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格检查时可发现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1、药物治疗:对于轻度症状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病情。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日100mg、地高辛片每日0.125mg、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每日20mg。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2、瓣膜修复术:对于瓣膜损伤较轻的患者,可选择瓣膜修复术。手术通过微创或开胸方式修复瓣膜功能,恢复其正常开合。术后需注意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3、瓣膜置换术:对于瓣膜严重受损的患者,需进行瓣膜置换术。手术可采用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机械瓣膜需终身抗凝治疗,生物瓣膜使用寿命约10-15年。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功能。

4、抗感染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与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需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常用抗生素包括青霉素V钾片每日250mg、头孢呋辛酯片每日500mg。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复发风险。

5、心脏康复训练:术后或病情稳定的患者可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步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钾的蔬菜如菠菜、土豆。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心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能治愈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症状,但通常无法完全治愈。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1、链球菌感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感染后免疫系统攻击心脏瓣膜,导致瓣膜损伤。治疗需通过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250mg/次,每日3次控制感染,防止病情加重。

2、免疫反应异常:免疫系统对链球菌感染产生过度反应,攻击自身心脏组织,导致瓣膜炎症和纤维化。治疗可使用抗炎药物如泼尼松5mg/次,每日1次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瓣膜损伤。

3、心脏功能下降:瓣膜损伤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治疗需通过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次,每日1次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症状。

4、呼吸困难: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肺部充血,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治疗可通过手术如瓣膜置换术或瓣膜修复术改善瓣膜功能,缓解症状。

5、胸痛: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导致胸痛,尤其在活动后加重。治疗可使用硝酸甘油片0.5mg/次,舌下含服扩张血管,缓解胸痛症状。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心肺功能。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控制病情发展。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怎么治疗?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通常由链球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抗风湿药物如阿司匹林片每日300-600mg、泼尼松片每日5-10mg,有助于缓解炎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每日20-40mg,可减轻心脏负担;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片每日0.125-0.25mg,用于改善心功能。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瓣膜病变,可采用瓣膜修复术或瓣膜置换术。瓣膜修复术包括瓣环成形术、瓣叶修补术等;瓣膜置换术可选择机械瓣或生物瓣,机械瓣耐用但需终身抗凝,生物瓣无需抗凝但使用寿命较短。

3、抗凝治疗:对于接受机械瓣置换术的患者,需长期服用华法林片每日2.5-5mg,并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预防血栓形成。

4、感染预防:患者需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牙科检查,预防链球菌感染。在拔牙或手术前,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口服。

5、生活方式调整: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2-3g,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需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心脏超声、心电图等,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维持电解质平衡。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提高心肺功能。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稳定。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肺动脉高压。这些并发症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需及时干预。

1、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导致瓣膜功能异常,心脏负荷加重,长期可引发心力衰竭。治疗包括限制钠盐摄入、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每日一次,以及强心药物如地高辛0.125-0.25mg每日一次。严重者需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2、心律失常:瓣膜病变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房颤、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治疗可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200mg每日三次,或进行电复律。房颤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2.5-5mg每日一次,预防血栓形成。

3、血栓栓塞:瓣膜病变导致血流紊乱,易形成血栓,脱落后可引起脑栓塞、肺栓塞等。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2.5-5mg每日一次,或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10mg每日一次。高危患者可考虑瓣膜置换手术。

4、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病变易滋生细菌,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G 400万单位每6小时一次,疗程4-6周。严重者需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肺动脉高压:长期瓣膜病变导致肺循环压力升高,引发肺动脉高压。治疗包括使用肺动脉扩张剂如西地那非20mg每日三次,以及利尿剂如呋塞米20-40mg每日一次。严重者需进行肺移植手术。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需注意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2g,多食用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定期复查心脏功能,监测血压、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有助于病情稳定。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胸部体格检查步骤?
胸部体格检查是评估胸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四个步骤。视诊观察胸部外形、皮肤、呼吸运动;触诊检查胸壁压痛、肿块、震颤;叩诊评估肺部叩诊音;听诊听取呼吸音、心音、异常音。通过这些步骤,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胸部疾病,如肺炎、气胸、心脏疾病等。 1、视诊是胸部体格检查的第一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胸部的外形、皮肤颜色、呼吸运动等。正常胸部外形对称,皮肤无异常色素沉着或皮疹,呼吸运动平稳。如果发现胸部不对称、皮肤异常或呼吸运动异常,可能提示存在胸部疾病,如气胸、肺炎等。 2、触诊是通过手指触摸胸部,检查胸壁是否有压痛、肿块、震颤等。正常胸壁无压痛、无肿块、无震颤。如果触诊发现胸壁压痛,可能提示胸壁炎症或骨折;发现肿块,可能提示肿瘤或囊肿;发现震颤,可能提示心脏疾病或肺部疾病。 3、叩诊是通过手指敲击胸部,评估肺部叩诊音。正常肺部叩诊音为清音。如果叩诊发现浊音,可能提示肺部实变或胸腔积液;发现鼓音,可能提示气胸或肺气肿。叩诊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肺部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4、听诊是通过听诊器听取呼吸音、心音、异常音。正常呼吸音清晰,心音规律,无异常音。如果听诊发现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能提示肺部疾病;发现心音异常,可能提示心脏疾病;发现异常音,如啰音、哮鸣音,可能提示肺部炎症或气道阻塞。听诊是胸部体格检查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 胸部体格检查是评估胸部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四个步骤,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胸部疾病,并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依据。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确保胸部健康。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热门标签

苯中毒 喉狭窄 腹腔脓肿 肺性脑病 染色体异常 单纯性肾囊肿 急性淋巴结炎 纳尔逊综合征 视网膜血管炎 家族性地中海热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