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骨科 > 骨伤科

锁骨骨折取钢板手术的过程是怎样的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后会复发吗?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复发率约为5%-30%,主要与结石成分、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术后护理不当等因素相关。

1、结石成分:

草酸钙结石或尿酸结石患者复发率较高。草酸钙结石占所有结石类型的70%-80%,其形成与高草酸尿症、高钙尿症等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尿酸结石多见于痛风患者,与持续性酸性尿液环境有关。术后需通过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明确结石类型。

2、代谢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可导致钙磷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胱氨酸尿症等遗传代谢病也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建议术后完善血钙、血磷、尿酸等代谢指标筛查。

3、尿路感染:

变形杆菌等产脲酶菌感染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气,使尿液碱化并促进磷酸铵镁结石形成。这类感染性结石患者术后需持续进行尿培养监测,必要时长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解剖结构异常: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输尿管憩室等先天畸形可导致尿液滞留。马蹄肾、海绵肾等特殊肾脏形态也易造成结石复发。对于明确存在解剖异常者,可能需同期行整形手术。

5、术后护理不当:

每日饮水量不足2000毫升会增加晶体过饱和风险。高钠、高蛋白饮食可升高尿钙排泄。缺乏定期影像学复查可能延误早期结石发现。建议术后每3-6个月进行泌尿系超声检查。

术后应保持每日2500-3000毫升均匀饮水,尤其注意夜间补液。限制菠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摄入,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适度进行跳跃运动促进残石排出,但需避免术后早期剧烈运动导致创面出血。建议建立结石成分档案,由泌尿外科医师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体化预防方案,通过代谢评估和定期随访降低复发风险。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适应证有哪些?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适用于结石直径大于10毫米、药物排石无效或合并严重梗阻的患者。手术适应证主要有结石体积过大、药物保守治疗失败、合并尿路感染、肾功能受损以及解剖结构异常。

1、结石体积过大:

直径超过10毫米的结石难以通过自然排石过程排出体外,容易造成输尿管嵌顿。此类结石可能引起剧烈肾绞痛、尿流中断等症状,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有限时需手术干预。

2、药物保守治疗失败:

经过4-6周规范药物排石治疗仍未见结石移动,或反复出现肾积水加重的情况。患者可能伴随持续性腰痛、反复尿路感染等表现,此时需考虑手术解除梗阻。

3、合并尿路感染:

结石梗阻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脓肾等严重感染时,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感染控制后仍存在结石残留者,可能出现发热、菌尿等感染征象,需择期手术取石。

4、肾功能受损:

长期结石梗阻导致患侧肾功能进行性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此类患者通常存在血肌酐升高、肾皮质变薄等表现,及时手术可挽救残余肾功能。

5、解剖结构异常:

合并输尿管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等先天畸形时,结石难以自行排出。这类患者可能反复出现同侧腰痛、肾积水,需手术同时处理畸形和结石。

术后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优先选择柠檬水等碱性饮品。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竹笋摄入,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盐。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时需及时复查尿常规,必要时进行24小时尿液成石危险因素分析。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应注意什么?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预防感染、监测排尿、调整饮食及定期复查。术后恢复涉及多个维度的管理,需结合个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

1、伤口护理:

术后保持手术切口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按医嘱更换敷料。若使用引流管需防止牵拉,记录引流液性状和量。术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防止伤口裂开。

2、预防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尿路感染,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及排尿灼热感。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减少细菌滋生。避免憋尿,女性患者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出现发热或尿液浑浊需及时就医。

3、排尿监测:

记录每日尿量及颜色变化,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属正常现象。若血尿持续超过3天或伴血块需警惕。观察有无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症状,双J管留置期间可能出现膀胱刺激征,通常拔管后缓解。

4、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以低盐低脂流质饮食为主,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增加柑橘类水果和绿叶蔬菜摄入,限制菠菜、豆腐等高草酸食物。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内,动物内脏和海鲜需适量。结石体质者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复查泌尿系超声和尿常规,评估结石清除情况及肾功能。双J管通常留置4-6周后门诊拔除。每3-6个月复查一次,监测结石复发。出现腰痛、尿路感染等症状需提前就诊。长期随访建议每年进行代谢评估。

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途旅行和重体力劳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夜间起床排尿1-2次防止尿液浓缩。限制浓茶、咖啡和酒精摄入,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建议记录每日饮水量和排尿情况,出现异常及时与主刀医生沟通。术后半年内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结石的药物,如维生素D补充剂需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术后多久复查?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一般需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具体时间受手术方式、结石残留情况、术后恢复速度、并发症风险、基础疾病等因素影响。

1、术后1周:

首次复查重点评估手术切口愈合情况,通过尿液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出血。此时需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残余结石或输尿管水肿。若放置双J管者需确认导管位置,部分患者可能需提前拔管。

2、术后1个月:

此阶段复查主要观察输尿管功能恢复状态,通过静脉尿路造影或CT尿路成像评估输尿管通畅度。未取出双J管者通常在此阶段拔管,同时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存在代谢性结石风险者需开始进行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

3、术后3个月:

远期复查重点监测结石复发倾向,建议进行X线腹部平片联合超声检查。代谢评估异常者需调整饮食方案,必要时启动药物预防。出现腰痛或血尿症状者需提前复查,排除输尿管狭窄等迟发性并发症。

4、个体化调整:

微创手术患者恢复较快可适当缩短复查间隔,开放手术或合并尿路感染者需增加复查频次。存在胱氨酸结石等高复发风险类型,建议每半年进行终身随访。儿童患者因代谢活跃,复查周期需比成人缩短1/3。

5、特殊情况:

术中结石残留者需在2周内进行二次影像评估,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每月监测肌酐值。出现发热、持续血尿或排尿困难等预警症状时,应立即返院检查而非等待既定复查时间。

术后饮食应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均匀分配。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及剧烈跑跳。保持会阴部清洁,观察排尿性状变化,记录每日尿量。出现尿液浑浊、腰痛加重或体温升高超过38℃时需及时就医复查。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跟骨粉碎性骨折取钢板多久正常走路?

跟骨粉碎性骨折取钢板后一般需要6-8周恢复正常行走,具体时间受骨折愈合情况、康复训练强度、年龄体质、术后并发症及负重时机等因素影响。

1、骨折愈合情况:

术后骨痂形成速度直接影响负重时间。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且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时,可逐步增加负重。若存在延迟愈合或感染,需延长保护期至3个月以上。

2、康复训练强度:

系统康复训练能加速功能恢复。早期以踝泵运动、肌肉等长收缩为主,4周后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6周起在支具保护下进行渐进性负重练习,每日总步数控制在1000步以内。

3、年龄体质差异:

青少年患者通常4-6周即可恢复行走,中老年患者需延长至8-12周。合并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者,骨愈合时间可能延长30%-50%。

4、术后并发症:

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会推迟康复进程。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或异常渗出时,需立即制动并就医处理,可能需二次清创手术。

5、负重时机控制:

过早完全负重易导致钢板断裂或再骨折。建议拆除钢板后前2周使用拐杖部分负重,第3周改为单拐,第4周过渡至完全负重,步态异常者需配合矫形鞋垫。

康复期间建议每日补充500毫升高钙牛奶、50克坚果及适量深海鱼,配合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睡眠时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避免久坐久站,定期复查跟骨三维CT评估骨愈合质量。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关节僵硬时,应及时进行体外冲击波或超声波治疗。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热门标签

盗汗 皮角 痒疹 回归热 妊娠水肿 肾盂肾炎 鼻中隔穿孔 腹股沟直疝 动脉瘤样骨囊肿 急性甲型病毒性肝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