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女,年龄56岁,近20天中,随时出现耳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元子 住院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掏耳勺能碰到耳膜吗?

掏耳勺一般不会碰到耳膜,但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外耳道或鼓膜。耳道呈弯曲结构,正常使用掏耳勺仅能触及外耳道皮肤,耳膜位于耳道深处约2.5-3厘米处。

外耳道外侧三分之一为软骨部,皮肤较厚且有耵聍腺分泌耵聍,此区域使用掏耳勺清洁相对安全。内侧三分之二为骨性部,皮肤薄且紧贴骨壁,此处操作易造成划伤。耳膜位于骨性部末端,呈半透明薄膜状,正常成年人耳道长度使得掏耳勺难以直接触及。儿童耳道较短且直,家长更需谨慎操作。

若掏耳时用力过猛或工具插入过深,可能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引发感染,极端情况下可能刺破鼓膜导致穿孔。鼓膜穿孔表现为突发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可伴随眩晕。使用尖锐物品掏耳、他人意外碰撞、突然头部移动等情况均可能增加损伤风险。耳道存在炎症或湿疹时,皮肤屏障功能下降更易受损。

建议避免频繁掏耳,耵聍具有保护耳道和抗菌作用,多数情况下会随咀嚼动作自然排出。若出现耳道瘙痒或堵塞感,可用温热毛巾敷耳廓软化耵聍,必要时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清理。选择圆头塑料掏耳工具比金属工具更安全,操作时保持光线充足且手部稳定,切勿让他人代劳。如掏耳后出现持续疼痛、出血或听力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就医检查。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耳炎用什么滴耳液?

中耳炎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硼酸冰片滴耳液、洛美沙星滴耳液、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滴耳液。

1、氧氟沙星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及中耳炎,主要成分为氧氟沙星,属于喹诺酮类抗生素。该药物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较强抗菌作用。使用前需清洁耳道,每日滴入患耳2-3滴。注意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刺痛或瘙痒感。

2、氯霉素滴耳液

氯霉素滴耳液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有效,常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其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抗菌作用,但需注意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儿童及孕妇慎用,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耳鸣等过敏反应。

3、硼酸冰片滴耳液

硼酸冰片滴耳液为中成药,具有消炎止痛作用,适用于非化脓性中耳炎。硼酸能抑制细菌生长,冰片可缓解局部充血和疼痛。该药物刺激性较小,适合儿童及对抗生素过敏者,但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需配合抗生素使用。用药前需将药液摇匀,避免药液接触眼睛。

4、洛美沙星滴耳液

洛美沙星滴耳液为广谱抗菌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等耐药菌株有效,适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抗菌机制与氧氟沙星类似,但耳毒性较低。使用时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与其他滴耳剂同时使用。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用药频率,用药后可能出现短暂灼热感。

5、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抗菌谱广,对厌氧菌也有抑制作用,适合治疗混合感染的中耳炎。该药物渗透性强,能在中耳黏膜形成有效浓度。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避免长期使用以防二重感染,若出现耳部水肿需立即停药。

中耳炎患者除规范用药外,需保持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污水入耳。急性期可热敷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游泳或洗澡时建议使用耳塞防护,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若用药3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发热、剧烈头痛,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儿童患者家长应监督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耳朵里有耳结怎么取出?

耳结通常指耵聍栓塞,可通过软化清理、器械取出、负压吸引、冲洗法或医生操作等方式处理。耵聍栓塞可能与外耳道狭窄、耵聍分泌过多、炎症刺激、异物存留或清理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耳鸣或耳痛等症状。

1、软化清理

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或医用橄榄油软化耵聍,每日滴入外耳道2-3次,连续3天后用温水冲洗。适合质地较硬的栓塞,操作时需保持头部倾斜使液体充分接触耵聍。软化后部分耵聍可自行排出,残余物可用棉签轻轻清理外耳道口,但禁止深入耳道以免损伤鼓膜。

2、器械取出

医生使用耵聍钩或耳科刮匙直接取出栓塞,适用于位置较浅且质地松软的耵聍。操作需在额镜照明下进行,过程中可能伴随轻微牵拉感。器械取出前需确认无外耳道炎症,若取出时出现疼痛或出血应立即停止。该方法对医生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不建议自行尝试。

