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长期穿纸尿裤会尿失禁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怎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尿道中段悬吊术、激光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妊娠损伤、雌激素水平下降、肥胖、慢性咳嗽等因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是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的首选方法。通过有节律地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群,每日坚持3组、每组15次收缩,持续6-8周可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训练时需避免腹部和大腿肌肉代偿,准确找到盆底肌位置是关键。

2、电刺激治疗: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适用于自主训练效果不佳者。通过放置在阴道或直肠的探头,以低频电流刺激盆底肌肉收缩,每周2-3次治疗,12次为1疗程。该疗法能唤醒休眠的运动神经元,改善肌肉协调性。

3、药物治疗:

盐酸米多君等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增加尿道闭合压,适用于绝经后患者。雌激素软膏局部应用能改善尿道黏膜萎缩,需注意乳腺癌患者禁用。度洛西汀等药物通过增强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控制发挥作用。

4、尿道中段悬吊术:

TVT-O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是主流手术方式,采用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手术时间约30分钟,治愈率达85%以上。术后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5、激光治疗:

点阵CO2激光通过刺激阴道黏膜胶原再生,改善盆底支撑结构。每疗程3-5次治疗,间隔4周,对轻中度患者有效。治疗期间需避免性生活,可能出现暂时性分泌物增多。

建议患者控制体重在BMI24以下,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跳跃运动。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可尝试瑜伽中的船式、桥式等体式强化核心肌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适量食用山药、芡实等健脾食材。咳嗽或打喷嚏前主动收缩盆底肌能减少漏尿发生,使用护垫时需勤更换预防感染。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生活质量时,应及时至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评估。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迫性尿失禁如何进行治疗?

急迫性尿失禁可通过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神经调节、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急迫性尿失禁通常由膀胱过度活动、神经系统异常、尿路感染、盆腔器官脱垂、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

1、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帮助恢复膀胱正常储尿功能。初期可设定每1-2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记录排尿日记有助于评估训练效果,需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刺激性饮料。

2、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运动能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改善控尿能力。每日进行3组收缩练习,每组10-15次,每次收缩维持5-10秒。生物反馈治疗可辅助准确识别肌肉群,适合动作不协调者。

3、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可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米拉贝隆能增加膀胱容量。使用药物需注意口干、便秘等副作用,老年患者需评估认知功能影响。

4、神经调节:

骶神经调节术通过植入脉冲发生器调节排尿反射,适用于药物无效患者。经皮胫神经刺激作为无创替代方案,每周治疗1-2次,需持续数周见效。两种方式均需专业评估后实施。

5、手术治疗:

膀胱扩大术适用于严重膀胱容量减少病例,需肠道代膀胱。尿道中段悬吊术可改善伴随压力性尿失禁症状。手术存在尿潴留、感染等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日常需控制液体摄入量,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避免柑橘类、番茄等酸性食物刺激膀胱。穿着易穿脱衣物便于紧急如厕,随身携带备用衣裤减轻心理压力。超重者减重5%-10%可显著改善症状,建议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配合阻力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优先控制原发病。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中重度尿失禁必须要手术吗?

中重度尿失禁并非必须手术,多数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改善症状。治疗方法主要有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电刺激疗法、膀胱训练及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每日坚持3组、每组10-15次收缩训练,持续3个月以上可显著减少漏尿次数。适合压力性尿失禁早期患者,需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提高准确性。

2、药物治疗:

常用M受体阻滞剂如托特罗定缓解膀胱过度活动,雌激素软膏改善老年女性尿道黏膜萎缩。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通常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3、电刺激疗法:

通过阴道或肛门电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增强控尿能力。每周2-3次、每次20分钟,12周为完整疗程。对混合型尿失禁效果显著,但需专业设备辅助治疗。

4、膀胱训练:

制定规律排尿计划,逐步延长排尿间隔至2-3小时。配合饮水控制与排尿日记记录,重建膀胱中枢神经调控功能。急迫性尿失禁患者通过6-8周训练可减少50%以上尿急发作。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混合型尿失禁可行膀胱扩大术。手术存在网片侵蚀、排尿困难等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术后需配合长期康复训练。

