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青光眼

青光眼手术以后会复发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恶性青光眼怎么治疗?

恶性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前房穿刺术、玻璃体切除术等方式治疗。恶性青光眼通常由晶状体虹膜隔前移、房水循环障碍、眼内炎症、外伤史、解剖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恶性青光眼的药物治疗主要使用降眼压药物和睫状肌麻痹剂。常用降眼压药物包括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等,可减少房水生成或促进房水排出。睫状肌麻痹剂如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能松弛睫状肌,缓解晶状体虹膜隔前移。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2、激光治疗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适用于早期恶性青光眼患者,通过激光在虹膜周边部造孔,建立房水引流新通道。激光小梁成形术可改善房水流出功能,降低眼压。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可能需要重复进行以维持效果。

3、手术治疗

当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干预。小梁切除术通过建立新的房水外流通道降低眼压。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适用于存在明显晶状体因素的患者。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术后需密切监测眼压和前房深度。

4、前房穿刺术

前房穿刺术是恶性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措施,通过穿刺前房放出少量房水,快速降低眼压。该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可能需联合使用粘弹剂维持前房。穿刺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防止眼压再次升高。

5、玻璃体切除术

对于顽固性恶性青光眼,玻璃体切除术可解除玻璃体对睫状体的牵拉,恢复房水正常循环路径。手术需切除部分玻璃体并建立前后房沟通,必要时联合晶状体摘除。术后需长期随访,观察眼压和前房恢复情况。

恶性青光眼患者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暗环境用眼等可能诱发眼压升高的行为。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情绪波动,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限制咖啡因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维生素C。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眼压、视力和视野,出现眼胀痛、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和碰撞,按医嘱使用抗炎眼药水预防感染。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普外科

眼压不高会是青光眼吗?

眼压不高也可能是青光眼,临床上称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青光眼的诊断依据主要有视神经损伤特征、视野缺损、房角结构异常等,眼压并非唯一标准。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神经进行性损伤为特征的疾病,传统认为高眼压是主要诱因,但约三分之一患者发病时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多见于高度近视、低血压、血管调节异常人群,其发病与视神经血流灌注不足、氧化应激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类患者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结合动态视野检查明确诊断。

部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表现为间歇性眼压升高,常规单次测量可能漏诊。昼夜眼压波动大、角膜厚度偏薄等情况也会导致测量值假性正常。继发性青光眼如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激素性青光眼等,在疾病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视功能损害而眼压暂时正常。对于有青光眼家族史或存在典型视盘改变者,即使眼压正常也需定期随访。

建议存在视力模糊、虹视等症状者及时进行24小时眼压监测、眼底照相及视野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时间低头、过量饮水等可能影响眼压的行为,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适度补充富含花青素的蓝莓、黑枸杞等食物以改善微循环。若确诊青光眼,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前列腺素类衍生物、碳酸酐酶抑制剂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青光眼晚期还能治好吗?

青光眼晚期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进展并保留残余视力。青光眼晚期治疗方式主要有降眼压药物、激光治疗、滤过性手术、睫状体破坏术、视神经保护治疗。

1、降眼压药物

晚期青光眼需长期使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增加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能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通过双重机制降眼压。联合用药时需监测角膜厚度和视野变化。

2、激光治疗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适用于开角型青光眼晚期,通过改善房水引流降低眼压;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解除瞳孔阻滞,适合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后。激光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眼压升高,需配合药物控制。

3、滤过性手术

小梁切除术是晚期青光眼标准术式,建立新的房水外引流通道;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适用于难治性病例,通过硅胶管将房水引流至结膜下腔。术后需密切观察滤过泡状态,防止瘢痕化导致手术失败。

4、睫状体破坏术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通过破坏睫状体上皮减少房水生成,适用于绝对期青光眼;高强度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可精确控制治疗范围。此类治疗可能引发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5、视神经保护治疗

神经营养因子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可延缓视神经节细胞凋亡;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尼莫地平能改善视神经血供。联合使用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有助于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但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晚期青光眼患者应保持每日眼压监测记录,避免长时间低头、用力排便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饮食需限制咖啡因摄入,多食用富含花青素的蓝莓、黑枸杞等食物。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视神经OCT评估,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心理疏导对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家属需配合营造低压生活环境。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预防眼压波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强光刺激。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怎么办?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干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通常由眼压升高、视神经供血不足、遗传因素、炎症反应和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治疗需根据病情进展程度选择个体化方案。早期以药物控制眼压为主,常用前列腺素类药物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可促进房水排出,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能减少房水生成,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布林佐胺滴眼液可双重调节眼压。若药物控制不佳,可选择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周边虹膜切除术改善房水循环。晚期患者可能需要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等外科手段。

除医疗干预外,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有助于神经修复,Omega-3脂肪酸可改善微循环。患者应避免长时间低头、剧烈运动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监测病情。保持规律作息和稳定情绪对延缓病情进展尤为重要,焦虑情绪可能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加重眼压波动。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需建立长期随访计划,每日定时测量眼压,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保护视神经。饮食上多摄入深色蔬菜和浆果类水果,限制咖啡因摄入量,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家居环境改造,避免暗环境活动,定期陪同复查眼底情况,出现突发眼痛或视力骤降需立即急诊处理。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老年人青光眼怎么引起的?

老年人青光眼可能由眼压升高、遗传因素、眼部外伤、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等因素引起。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

1、眼压升高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最常见的病因。眼球内房水循环障碍会导致眼压异常增高,长期高眼压可压迫视神经,造成不可逆损伤。老年人房水排出通道易发生退行性变,需定期监测眼压。控制眼压可通过药物、激光或手术治疗。

2、遗传因素

部分青光眼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存在明显的遗传相关性,直系亲属患病概率较高。建议有家族史者40岁后每年进行眼科检查。基因检测可帮助评估遗传风险。

3、眼部外伤

眼球挫伤或穿透伤可能损伤房角结构,导致继发性青光眼。外伤后房角后退、前房积血等情况都可能影响房水引流。老年人眼部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外伤后更需密切观察眼压变化。

4、激素类药物

长期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激素性青光眼。这类药物会改变小梁网结构,阻碍房水外流。老年人因多种慢性病常需使用激素,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眼底和眼压。

5、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刺激虹膜新生血管形成,这些异常血管阻塞房角引起眼压急剧升高。控制血糖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老年人预防青光眼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保持情绪稳定,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内。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的深色蔬菜水果。适度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波动。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用降眼压药物。出现眼胀、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定期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和视野检查等项目,有助于早期发现青光眼。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红皮病 鼻窦囊肿 骨质疏松 腹股沟直疝 肋骨骨髓炎 前列腺囊肿 神经胶质瘤 砷化物中毒 室性心动过速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