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 颈椎病

中医如何治疗颈椎病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颈椎病手麻中医治疗方法?

颈椎病引起的手麻可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方法治疗。颈椎病多因长期劳损、气血瘀滞或肝肾不足导致,中医治疗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主。

一、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风池、肩井、曲池等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压迫。电针或温针灸可增强疗效,适用于寒湿型或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治疗时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晕针或局部感染。

二、推拿

推拿采用滚法、按揉法等松解颈部肌肉痉挛,调整小关节错位。针对手麻症状可重点放松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配合远端取穴如合谷、外关。急性期手法宜轻柔,避免暴力扳动。

三、中药内服

葛根汤可缓解颈项强痛,黄芪桂枝五物汤适合气血不足型手麻,天麻钩藤饮对肝肾阴虚型有效。需辨证选用,如血瘀型加用丹参、川芎,风寒型配伍羌活、防风。中药需连续服用一段时间见效。

四、拔罐

在肩颈部走罐或留罐能祛除寒湿瘀堵,改善手部麻木。闪罐法适用于肌肉僵硬,刺络拔罐对瘀血明显者更佳。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拔罐后需避风寒。

五、穴位贴敷

将川芎、白芷等药物制成膏贴敷于大椎、阿是穴,通过透皮吸收发挥药效。夏季三伏贴可配合冬病夏治理念。过敏体质者需先做皮肤测试,贴敷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

中医治疗期间需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可练习八段锦或颈椎保健操辅助康复,饮食上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若手麻持续加重或出现肌力下降,应及时复查排除脊髓压迫等严重情况。治疗需坚持一段时间,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才能获得稳定效果。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主要包括针灸、推拿、中药内服、拔罐和艾灸等方法。颈椎病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或肝肾不足导致,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和局部症状缓解。

1、针灸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常用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大椎等。对于颈肩部疼痛、僵硬有明显缓解作用,可配合电针增强效果。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尝试。

2、推拿

推拿通过手法松解肌肉痉挛、调整关节错位,常用滚法、按法、揉法等。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症状。急性期宜轻柔手法,慢性期可适当加强力度,但需避开椎动脉区域。

3、中药内服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风寒痹阻证可用葛根汤加减,气滞血瘀证选用身痛逐瘀汤,肝肾不足证常用独活寄生汤。中药可配合外用膏药增强疗效,需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配伍禁忌。

4、拔罐

拔罐通过在颈部及肩背部形成负压促进气血运行,对风寒湿邪引起的酸痛效果显著。留罐时间一般控制在10分钟内,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治疗后需注意保暖。

5、艾灸

艾灸借助温热刺激温通经络,适用于寒湿型颈椎病。常用隔姜灸或温针灸,选取阿是穴或督脉穴位。操作时需防止烫伤,阴虚火旺或局部皮肤感染者不宜采用。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坚持疗程,配合日常颈部保健操锻炼。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饮食宜温补肝肾,适量食用黑豆、核桃等。若出现上肢麻木加重或行走不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脊髓型颈椎病。治疗期间注意颈部保暖,防止空调直吹,可适当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中医中药如何治疗颈椎病?

中医中药治疗颈椎病可采用内服中药、外治法、针灸推拿、导引锻炼、饮食调理等方法。颈椎病多因长期劳损、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导致,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与局部干预相结合。

1、内服中药

根据辨证分型选用方剂,风寒湿型可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气血瘀滞型选用身痛逐瘀汤,肝肾亏虚型常用独活寄生汤。常用中药包括葛根、桂枝、白芍等舒筋活络药物,以及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药材。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配伍,避免自行用药。

2、外治法

中药外敷常用桂枝、红花、透骨草等制成膏药贴于颈肩部。熏洗法采用艾叶、威灵仙等煎汤热敷。药枕可填充决明子、菊花等具有理气通络功效的药材。外治法通过皮肤吸收直接作用于患处,适合局部疼痛明显的患者。

3、针灸推拿

针刺取风池、肩井、天柱等穴位配合电针刺激。艾灸适用于寒湿型患者,可温通经络。推拿采用滚法、揉法等松解肌肉痉挛,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暴力手法。针灸推拿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4、导引锻炼

八段锦中的"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可舒缓颈部肌肉。太极拳云手动作配合呼吸能调节气血运行。日常可进行颈部米字操等轻柔活动,每次10-15分钟,避免快速旋转或过度后仰等危险动作。

5、饮食调理

宜食用黑豆、核桃等补肾食材,山药、红枣等健脾养血。风寒型可适量饮用生姜红糖水,血瘀型推荐山楂代茶饮。避免生冷油腻食物,痰湿体质需控制肥甘厚味摄入。饮食配合可增强体质,促进药物吸收。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坚持3-6个月疗程,急性发作期应配合卧床休息。日常保持正确坐姿,使用符合颈椎曲线的枕头,避免长时间低头。治疗期间如出现头晕加重或肢体麻木需及时复诊。可定期进行颈部热敷或中药泡脚辅助治疗,但严重脊髓型颈椎病需考虑中西医结合治疗。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中医治疗颈椎病药方有哪些?

中医治疗颈椎病可通过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等方式缓解症状,常用药方包括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独活寄生汤等。颈椎病多与长期姿势不良、气血不畅、风寒湿邪侵袭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症状。

1、葛根汤:葛根汤以葛根为主药,具有解肌发表、升阳透疹的作用,常用于治疗颈椎病引起的颈部僵硬、头痛等症状。方中葛根15克,麻黄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2、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在桂枝汤基础上加入葛根,适用于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的颈椎病。方中桂枝10克,葛根15克,芍药10克,生姜10克,大枣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独活寄生汤: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袭的颈椎病。方中独活10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0克,细辛3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熟地黄15克,杜仲10克,牛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4、外敷疗法:中药外敷可通过局部渗透作用缓解颈椎病症状。常用外敷药物包括红花、川芎、乳香、没药等,研磨成粉后与黄酒调匀,敷于颈部疼痛处,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

5、针灸疗法: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缓解颈椎病症状。常用穴位包括风池、肩井、大椎、天宗等,每次选取3-5个穴位,留针20-30分钟,每周治疗2-3次。

颈椎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颈部伸展运动,如颈部旋转、侧弯等,有助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有助于骨骼健康。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结合现代医学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颈椎病中医治疗法?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和中药调理,这些方法通过疏通经络、缓解肌肉紧张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来缓解症状。颈椎病多因长期姿势不良、劳损或风寒湿邪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调理,改善病因。 1、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用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风池、肩井、大椎等,调节气血运行,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针灸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改善症状。治疗频率通常为每周2-3次,连续治疗4-6周可见明显效果。 2、推拿按摩通过手法操作松解颈部肌肉和筋膜,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拿法和扳法,重点作用于颈部、肩部和背部。推拿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建议每周进行2-3次推拿,持续治疗1-2个月。 3、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内服或外用的中药方剂。内服常用药物如葛根汤、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外用药物如膏药、药酒,直接作用于患处,缓解疼痛和炎症。中药调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疗程一般为1-3个月。 4、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适当进行颈部锻炼如颈椎操、八段锦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颈椎病的复发和加重。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法通过多种手段综合调理,不仅缓解症状,还能改善病因,建议患者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预防和保健,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脑瘫 皮肤痈 肛门脓肿 绒毛膜癌 肺诺卡菌病 踝关节结核 急性胆囊炎 脾良性肿瘤 1型糖尿病性酮症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