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冻伤应该如何急救处理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醉酒昏迷怎么急救?

醉酒昏迷需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主要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防误吸、监测生命体征、及时送医等。醉酒昏迷可能由急性酒精中毒、低血糖、脑损伤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醉酒昏迷急救时首先要确保环境安全,避免二次伤害。将患者置于稳定侧卧位,头部稍后仰以保持气道开放,清除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防止窒息。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物促进呼吸循环,注意保暖但避免过热。观察瞳孔、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记录昏迷时间及饮酒量。若出现呼吸微弱、面色青紫等危象,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呼叫急救。

醉酒昏迷伴随呕吐时需特别注意误吸风险,禁止强行灌水催吐。若患者曾有头部外伤史或出现瞳孔不等大、肢体抽搐等症状,需高度怀疑颅脑损伤。糖尿病患者醉酒昏迷可能由严重低血糖导致,须检测血糖水平。送医途中应持续保持侧卧位,向医护人员详细提供饮酒种类、合并用药及基础疾病史。

醉酒昏迷恢复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避免再次饮酒或服用镇静类药物。日常应控制饮酒量,避免空腹饮酒,饮酒后出现嗜睡、言语混乱等前驱症状时立即停止饮酒。长期酗酒者建议寻求专业戒酒帮助,定期进行肝功能、神经系统检查。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鱼刺卡喉咙怎么急救?

鱼刺卡喉咙可通过停止进食、尝试咳嗽、使用镊子夹取、饮用食醋或就医处理等方式急救。鱼刺卡喉通常由进食过快、咀嚼不充分、鱼刺细小尖锐等因素引起。

1. 停止进食

立即停止进食任何食物,避免吞咽动作加重鱼刺对咽喉黏膜的损伤。保持安静状态,减少咽喉部肌肉活动,防止鱼刺移位至更深部位。若伴有明显疼痛或出血,需避免自行处理。

2. 尝试咳嗽

通过用力咳嗽产生气流冲击,可能使浅表鱼刺脱落。身体前倾低头,用爆发性气流从肺部咳出,适用于鱼刺卡在会厌或声门上方的情况。咳嗽无效时不可重复进行,以免导致黏膜水肿。

3. 镊子夹取

他人协助下用消毒镊子取出可见鱼刺。需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操作,使用压舌板压住舌根暴露咽喉,仅限夹取扁桃体或咽后壁浅表鱼刺。操作失败或鱼刺位置较深时须立即停止。

4. 饮用食醋

少量饮用食醋可能软化细小鱼刺,但效果有限且不适用于坚硬鱼骨。需小口缓慢吞咽,避免大量液体冲击导致鱼刺移位。此方法不适用于儿童或伴有咽喉溃疡者。

5. 就医处理

耳鼻喉科医生可通过喉镜定位并取出鱼刺,深度卡顿需行纤维喉镜或影像学检查。合并感染时可能需配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继发炎症。

日常进食鱼类时应充分剔除鱼刺,儿童及老年人建议选择无刺鱼腹肉。鱼刺卡喉超过2小时未取出或出现呼吸困难、呕血等症状时,须立即急诊处理。术后24小时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减少感染概率。

李延忠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新生儿冻伤会引起硬肿症吗?

新生儿冻伤可能会引起硬肿症。硬肿症是新生儿因寒冷损伤导致的皮下脂肪硬化、水肿的疾病,多见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冻伤后若未及时复温或护理不当,可能诱发硬肿症。

新生儿皮肤薄嫩、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长时间暴露于低温环境时,皮下脂肪容易凝固形成硬块,伴随皮肤发红、发硬、水肿等症状。轻度冻伤若及时采取保暖措施,如用温热毛巾包裹肢体、调整室温至26-28摄氏度,通常不会发展为硬肿症。但若冻伤面积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寒冷刺激会导致微循环障碍,脂肪组织分解产生炎症反应,进而引发硬肿症,表现为四肢或躯干皮肤硬如橡皮、按压无凹陷,严重时可出现拒奶、哭声微弱等全身症状。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或合并感染的新生儿风险更高。这类患儿体内棕色脂肪储备不足,产热能力差,轻微受凉即可导致体温不升。若冻伤后未及时就医,可能快速进展为重度硬肿症,甚至引发肺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需立即转入暖箱复温,并配合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

日常需注意新生儿保暖,避免暴露于寒冷环境。发现皮肤发硬、肿胀时,禁止用力揉搓或局部热敷,应尽快就医。硬肿症患儿需住院监测体温、尿量及生命体征,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孩子冻伤后怎么办?

