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高血压

高血压对肾的损害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蛋白尿、夜尿增多、水肿、血肌酐升高、肾功能减退。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损伤等不可逆病变。

1、蛋白尿

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常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显性蛋白尿。这是由于肾小球内高压导致滤过膜损伤,使蛋白质漏出至尿液中。患者尿液可能出现泡沫增多现象,实验室检查显示尿蛋白定量超过正常范围。

2、夜尿增多

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是典型表现,患者夜间排尿次数及尿量明显增加。这与高血压引起的肾髓质血流减少、渗透梯度破坏有关。夜尿量常超过全天尿量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睡眠质量。

3、水肿

多发生在眼睑和下肢,与钠水潴留、低蛋白血症相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排水排钠能力减弱,同时蛋白尿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血管内渗入组织间隙形成凹陷性水肿。

4、血肌酐升高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的重要指标,通常出现在病程中后期。血肌酐水平持续上升提示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可能伴随尿素氮升高、肾性贫血等表现。

5、肾功能减退

最终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低于60ml/min。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尿毒症症状,严重者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建议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保持适度有氧运动,肥胖者需减轻体重。出现明显蛋白尿或肾功能异常时应及时就诊肾内科,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心肌损害是严重的病吗?

心肌损害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和程度判断,轻度心肌损害可能无明显症状,严重心肌损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或猝死。心肌损害可能由心肌炎、冠心病、药物毒性、代谢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心肌损害指心肌细胞因缺血、炎症、毒素等因素导致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心电图异常或心肌酶轻度升高,患者可能无自觉症状。随着损害加重,可能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非特异性表现。若未及时干预,可能进展为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心功能减退。

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等急重症可直接导致大面积心肌坏死,引发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某些遗传性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等,也可能以心肌损害为早期表现,具有较高猝死风险。化疗药物、重金属中毒等外源性因素造成的心肌损害,其严重程度与毒素剂量及暴露时间密切相关。

发现心肌损害后应及时完善心脏超声、冠脉造影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限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功能指标,遵医嘱使用改善心肌代谢药物如辅酶Q10、曲美他嗪等,避免自行服用可能损伤心肌的药物。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肥胖为什么会影响精子质量 揭秘肥胖损害精子的三大原因?

肥胖可能通过激素紊乱、氧化应激和局部高温三种机制影响精子质量。

肥胖会导致体内脂肪组织增多,脂肪细胞分泌的雌激素水平升高,同时抑制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使睾酮生成减少。这种激素失衡可能直接抑制精子发生过程。脂肪堆积还会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和活性氧,引发氧化应激反应,破坏精子细胞膜和DNA完整性。肥胖者腹股沟脂肪增厚会使阴囊温度升高,睾丸长期处于高温环境会阻碍精子正常发育。

日常应减少高脂高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同时通过适度运动控制体重。

仲秋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锥体束损害几种症状?

锥体束损害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运动障碍及肌肉萎缩等症状。锥体束损害通常由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肌张力增高

锥体束损害可导致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持续紧张、僵硬,活动时阻力增大。这种情况多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或脊髓压迫症,患者可能出现折刀样强直。早期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严重者需配合巴氯芬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腱反射亢进

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等深反射明显增强是典型表现,叩诊锤检查时可见肢体快速抽动。这种体征常见于多发性硬化、肌萎缩侧索硬化等疾病,需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确诊。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多发性硬化可使用干扰素β调节免疫。

3、病理反射阳性

巴宾斯基征、霍夫曼征等病理反射出现提示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新生儿期该反射阳性属正常现象,成人出现则可能提示脑卒中、脑肿瘤等病变。需结合头颅MRI明确病因,脑梗死者需尽早进行溶栓治疗。

4、运动障碍

表现为自主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严重者可出现偏瘫或截瘫。多见于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等,患者常伴有肌肉震颤。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再学习训练,药物可使用利鲁唑延缓病情进展。

5、肌肉萎缩

长期锥体束损害可导致失用性肌萎缩,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萎缩不同,通常出现较晚。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晚期,需加强营养支持与被动关节活动,预防挛缩畸形。

锥体束损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豆制品等,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根据功能障碍程度选择助行器或轮椅,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注意预防跌倒、压疮等并发症,天气变化时做好保暖。症状加重或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表现时需立即就医。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哪些药物可引起肝损害?

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异烟肼、甲氨蝶呤、他汀类药物、抗癫痫药物等。药物性肝损伤通常与药物代谢产物毒性、个体遗传易感性、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等症状。

1、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过量服用会导致谷胱甘肽耗竭,产生肝毒性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亚胺。急性中毒可引起肝细胞坏死,严重时导致急性肝衰竭。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避免与酒精同服。出现肝损伤症状需立即停用,必要时进行N-乙酰半胱氨酸解毒治疗。

2、异烟肼

异烟肼作为抗结核一线药物,其肝毒性机制与乙酰化代谢速率相关。慢乙酰化表型患者更易发生药物蓄积,导致肝细胞损伤。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转氨酶,若出现皮肤黄染、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维生素B6可预防周围神经炎,但不能减轻肝毒性。

3、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长期使用可引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其机制与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肝细胞代谢有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时,建议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配合叶酸补充可降低毒性。酒精会加重肝损伤,用药期间应绝对禁酒。

4、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调节血脂,可能引起剂量依赖性转氨酶升高。老年患者、合并慢性肝病者更易发生肝损伤。建议用药4-8周后复查肝功能,出现肌肉疼痛伴褐色尿需警惕横纹肌溶解。瑞舒伐他汀肝毒性相对较低。

5、抗癫痫药物

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抗癫痫药物可通过免疫过敏反应或直接毒性导致肝损伤。儿童使用丙戊酸钠可能发生致命性肝坏死,用药前应检测线粒体酶活性。出现发热、皮疹等超敏反应需立即停药。拉莫三嗪肝毒性相对较小。

预防药物性肝损伤需注意用药前评估肝功能基础值,避免联合使用多种肝毒性药物。老年人、营养不良者应适当减量。用药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保肝治疗。中药何首乌、雷公藤等也可能导致肝损伤,自行服用中药制剂需谨慎。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热门标签

脑瘫 皮肤痈 肛门脓肿 绒毛膜癌 肺诺卡菌病 踝关节结核 急性胆囊炎 脾良性肿瘤 1型糖尿病性酮症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