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运动了几天变重了怎么回事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拉伸运动能长高吗?

拉伸运动不能直接促进骨骼生长,但可以通过改善姿势、增加柔韧性、缓解肌肉紧张、优化身体线条、促进血液循环等方式间接影响身高表现。

1、改善姿势:拉伸运动有助于纠正不良姿势,如驼背或脊柱侧弯。通过拉伸背部、肩颈和核心肌群,可以使脊柱更加挺直,从而在视觉上显得更高。保持良好的姿势还能减少脊柱压力,预防慢性疼痛。

2、增加柔韧性:拉伸能够提高肌肉和关节的柔韧性,使身体活动范围更大。柔韧性增强后,身体在站立或行走时能够更加舒展,减少因肌肉僵硬导致的“缩矮”现象,让身高表现更自然。

3、缓解肌肉紧张:长时间久坐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紧张,尤其是腿部和背部肌肉。拉伸运动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紧张状态,使肌肉更加放松,身体更加挺拔,从而在视觉上显得更高。

4、优化身体线条:拉伸运动可以帮助塑造更修长的身体线条,尤其是腿部和躯干。通过拉伸腿部肌肉,如股四头肌和腘绳肌,可以使腿部看起来更长,整体身高比例更协调。

5、促进血液循环:拉伸运动能够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肌肉和骨骼的氧气供应。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支持身体发育,间接为身高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在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和绿叶蔬菜,以支持骨骼健康。运动方面,除了拉伸,还可以尝试游泳、跳绳等有助于促进骨骼生长的运动。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充足的睡眠,对身高的发育也至关重要。如果对身高有特殊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牙松动了还能长好吗?

牙松动能通过固定、牙周治疗、植骨手术等方式治疗。牙松动通常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咬合不正、牙龈萎缩等原因引起。

1、牙周炎:牙周炎是导致牙松动的常见原因,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槽骨吸收等症状。治疗可通过牙周基础治疗,如洁牙、刮治,结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0.2g/次,每日3次或阿莫西林胶囊0.5g/次,每日3次控制感染。

2、外伤: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松动,严重时伴随牙根断裂。轻度松动可通过牙周夹板固定,重度松动需拔牙后进行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

3、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影响牙槽骨密度,导致牙齿松动。治疗可通过补充钙剂如碳酸钙片500mg/次,每日2次和维生素D3400IU/次,每日1次,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70mg/次,每周1次。

4、咬合不正:长期咬合不正可能导致牙齿受力不均,引发松动。治疗可通过正畸矫正,如佩戴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调整咬合关系。

5、牙龈萎缩:牙龈萎缩暴露牙根,导致牙齿松动。治疗可通过牙龈移植手术,结合使用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如氯己定漱口水0.12%浓度,每日2次,维护口腔卫生。

日常生活中,建议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磷的食物如牛奶、鱼类,避免过硬食物。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和改善牙齿松动问题。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骨密度,维护口腔健康。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种的牙松动了怎么办?

种植牙松动可通过重新固定、修复或更换种植体等方式治疗。种植牙松动通常由骨结合不良、感染、咬合力过大等原因引起。

1、骨结合不良:种植牙与牙槽骨未能充分结合,可能导致松动。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结合情况,必要时进行骨移植或重新植入种植体。日常避免咬硬物,减少对种植牙的过度压力。

2、感染因素:种植体周围炎症或感染可能导致松动。需进行牙周治疗,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500mg每日三次,配合氯己定漱口水每日两次。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预防感染复发。

3、咬合力过大:过度咬合或磨牙可能导致种植牙松动。建议佩戴咬合垫,调整咬合关系,避免过度用力。可通过咬合调整或修复治疗,减轻对种植牙的压力。

4、种植体设计问题:种植体设计或材料不当可能导致松动。需评估种植体类型,必要时更换更适合的种植体。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种植手术,确保种植体与牙槽骨匹配。

5、外部创伤:意外撞击或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种植牙松动。需及时就医,评估种植体受损情况,必要时进行修复或更换。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口腔,避免外力撞击。

种植牙松动后,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饮食上避免过硬食物,选择软质或流质饮食,如粥、汤等。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复查,确保种植牙的稳定性。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生气或激动了心脏难受怎么办?

生气或激动时心脏难受可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这种情况通常由情绪波动、心脏供血不足、心律失常、高血压、冠心病等原因引起。

1、情绪波动:情绪剧烈波动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出现心脏不适。建议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平复情绪,避免进一步刺激。

2、心脏供血不足:情绪激动时,心脏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心肌供血不足。适当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有助于缓解症状。日常注意控制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3、心律失常: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可通过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25mg/次或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40mg/次控制心率。症状持续时需就医。

4、高血压:情绪激动时血压升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5mg/次或缬沙坦80mg/次。日常注意低盐饮食,控制体重。

5、冠心病:情绪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需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0.5mg/次,发作时舌下含服。日常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定期复查,必要时进行冠脉支架手术或搭桥手术。

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亚麻籽,有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运动方面可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护理中,保持心情平和,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用药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运动心率正常范围是多少运动安全须知?

运动心率的正常范围通常为最大心率的60%-80%,最大心率可通过“220-年龄”估算。运动时心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健康,需根据个人体质和运动目标进行调整。

1、最大心率计算:最大心率是运动强度的上限,计算公式为220减去年龄。例如,30岁人群的最大心率为190次/分钟。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即114-152次/分钟,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2、心率过低影响:运动心率低于最大心率的60%可能无法达到锻炼效果,如脂肪燃烧和心肺功能提升。适合轻度运动或恢复期人群,如散步、瑜伽等,心率维持在90-110次/分钟即可。

3、心率过高风险:运动心率超过最大心率的80%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头晕、胸闷甚至心脏骤停。高强度运动如短跑、HIIT时,需注意心率变化,避免持续超过160次/分钟。

4、个体差异调整:心率正常范围因人而异,受年龄、性别、体质等因素影响。初次运动者或慢性病患者应咨询制定个性化心率目标,如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70%。

5、心率监测方法:可通过智能手环、心率带或手动测量脉搏监测心率。运动时每10-15分钟检查一次,确保心率在安全范围内。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运动心率的管理需结合饮食和生活方式。建议运动前1小时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香蕉或全麦面包,为身体提供能量。运动后补充蛋白质和水分,如鸡蛋、牛奶或椰子水,帮助肌肉恢复。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次30-60分钟,可有效提升心肺功能。注意避免空腹运动或运动后立即进食,以免影响消化和健康。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贫血 鼻前庭炎 距骨骨折 扁桃体肿大 胆总管结石 周围动脉瘤 混合型颈椎病 基底细胞腺瘤 慢性浅表性胃炎 脑外伤后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