小孩子冻伤后可通过脱离寒冷环境、复温处理、局部用药、预防感染、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冻伤通常由低温暴露、血液循环障碍、防护不足、潮湿环境、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1、脱离寒冷环境

立即将儿童转移至温暖避风处,避免持续低温加重组织损伤。移除潮湿衣物,更换干燥保暖的衣物或毛毯包裹。注意避免摩擦或拍打冻伤部位,防止机械性损伤。若手脚冻伤可将其置于腋下或腹部取暖,利用体温缓慢复温。

2、复温处理

使用38-42℃温水浸泡冻伤部位15-3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耳鼻等无法浸泡部位可用温热毛巾湿敷,每2分钟更换一次。复温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疼痛,可适当分散儿童注意力。禁止使用火烤、电热毯等快速加热方式,避免组织二次损伤。

3、局部用药

一度冻伤可外用冻疮膏或肝素钠软膏促进血液循环。二度冻伤出现水疱时,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破溃创面需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加速愈合。禁止自行挑破水疱或涂抹偏方药膏,所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预防感染

冻伤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需每日用碘伏消毒创面。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碰撞。若出现红肿化脓、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继发感染,需及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严重冻伤可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预防并发症。

5、就医治疗

三度以上冻伤需急诊处理,可能需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坏死组织需手术清创,极重度病例或需截肢。合并低体温症者要监测核心体温,进行全身复温治疗。后期可能需高压氧舱治疗促进组织修复。

日常需加强儿童防冻教育,寒冷天气外出穿戴防风防水手套、帽子,衣物分层保暖。避免长时间静止暴露于寒风,每半小时活动四肢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多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增强皮肤耐寒能力。冻伤愈合后注意防晒,新生皮肤对紫外线敏感。冬季洗澡水温不超过40℃,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若既往有冻伤史,气温低于5℃时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洗澡低血糖如何急救??

洗澡时突发低血糖可通过立即停止活动、进食含糖食物、保持平卧等措施急救。低血糖可能与空腹洗澡、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等症状。

1、立即停止活动

发现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刻停止洗澡动作,避免因体力消耗加重症状或发生跌倒。迅速关闭水源并确保环境安全,可坐在防滑垫或浴缸边缘,防止意识模糊时摔倒受伤。若身边无人协助,需优先保持静止状态。

2、进食快速升糖食物

尽快摄入15-20克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方糖、蜂蜜或含糖饮料。避免选择巧克力等含脂肪食物,因其升糖速度较慢。症状未缓解者需在15分钟后重复补充,直至血糖稳定至正常水平。

3、保持平卧体位

采取平卧位可改善脑部供血,减轻眩晕症状。抬高下肢有助于血液回流,若浴室空间狭小可转移至安全区域。意识不清者需将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同时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

4、监测生命体征

有条件时立即测量血糖,确认数值低于3.9mmol/L即可诊断。需观察面色、脉搏及意识状态,若出现抽搐或昏迷提示严重低血糖,应立即呼叫急救。糖尿病患者需记录发作时间与诱因,为后续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后续医疗干预

症状缓解后仍需就医排查病因,可能与糖尿病、胰岛素瘤或肝肾功能异常有关。医生可能建议调整降糖药剂量或进行胰高血糖素注射训练。反复发作者应避免单独洗澡,可配备血糖仪及急救卡随身携带。

预防洗澡低血糖需注意避免空腹沐浴,餐后1-2小时为宜,水温控制在38-40℃。糖尿病患者应监测沐浴前血糖,低于5.6mmol/L需提前加餐。建议选择防滑浴室设施,备好糖块应急。长期反复发作需完善胰腺CT、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黑癣 哺乳疾病 闭锁综合征 儿童期哮喘 慢性阑尾炎 滴虫性尿道炎 睾丸鞘膜积液 继发性腹膜炎 皮肤划痕性荨麻疹 埃勒斯-当洛斯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