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高血压

高血压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脑梗死的护理诊断主要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心理问题,护理措施可通过康复训练、饮食调整、语言训练、认知干预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实施。

1、肢体功能障碍:

脑梗死患者常因运动神经受损出现偏瘫或肌力下降。护理需早期介入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病情稳定后转为主动训练,如床上翻身、坐位平衡练习,逐步过渡到站立和步行训练。康复过程中需注意跌倒防护,必要时使用助行器或矫形器辅助。

2、吞咽困难:

约45%患者存在吞咽功能障碍,易引发吸入性肺炎。护理需先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对中重度障碍者采用鼻饲管喂养,轻度者选择糊状食物。进食时保持坐位60度,每口食物控制在3-5毫升,餐后清洁口腔残留。定期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如冰刺激、空吞咽练习。

3、语言障碍:

运动性失语患者表现为言语不流畅,护理采用单音节词跟读、图片命名等训练;感觉性失语者需配合手势和书写交流。每日训练30分钟,从简单词汇过渡到短句,家属参与时可使用患者熟悉的方言进行刺激。严重者需配备交流图卡或电子发声设备。

4、认知功能下降:

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执行功能障碍。护理采用现实导向训练,在病房设置日历、时钟等提示物;进行数字排序、物品分类等认知游戏训练。建立规律作息时间表,重要事项采用重复提醒。避免环境频繁变更,减少患者认知负荷。

5、心理问题:

抑郁和焦虑发生率高达60%,需定期评估心理状态。护理措施包括疾病知识宣教消除误解,鼓励参与康复活动获得成就感,建立病友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对严重情绪障碍者需心理科会诊,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

脑梗死患者的长期护理需注重营养支持,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1.2克/公斤体重,多选择深海鱼、豆制品等抗炎食物;康复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健步走、太极拳,强度以心率不超过220-年龄×60%为宜;居家环境移除地毯等绊倒物,浴室加装防滑垫和扶手;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家属应学习急救措施,识别再次卒中征兆如突发剧烈头痛、单侧肢体无力等。通过系统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止血药物应用及准备内镜治疗。

1、保持气道:

患者取侧卧位防止误吸,清除口腔分泌物。大量呕血时需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保护气道,避免血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

2、建立通道:

迅速开通两条大静脉通路,首选肘正中静脉或颈内静脉。快速输注晶体液扩容,必要时输注血浆代用品。抽血交叉配型备血,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考虑输血治疗。

3、监测体征: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变化,每15分钟记录一次。特别注意休克早期表现如脉压差缩小、皮肤湿冷。准确记录呕血与黑便的性状、次数及总量,评估出血程度。

4、药物止血:

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可降低门脉压力。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静脉补充维生素K或凝血酶原复合物。

5、内镜准备:

在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6小时内完成急诊胃镜检查。术前禁食禁水,备好止血夹、硬化剂等器械。严重活动性出血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需做好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准备。

急救处理后需绝对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可尝试少量冷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恢复期避免粗糙、辛辣食物及非甾体抗炎药,戒烟戒酒。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贫血改善情况,出院后继续口服质子泵抑制剂4-8周。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出现头晕、心悸等再出血征兆需立即返院。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保持耳道清洁、避免耳部受压、合理使用药物、调整饮食结构以及观察病情变化。

1、清洁耳道:

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过猛损伤耳道皮肤。每日清洁2-3次,操作前需彻底洗手。禁止自行使用挖耳勺等工具深入耳道,以免造成鼓膜穿孔或感染扩散。若分泌物较多或粘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生理盐水冲洗。

2、体位管理:

睡眠时采取患侧卧位,利于脓液自然引流。避免压迫患耳,枕头高度需适中。坐立时保持头部直立姿势,减少耳部充血。急性期避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及乘坐飞机,防止气压变化加重耳痛。

3、规范用药: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用药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口服抗生素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严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使用激素类药物需严格遵循疗程。

4、饮食调理:

增加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过硬食物,减少咀嚼时颞颌关节活动对耳部的牵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稀释分泌物。

5、病情监测:

每日测量体温2次,记录耳痛程度、分泌物性状及听力变化。若出现剧烈头痛、高热不退、面瘫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护理期间避免游泳、洗头时污水入耳,洗澡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控制在50%-60%为宜。康复期可进行耳周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急性发作期禁止。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患耳,儿童患者需修剪指甲防止抓挠。恢复后3个月内定期复查耳镜,评估鼓膜愈合情况。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避免用力过猛。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脑梗塞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

脑梗塞的护理要点包括病情监测、肢体康复、心理支持、并发症预防和饮食管理。护理措施需根据患者恢复阶段调整,重点关注功能恢复与生活质量提升。

1、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意识状态、瞳孔变化及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波动情况。每小时记录一次血氧饱和度,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监测吞咽功能与语言能力变化,为后续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2、肢体康复:

发病48小时后开始被动关节活动,每日3次每次20分钟。使用防足下垂支具保持功能位,配合针灸刺激神经恢复。逐步过渡到床边坐立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3、心理支持: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缓解卒中后抑郁,鼓励家属参与心理疏导。建立短期可实现的功能恢复目标,通过成功体验增强治疗信心。定期评估患者情绪状态,必要时介入专业心理咨询。

4、并发症预防:

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炎,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留置导尿期间加强会阴消毒,尽早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监测电解质平衡,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

5、饮食管理:

吞咽障碍者采用糊状食物,进食时保持45度半卧位。营养师配制高蛋白低盐饮食,适当增加B族维生素摄入。少量多餐避免误吸,必要时采用鼻饲营养支持。

康复期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训练如踏步操,配合手部精细动作练习。饮食选择深海鱼、核桃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使用防滑垫和扶手等适老化改造。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定期复查血脂血糖指标,持续控制脑梗塞危险因素。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气道管理、体位调整、口腔护理、手卫生规范以及环境消毒。

1、气道管理:

定期评估气管插管位置和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压力在25-30厘米水柱。按需进行气道湿化和吸痰操作,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监测痰液性状和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

2、体位调整:

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度,可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风险。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需根据耐受程度调整抬高角度。

3、口腔护理:

使用氯己定等抗菌漱口液每日进行4-6次口腔护理,重点清洁牙齿、舌面和颊黏膜。操作时注意防止液体流入气道,保持口腔清洁可降低病原菌定植风险。

4、手卫生规范:

接触患者前后严格执行七步洗手法,操作时佩戴无菌手套。呼吸机管路连接和拆卸等关键操作前需进行手消毒,避免病原体通过医务人员手部传播。

5、环境消毒:

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呼吸机表面和床单元,每周更换呼吸机管路。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严格控制探视人员,减少环境病原体负荷。

在饮食方面建议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注意少量多餐避免误吸。可指导患者进行床上肢体活动和呼吸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锻炼。密切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病房温湿度适宜,定期评估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护理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适当心理疏导。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热门标签

脑膜瘤 宫颈肥大 脑动脉瘤 气管肿瘤 膀胱憩室炎 角膜葡萄肿 代谢性碱中毒 颞下间隙感染 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