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后出现发热多数属于术后正常反应,可能与创伤应激反应、术后吸收热、伤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因素有关。
1. 创伤应激反应骨折后机体释放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通常表现为低热(≤38℃),无须特殊处理,建议多饮水观察。
2. 术后吸收热骨折血肿吸收过程中产生的致热原可引起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下,持续2-3天可自行消退,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3. 伤口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导致细菌感染,伴随伤口红肿渗液,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并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4. 深静脉血栓长期制动可能引发下肢静脉血栓,表现为发热伴患肢肿胀疼痛,需进行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利伐沙班片、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早期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若体温超过38.5℃或持续3天以上需复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