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 手足口病

儿童手足口病初期症状治疗法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手足口病可通过居家隔离护理、对症退热治疗、皮肤黏膜护理、抗病毒药物应用及重症监测等方式干预。该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5岁以下儿童易感。

1、居家隔离

发病期间需隔离2周,避免交叉感染。患儿餐具、玩具需每日煮沸消毒,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保持室内通风,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隔离期结束需待疱疹完全结痂,且体温正常3天以上。

2、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采用温水擦浴辅助物理降温,每小时监测体温。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超过40℃需及时就医。

3、疱疹护理

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进食前后涂抹蒙脱石散缓解疼痛。手足皮疹避免抓挠,破溃处涂抹炉甘石洗剂。臀部皮疹需保持干燥,每次便后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疱疹一般7-10天自然消退。

4、抗病毒治疗

重症病例需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选用头孢克肟或阿奇霉素。干扰素喷雾可促进口腔溃疡愈合。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5、重症识别

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皮肤花纹等表现提示可能进展为重症。EV71感染易引发脑炎或肺水肿,需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重症病例需住院进行丙种球蛋白及机械通气治疗。

患病期间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口腔。恢复期可逐步添加鸡蛋羹、烂面条等软食。保持每日饮水量,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有无指甲脱落等迟发表现。预防重点在于流行季节避免人群聚集,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手足口病能洗澡么?

手足口病患者一般可以洗澡,但需避免过度搓洗皮肤破损处。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及手足臀部皮疹。

手足口病患儿皮肤出现疱疹时,温水清洁有助于保持皮肤卫生,降低继发感染风险。洗澡水温建议控制在37度左右,时间不超过10分钟,避免使用刺激性沐浴产品。皮疹未破损时可轻柔擦洗,洗后及时擦干并更换干净衣物。疱疹结痂期仍可正常洗澡,但需注意痂皮自然脱落,不要强行撕扯。

若患儿出现大面积皮肤溃烂、渗液或继发感染迹象,应暂停洗澡。部分重症手足口病可能伴随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此时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清洁。皮肤破损处可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等药物湿敷,避免沐浴时长时间浸泡。

手足口病期间应选择宽松棉质衣物,每日更换消毒。饮食宜清淡,多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肢体抖动、呕吐或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仍具有传染性,建议隔离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患儿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手足口病可以吃火龙果吗?

手足口病患者一般可以吃火龙果,能够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火龙果属于温和水果,不会加重口腔溃疡症状,但需注意食用量和个体耐受性。

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期间常因口腔疱疹导致进食困难,火龙果质地柔软且富含水分,有助于缓解吞咽不适。其含有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促进黏膜修复。选择成熟度适中的白心或红心火龙果,去皮后切成小块食用更安全。部分患儿可能对火龙果籽敏感,可过滤后制成果泥。

极少数情况下,若患儿既往有火龙果过敏史或出现腹泻症状时应避免食用。合并严重口腔溃疡时,酸性水果可能刺激创面,此时可将火龙果冷藏后少量食用以降低刺激感。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患儿,建议将每日摄入量控制在半个小型火龙果以内。

手足口病期间需保持饮食清淡,除火龙果外还可选择香蕉、苹果等低敏水果。注意观察患儿食用后的反应,出现皮疹或腹泻应立即停用。患病期间应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进食过热、过硬或辛辣食物。若口腔溃疡严重影响进食,可咨询医生使用口腔喷雾剂缓解症状,同时定期监测体温变化。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婴儿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婴儿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

1、一般治疗

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刺激性食物。口腔疱疹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皮肤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并记录疱疹变化。

2、对症治疗

发热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口腔疼痛明显者可局部喷涂开喉剑喷雾剂或康复新液。出现呕吐腹泻时需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静脉补液。家长需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及尿量变化。

3、抗病毒治疗

重症病例早期可静脉注射利巴韦林或干扰素α1b。更昔洛韦适用于肠道病毒71型感染的重症患儿。使用抗病毒药物需严格监测肝功能及血常规。普通型病例无须抗病毒治疗,多数患儿1周内可自愈。

4、中医治疗

风热犯表证可用银翘散加减,湿热蕴结证可选甘露消毒丹。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可缓解症状。中药熏洗可用野菊花、金银花煎汤外洗疱疹处。使用中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5、预防并发症

密切监测是否出现持续高热、肢体抖动等神经系统症状。警惕心肌损伤表现如面色苍白、心率增快。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重症病例需住院治疗,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

患儿衣物应煮沸消毒,玩具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恢复期可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保持手部卫生,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流行期间避免带婴儿去人群密集场所。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重症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以上婴儿接种。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瘫痪治疗法有哪些?

瘫痪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和中医治疗。瘫痪可能由脑卒中、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外伤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瘫痪患者的基础治疗手段,包括电刺激疗法、热疗和水疗等方法。电刺激可通过电流刺激神经肌肉,帮助防止肌肉萎缩;热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水疗利用水的浮力减轻关节负担,适合早期康复训练。这些方法需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配合定期评估调整方案。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特定病因和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甲钴胺注射液、巴氯芬片和依达拉奉注射液等。甲钴胺可营养神经,促进神经修复;巴氯芬能缓解痉挛性瘫痪的肌肉强直;依达拉奉适用于脑卒中后瘫痪的神经保护。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结构性病变导致的瘫痪,常见术式包括椎管减压术和神经吻合术。椎管减压术可解除脊髓压迫,适用于椎间盘突出或骨折导致的瘫痪;神经吻合术能修复断裂的周围神经。术后需配合长期康复训练,手术效果受损伤程度和时机影响较大。

4、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包含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言语治疗等多个维度。运动疗法通过被动关节活动防止挛缩,逐步过渡到主动训练;作业疗法侧重日常生活能力重建,如穿衣、进食训练;言语治疗针对构音障碍患者。训练需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5、中医治疗

中医采用针灸、推拿和中药综合治疗。针灸选取督脉和阳明经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推拿手法可松解肌肉粘连;中药常用补阳还五汤等方剂活血通络。传统疗法需与现代康复手段结合使用,对部分功能性瘫痪有辅助改善作用。

瘫痪患者的日常护理需注重预防并发症,每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饮食应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家属需协助进行关节被动活动,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使用防滑设施预防跌倒,保持积极心态配合长期康复。环境改造如安装扶手、轮椅坡道等能提高生活独立性,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缓解抑郁情绪。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口臭 多胎妊娠 胫骨骨折 阑尾类癌 视网膜裂孔 突发性耳聋 髌骨软骨软化 风湿性关节炎 科罗拉多蜱热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