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体检科 > 检验科

得过轻微脑梗做核磁能检查出来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梗瘫痪病人死前症状?

脑梗瘫痪病人死前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呼吸困难、血压骤降、四肢冰冷、瞳孔散大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与脑功能衰竭、循环系统崩溃有关,提示病情进入终末期。

1、意识模糊:脑梗瘫痪病人死前常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这是由于脑部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元功能严重受损。病人可能无法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言语不清或完全失去语言能力。家属应注意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

2、呼吸困难:随着病情恶化,病人可能出现呼吸急促、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症状。这与脑干功能衰竭有关,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和氧气供应不足。护理人员应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支持。

3、血压骤降:终末期脑梗瘫痪病人可能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这是由于循环系统功能衰竭所致。低血压可能导致器官灌注不足,加重病情。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采取升压措施。

4、四肢冰冷:病人死前可能出现四肢末端冰冷、皮肤苍白或发绀等症状。这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提示外周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家属可适当为病人保暖,但避免过度加热。

5、瞳孔散大:随着脑功能衰竭,病人可能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这是由于脑干功能受损所致,提示病情已进入不可逆阶段。医护人员应记录瞳孔变化,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指标。

脑梗瘫痪病人死前症状的出现提示病情已进入终末期,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并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可适当调整病人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家属应注意病人饮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必要时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在运动方面,可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心理护理同样重要,家属应给予病人关爱和支持,减轻其心理压力。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脑梗塞后遗症期的时间?

脑梗塞后遗症期的时间通常为发病后6个月至1年,具体时长因个体差异而异。后遗症期是脑梗塞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阶段,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症状。功能恢复的程度与患者的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家庭护理密切相关。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康复计划,逐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1、肢体障碍:脑梗塞后遗症期最常见的表现为肢体功能障碍,如偏瘫、肌力下降等。患者可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方式改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包括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肌力训练等,逐步恢复肢体活动能力。

2、语言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失语或构音障碍,影响日常交流。语言康复训练包括发音练习、语言理解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家属应耐心与患者沟通,鼓励其多练习。

3、认知障碍:脑梗塞可能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康复训练包括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能力。家属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任务训练患者的认知功能。

4、心理调适: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家属应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5、日常生活:后遗症期患者可能需要辅助器具完成日常活动,如拐杖、轮椅等。家属应帮助患者适应辅助器具的使用,逐步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

脑梗塞后遗症期的康复需要综合治疗,患者应坚持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改善生活质量。饮食上建议低盐低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水果等,控制血压和血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家庭护理中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情感支持,帮助其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治疗脑梗死中药处方?

脑梗死可通过中药处方治疗,常用中药包括丹参、川芎、红花等。脑梗死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肢体麻木、言语不清、头晕等症状。

1、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脑梗死。丹参注射液每次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丹参片口服,每次3-4片,每日三次。

2、川芎:川芎能够行气活血、祛风止痛,适用于脑梗死患者。川芎嗪注射液每次40-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川芎茶调散口服,每次6-9g,每日两次。

3、红花: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脑梗死的辅助治疗。红花注射液每次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红花口服液每次10ml,每日三次。

4、银杏叶: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改善脑血流、抗氧化,适用于脑梗死患者。银杏叶提取物片口服,每次40-80mg,每日三次。银杏叶注射液每次10-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5、三七:三七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三七粉口服,每次3-6g,每日两次。三七片口服,每次3-4片,每日三次。

脑梗死患者在服用中药的同时,需注意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配合医生进行综合治疗。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脑梗七天是危险期吗?

脑梗后七天是危险期,需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脑梗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治疗包括溶栓、抗血小板、调脂、控制血压、康复训练等方法。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升高会导致血管壁损伤,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控制血压可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实现,必要时使用降压药物如氨氯地平片5mg每日一次。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脑梗的常见原因,斑块脱落阻塞脑血管导致缺血。治疗包括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控制血脂水平,延缓斑块进展。

3、心脏病:心房颤动等心脏病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引发脑梗。抗凝治疗如华法林2.5mg每日一次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同时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4、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血管病变,增加脑梗风险。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500mg每日两次来维持血糖稳定。

5、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增加脑梗发生概率。戒烟是预防脑梗的重要措施,可通过尼古丁替代疗法、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戒烟。

脑梗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兰花、苹果等。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如步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定期复查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遵医嘱服药,预防复发。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脑梗塞ct影像表现?

脑梗塞的CT影像表现主要包括低密度影、脑水肿、占位效应、脑沟消失和脑室受压等特征。这些表现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1、低密度影:脑梗塞早期CT影像上常表现为低密度影,这是由于缺血导致脑组织含水量增加,密度降低。低密度影的范围和位置与梗塞区域一致,通常在发病后6-24小时内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明显。

2、脑水肿:脑梗塞后,缺血区域会出现脑水肿,CT影像上表现为低密度影周围的水肿带。水肿带的范围和程度与梗塞面积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通常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消退。

3、占位效应:脑梗塞引起的脑水肿和坏死组织会导致占位效应,CT影像上表现为脑组织移位和脑室变形。占位效应的程度与梗塞面积和水肿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脑疝等并发症。

4、脑沟消失:脑梗塞后,脑组织水肿和坏死会导致脑沟消失,CT影像上表现为脑表面平滑,脑沟变浅或消失。脑沟消失的范围和程度与梗塞区域和水肿程度相关,通常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出现。

5、脑室受压:脑梗塞引起的脑水肿和占位效应会导致脑室受压,CT影像上表现为脑室变形和狭窄。脑室受压的程度与梗塞面积和水肿程度相关,严重时可导致脑脊液循环障碍和颅内压增高。

脑梗塞的CT影像表现是诊断和评估病情的重要依据,医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预防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湿疹 尿道下裂 鼻中隔穿孔 发育不良痣 慢性筛窦炎 病毒性心肌炎 结节性肝硬化 淋巴细胞白血病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