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小孩发烧身上冷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发烧感觉冷怎么办?

发烧感觉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室温、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发烧感觉冷可能与感染、免疫反应、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有助于散热,重点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血管丰富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导致寒战加重。可重复进行温水擦浴,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

2、补充水分

发烧时身体水分流失加快,需要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适当饮用温热的姜糖水有助于驱寒,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加糖。避免饮用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3、调整室温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为宜,避免直接吹风。可加盖轻薄透气的毯子,但不要过度包裹导致散热困难。使用加湿器维持空气湿度在50%左右,有助于呼吸道舒适。

4、药物治疗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需明确发热原因后针对性用药。用药后需监测体温变化,记录发热时间和热型。

5、就医检查

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伴有意识改变、皮疹、抽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判断感染类型。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发热需尽早医疗干预。

发烧期间应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粥类、汤面等,避免油腻辛辣。保证充足休息,每2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衣物。观察是否出现新的伴随症状,如咳嗽加重、排尿疼痛等。退热后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导致病情反复。若发热伴随寒战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口唇发绀等缺氧表现,需立即急诊处理。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洗牙后吃冷的会怎样?

洗牙后吃冷的通常不会引起严重问题,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现牙齿敏感或牙龈不适。洗牙后牙齿敏感可能与牙结石清除后牙根暴露、牙龈轻微炎症未消退等因素有关。

洗牙过程中超声波震动和器械操作可能暂时刺激牙龈组织,导致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牙结石清除后,原本被包裹的牙根表面直接接触外界,冷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部分人群牙釉质本身存在微裂或磨损,冷热交替可能加重短暂性酸痛感。这种敏感多在1-2周内随牙周组织修复逐渐缓解,期间避免过冷过热食物可减少不适。

少数情况下,若洗牙前已存在严重牙周炎或龋齿,冷刺激可能诱发持续性疼痛。牙周炎患者牙龈萎缩严重时,冷饮可能直接刺激裸露的牙骨质。未经治疗的深龋接近牙髓腔时,低温可能引发牙髓充血反应。这类情况需及时复查,由口腔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进行脱敏治疗、牙周手术或龋齿充填。

洗牙后24小时内建议避免过冷过热饮食,选择常温食物减少刺激。可使用抗敏感牙膏辅助缓解症状,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若出现持续疼痛超过72小时或疼痛加剧,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口腔问题。日常维护建议每6-12个月定期洁牙,使用牙线清洁邻面间隙,保持口腔酸碱平衡有助于降低敏感发生概率。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吃冷的牙疼怎么回事?

吃冷的牙疼可能由牙釉质磨损、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齿隐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脱敏治疗、补牙、根管治疗、牙周治疗、牙冠修复等方式缓解。

1、牙釉质磨损

长期使用硬毛牙刷或酸性食物可能导致牙釉质变薄,冷刺激直接作用于牙本质小管引发疼痛。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避免进食过酸食物。脱敏牙膏如氟化亚锡牙膏可封闭牙本质小管,症状严重时需进行树脂渗透或激光脱敏治疗。

2、龋齿

牙齿龋坏形成龋洞后,冷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神经。早期龋齿可使用氟化钠甘油糊剂,中度龋齿需清除腐质后填充玻璃离子水门汀,深龋接近牙髓时需用氢氧化钙垫底。伴有自发痛提示可能已引发牙髓炎。

3、牙髓炎

龋齿或外伤导致细菌感染牙髓,冷刺激诱发剧烈锐痛。急性期需开髓减压缓解疼痛,常用丁香油酚棉球暂封。确诊后需彻底清除感染牙髓,根管预备后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最后进行牙冠修复保护患牙。

4、牙周炎

牙周组织萎缩导致牙根暴露,冷刺激通过牙骨质敏感区传导。基础治疗包括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配合派力奥软膏局部用药。晚期出现牙齿松动需进行牙周夹板固定,严重骨吸收病例可能需引导骨再生手术。

5、牙齿隐裂

咬合创伤或夜磨牙导致牙体出现微裂纹,冷刺激通过裂纹传导引发疼痛。浅表裂纹可用流动树脂封闭,深达牙髓的裂纹需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伴有咬合痛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解,长期需调整咬合关系。

日常应避免同时进食冷热交替食物,使用抗敏感牙膏刷牙时采用巴氏刷牙法轻柔清洁。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龋齿和牙周问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洁牙。牙齿敏感期间可暂时用温水漱口,若疼痛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夜间痛、自发痛,需及时就诊排除牙髓病变。保持饮食均衡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维持牙周组织健康。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扭伤是热敷还是冷敷好?

扭伤后48小时内建议冷敷,48小时后可转为热敷。急性期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恢复期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愈合。

冷敷适用于扭伤初期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的阶段。低温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渗出,降低神经末梢敏感度缓解疼痛,同时抑制炎症反应防止肿胀加重。操作时将冰袋包裹毛巾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单次敷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需注意冻伤风险,糖尿病患者等末梢循环障碍者慎用。

热敷适用于扭伤48小时后肿胀开始消退的恢复期。温热刺激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促进淤血吸收和组织修复,缓解肌肉痉挛和关节僵硬。可采用40℃左右热毛巾或暖水袋,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皮肤感觉异常者需测试温度,存在开放性伤口或感染时禁止热敷。

扭伤后应遵循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处的处理原则,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变形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搭配适量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软组织修复,避免过早承重或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小孩发烧说冷怎么办?

小孩发烧说冷需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并监测体温变化,同时可配合物理降温、药物退热等方法处理。发热伴寒战可能与感染性因素或非感染性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若持续高热或出现惊厥需立即就医。

1、保暖措施

寒战是体温上升期的典型表现,此时应增加衣物或调节室温至适宜温度。避免使用电热毯等主动加热设备,防止体温骤升。可饮用温水帮助缓解肌肉颤抖,但不宜过度包裹导致散热障碍。

2、体温监测

每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重点关注体温变化趋势。腋温超过38.5℃或出现嗜睡、呕吐等症状时,需考虑药物干预。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更为安全,测量前需擦干腋窝汗液。

3、物理降温

体温稳定后可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退热贴可辅助降低头部温度,但需避开眼周及伤口。温水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浴后立即擦干身体。

4、药物干预

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儿童常用退热药,两种药物不可交替使用。服药后需补充适量水分,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蚕豆病患儿禁用对乙酰氨基酚,哮喘儿童慎用布洛芬。

5、就医指征

3月龄以下婴儿体温超过38℃应立即就诊。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出现瘀斑或抽搐时,需排查脑膜炎等严重感染。疫苗接种后发热超过48小时需复查排除疫苗反应。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面条等,少量多次补充水分。观察尿液颜色及尿量,防止脱水发生。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体温正常24小时后再考虑返校。家长需记录发热时间、最高温度及用药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病情变化过程。退热后仍出现精神萎靡或皮疹等症状时,需及时复诊排除川崎病等特殊疾病。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环状胰腺 结肠憩室 肠功能紊乱 急性荨麻疹 精原细胞瘤 舌咽神经痛 贲门失弛缓症 急性淋巴结炎 十二指肠憩室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