3、负压吸引

采用耳科专用吸引器清除已软化的耵聍,吸引压力通常控制在0.02-0.04MPa。适用于儿童或对器械操作敏感者,能减少外耳道机械性刺激。操作前需先检查鼓膜完整性,吸引过程中可能出现短暂眩晕感。该方法对油性耵聍效果较好,但需配合前期软化处理。

4、冲洗法

使用体温相近的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水柱沿耳道后上壁注入。冲洗压力不宜过大,避免引发眩晕或鼓膜损伤。禁用于鼓膜穿孔、外耳道炎或糖尿病患者。冲洗后需保持耳道干燥,可使用吹风机低温档距耳朵20厘米吹干。该方法对松软耵聍清除率较高。

5、医生操作

顽固性栓塞需由耳鼻喉科医生在耳内镜下处理,配合显微器械精细操作。适用于合并外耳道畸形、既往耳部手术史或居家处理失败者。医生会根据栓塞性状选择联合处理方案,如先软化后分次取出。操作后可能短期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日常应避免频繁掏耳,棉签仅限清洁耳廓。游泳时可使用专用耳塞防水,油性耵聍体质者每3-6个月定期检查。出现耳部不适时及时就诊,切勿强行自行取出深部耵聍。保持外耳道干燥通风,控制慢性中耳炎等基础疾病有助于减少耵聍异常堆积。若取出后仍有耳闷感应复查排除外耳道炎或真菌感染。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滴耳液滴完要倒出来吗?

滴耳液使用后通常无须刻意倒出,药物可自然吸收或流出。滴耳液主要用于治疗外耳道炎、中耳炎等耳部感染,正确使用有助于药物充分接触患处。

滴耳液滴入耳道后,药物会通过耳道黏膜吸收或随体位变化自然流出。刻意倒出可能影响药物停留时间,降低疗效。对于黏稠型滴耳液,医生可能建议滴药后保持侧卧姿势5-10分钟,使药物充分覆盖患处。若耳道分泌物较多,可先用医用棉签清理外耳道,再滴入药液。滴药时需将耳廓向后上方轻拉,使耳道变直,药瓶尖端避免接触耳部皮肤。

使用滴耳液后出现眩晕、耳道灼痛或瘙痒加重时,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避免在鼓膜穿孔、耳部外伤未愈时自行使用滴耳液。儿童使用需家长固定头部姿势,防止扭动导致药液洒落。滴耳液开封后保存时间一般不超过4周,需避光密封存放。日常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避免用力掏耳造成黏膜损伤。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经常带耳机会影响听力吗?

经常戴耳机可能会影响听力,主要与使用时长、音量大小及耳机类型有关。听力损伤通常由噪声性耳聋、耳蜗毛细胞受损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控制使用时间并降低音量,必要时就医检查。

长时间佩戴耳机且音量超过安全阈值时,声波持续刺激内耳毛细胞,导致细胞疲劳或不可逆损伤。密闭式耳机会增加耳道内压力,加速听力损耗。高频使用入耳式耳机可能引发外耳道炎,进一步影响声音传导。部分人群对噪声敏感,短时间暴露也可能出现暂时性听力阈移。青少年因耳部发育未成熟,更易受到噪声伤害。

每日使用耳机超过3小时且音量超过60分贝时,听力损伤概率显著上升。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约三成有长期戴耳机习惯。机场地勤等职业人群同时接触环境噪声和耳机通讯,会出现叠加性听力损害。部分降噪耳机因补偿性提高音量,反而加重耳蜗负担。遗传性耳聋基因携带者使用耳机时损伤进展更快。

建议选择开放式或头戴式耳机,音量控制在设备提示的安全范围内。每使用30分钟需摘下耳机休息5分钟,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依赖提高音量。出现耳闷、耳鸣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定期进行纯音测听检查,青少年及有耳聋家族史者需缩短筛查间隔。日常可补充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有助于保护听觉神经功能。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热门标签

尿崩症 月经不调 抽动障碍 皮肤白喉 神经根炎 急性额窦炎 肱骨外上髁炎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淀粉样变性周围神经病 绒毛色素结节性滑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