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芒果过敏可能由遗传因素、接触性刺激、免疫系统异常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部分人群存在特应性体质遗传倾向,接触芒果蛋白成分后易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建议家长避免给过敏体质儿童首次食用芒果,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2、接触性刺激芒果果皮所含漆酚成分会直接刺激皮肤黏膜,导致接触部位红肿瘙痒。日常处理芒果时应戴手套隔绝果皮汁液,出现皮炎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口服依巴斯汀片缓解症状。
3、免疫系统异常机体错误识别芒果蛋白为有害物质,引发组胺大量释放。临床表现为荨麻疹或血管性水肿,需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抗炎治疗。
4、迟发型超敏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IV型过敏反应通常在接触后48小时发作,特征为湿疹样皮疹。确诊需进行斑贴试验,治疗需采用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过敏发作期间应记录饮食日记,避免摄入菠萝等交叉过敏水果,出现喉头水肿等严重反应须立即急诊处理。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