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 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症状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怎么办?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该病通常由眼压急剧升高、前房角关闭等原因引起,常伴随眼痛、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需要迅速降低眼压,常用药物包括匹罗卡品滴眼液1%、噻吗洛尔滴眼液0.5%、乙酰唑胺片250mg。这些药物可通过收缩瞳孔、减少房水生成等方式缓解症状。

2、激光治疗:激光虹膜周切术是常见的治疗手段,通过激光在虹膜上打孔,改善房水循环,降低眼压。激光治疗创伤小,恢复快,适合部分患者。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小梁切除术或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这些手术通过重建房水引流通道,长期控制眼压。

4、伴随症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常伴随眼痛、视力模糊、头痛、恶心等症状。眼痛多为一侧剧烈胀痛,视力下降迅速,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5、眼压监测: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眼压,确保眼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眼压监测可通过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眼压计进行,频率根据病情调整。

饮食上应避免过量饮水,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升以内,减少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摄入。运动方面建议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波动。护理上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定期复查眼压和视力,遵医嘱用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关键在于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的不同,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眼压急剧升高、视力下降、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瞳孔散大且对光反射消失,角膜水肿,前房浅;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则以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为主,瞳孔缩小,前房可见炎性细胞和房水闪辉。治疗上,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需紧急降眼压,如使用乙酰唑胺、甘露醇、噻吗洛尔等药物,必要时行激光虹膜周切术或小梁切除术;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则需抗炎治疗,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散瞳剂、非甾体抗炎药等。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因多与解剖结构异常有关,如浅前房、窄房角等,情绪激动、暗环境、药物等因素可诱发眼压急剧升高。治疗需迅速降低眼压,药物包括乙酰唑胺口服、甘露醇静脉滴注、噻吗洛尔滴眼液等,若药物效果不佳,需行激光虹膜周切术或小梁切除术。 2、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多与感染、免疫反应、外伤等因素有关,炎症导致前房内炎性细胞增多,房水混浊。治疗以抗炎为主,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地塞米松、泼尼松龙可有效控制炎症,散瞳剂如阿托品可防止虹膜后粘连,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 3、鉴别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如眼压测量、前房角镜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眼压显著升高,前房浅,房角关闭;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眼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前房可见炎性细胞和房水闪辉。 4、预防方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危人群应避免长时间处于暗环境,避免使用散瞳药物,定期检查眼压及前房深度;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和外伤,注意眼部卫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鉴别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及时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可有效缓解症状,防止并发症。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鉴别诊断需要通过详细病史、眼科检查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治疗包括药物降眼压、激光虹膜周切术或手术治疗。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眼痛、视力下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以及发作时间、诱因、既往眼病史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常表现为突发性眼痛、视力急剧下降,伴有同侧头痛、恶心呕吐,症状多在傍晚或夜间发作。 2、眼科检查:测量眼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通常显著升高,常超过40mmHg。裂隙灯检查可见角膜水肿、前房浅、瞳孔散大、虹膜膨隆。房角镜检查显示房角关闭。 3、辅助检查: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可清晰显示前房角结构,有助于明确房角关闭程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评估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辅助判断视神经损害程度。 4、鉴别诊断:需要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结膜炎、急性前葡萄膜炎等疾病相鉴别。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常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但眼压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前房可见炎症细胞。急性结膜炎以眼部异物感、分泌物增多为主要表现,视力一般不受影响,眼压正常。急性前葡萄膜炎多伴有眼部充血、房水混浊,但眼压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 5、治疗措施:急性发作期首选药物治疗,包括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如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噻吗洛尔滴眼液,全身使用乙酰唑胺或甘露醇等。激光虹膜周切术可预防急性发作,适用于对侧眼或缓解期患眼。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等。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可有效预防视力损害和视神经不可逆性损伤。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眼科检查和治疗。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远视眼、浅前房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漏斗胸 颈动脉瘤 耳源性眩晕 放射性肺炎 视神经萎缩 放射性脊髓病 盆腔脂肪增多症 肾上腺髓质增生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B族链球菌性先天性肺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