建议患者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咖啡因及酒精摄入。穿着棉质透气内裤预防感染,外出使用吸水护垫。肥胖者需减重5%-10%以降低腹压,更年期女性可咨询医生进行局部雌激素治疗。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加强核心肌群稳定性。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方案,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复查尿动力学检查。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方式?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方式主要有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尿道旁注射填充术以及阴道前壁修补术。

1、尿道中段悬吊术:

通过植入合成吊带或自体筋膜条,在尿道中段形成支撑结构。该术式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大多数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吊带材料可选择聚丙烯网片或自体阔筋膜,术后需预防尿潴留和感染。

2、膀胱颈悬吊术:

通过悬吊膀胱颈至耻骨后固定点,改善尿道膀胱角度。传统术式包括Burch手术和MMK手术,需开腹或腹腔镜操作。该方式对解剖结构改变明显的患者效果显著,但术后可能发生排尿困难。

3、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将可调节压力的人工括约肌装置植入尿道周围,通过水泵控制排尿。适用于括约肌功能严重缺陷或多次手术失败者,装置需定期维护,存在机械故障和感染风险。

4、尿道旁注射填充术:

在尿道周围注射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等填充剂增加尿道阻力。属于微创操作,适合高龄或合并症多的轻度患者,但疗效维持时间较短,可能需要重复治疗。

5、阴道前壁修补术:

通过修补阴道前壁膨出组织间接改善尿道支撑,常合并其他盆底重建手术。对合并膀胱膨出的患者效果较好,单纯用于尿失禁治疗效果有限。

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3个月,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饮食宜清淡,多摄入高纤维食物预防便秘,控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定期复查尿流动力学,出现发热、持续尿痛或排尿困难需及时就医。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完全恢复需3-6个月,期间应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能穿高跟鞋吗?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建议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会加重腰椎负担,可能诱发或加剧疼痛,主要影响因素有足弓压力改变、骨盆前倾角度增大、脊柱受力失衡、核心肌群代偿不足、步态稳定性下降。

1、足弓压力改变:

高跟鞋迫使足部呈跖屈状态,足弓缓冲作用减弱,地面反作用力直接传导至腰椎。长期穿着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建议选择鞋跟不超过3厘米的软底鞋,必要时使用足弓支撑垫。

2、骨盆前倾角度增大:

鞋跟每增高1厘米,骨盆前倾增加5度,导致腰椎前凸加剧。这种姿势会使椎间盘后缘压力增加3-5倍,易诱发髓核突出。可通过平板支撑等运动强化腹肌,中和腰椎过度前凸。

3、脊柱受力失衡:

穿高跟鞋时身体重心前移,竖脊肌持续紧张以维持平衡,椎间盘承受剪切力增加。急性发作期应绝对避免穿高跟鞋,缓解期单次穿着不超过2小时,建议随身携带平底鞋替换。

4、核心肌群代偿不足:

腰椎稳定性依赖腹横肌与多裂肌协同工作,高跟鞋会削弱这些肌肉的保护作用。可进行游泳、普拉提等低冲击运动增强核心力量,每日训练30分钟以上。

5、步态稳定性下降:

高跟鞋减小支撑面积,增加跌倒风险,突发扭转动作可能造成纤维环撕裂。必要场合穿着时,应选择粗跟、防水台设计,避免细高跟鞋。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保持标准体重,睡眠选用硬板床配合5-10厘米厚度乳胶垫,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日摄入300毫升牛奶或等效乳制品。康复期可进行倒走训练,每次10-15分钟以增强腰背肌力量,疼痛急性发作时立即卧床休息并在腰部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定期进行腰椎磁共振检查监测病情进展,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急诊处理。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脑膜瘤 宫颈肥大 脑动脉瘤 气管肿瘤 膀胱憩室炎 角膜葡萄肿 代谢性碱中毒 颞下间隙感染 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