能力及治疗规范性相关。

根尖肉芽肿是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组织形成的慢性炎症,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源促进愈合。若炎症较轻且治疗彻底,部分患者可能在1-3个月内观察到骨质修复;若存在较大范围骨质破坏或合并囊肿,可能需要4-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根尖区透射影缩小情况。未完全消失可能与残留感染、根管遗漏或牙根纵裂等因素有关。

治疗后避免咬硬物,保持口腔卫生,按医嘱完成复查随访。

李胜锋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根管治疗分几次可以完成?

根管治疗一般需要2-4次完成,具体次数与牙齿感染程度、根管复杂性和治疗反应有关。

根管治疗次数主要取决于牙齿病变情况。轻度感染或单根管牙齿通常2次即可完成,首次开髓引流并清理根管,第二次填充根管并修复牙冠。多根管牙齿或严重感染可能需要3-4次,首次开髓减压,后续多次换药消毒,待炎症控制后再进行根管充填。部分复杂病例如根尖囊肿、钙化根管等可能需要更多次处理。每次治疗间隔1-2周,确保炎症充分消退。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暂时性疼痛或肿胀,属于正常反应。

治疗期间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按医嘱复诊。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热门标签

喉蹼 乳腺癌 耳真菌病 妊娠疱疹 上颌前突 孢子丝菌病 慢性呼吸衰竭 神经性肌强直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