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急性支气管炎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于 2025/06/10 09:06
发布于 2025/06/10 09:06
婴儿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低下和过敏反应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生素治疗、环境改善、免疫调节和抗过敏治疗等方式缓解。
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常见病原体,通过飞沫传播侵入婴儿呼吸道。病毒破坏支气管纤毛功能,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和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息,部分患儿伴有发热。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重症需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继发感染会加重病情。细菌性支气管炎常见于病毒感染后,表现为黄绿色脓痰、持续高热。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明确细菌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
被动吸烟、雾霾、冷空气等物理化学刺激会损伤支气管黏膜。这些因素可诱发支气管痉挛,加重气道高反应性。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维持适宜温湿度能有效减少环境诱因。
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患病。母乳喂养不足、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免疫功能。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迁延。补充乳铁蛋白、接种肺炎疫苗可增强免疫防御。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诱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特征为突发喘息、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哮鸣音。过敏体质婴儿需进行过敏原检测,回避可疑过敏原,急性发作时使用雾化吸入治疗。
患病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母乳喂养婴儿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可适当稀释。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有助于稀释痰液,拍背排痰每日3-4次。观察呼吸频率、面色等变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定期随访肺功能。
上一篇 : 婴儿急性支气管炎一般多久能好
下一篇 : 宝宝支气管炎流鼻涕是好转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