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1cm伤口算不算深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哪些表现?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扩张,严重时可出现股青肿或股白肿。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沉重感、活动后疼痛加剧、皮肤发红或发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超声检查、D-二聚体检测等方式明确诊断,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凝或溶栓治疗。

1、患肢肿胀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由于血液回流受阻,患肢会出现明显肿胀。肿胀多发生在小腿或大腿,可能伴随紧绷感,按压后可能出现凹陷。肿胀程度与血栓位置和范围有关,血栓位置越高,肿胀范围越大。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肿胀可能加重,抬高患肢可稍微缓解。

2、局部疼痛

患肢可能出现持续性钝痛或胀痛,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时减轻。疼痛部位通常与血栓位置一致,小腿肌肉压痛是常见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霍曼斯征阳性,即足背屈时小腿疼痛加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有不适感,重者可能影响日常活动。

3、皮肤温度升高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患肢局部血液循环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皮肤温度升高。触摸时可感觉到患肢皮肤比健侧温暖,可能伴随发红。皮肤温度变化多出现在肿胀和疼痛区域,是炎症反应的表现之一。随着病情发展,皮肤温度可能逐渐恢复正常或降低。

4、浅静脉扩张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浅静脉可能代偿性扩张以增加血液回流。体表可见皮下静脉明显凸起,呈条索状或网状分布。浅静脉扩张多发生在患肢内侧或大腿根部,可能伴随静脉曲张。这是深静脉阻塞后血液改道的表现,提示静脉回流严重受阻。

5、严重并发症

当血栓完全阻塞静脉时,可能出现股青肿或股白肿。股青肿表现为患肢剧烈疼痛、广泛肿胀、皮肤青紫,是静脉性坏疽的前兆。股白肿则表现为患肢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提示动脉受压。这两种情况都属于急症,需要立即就医处理,否则可能导致肢体坏死或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时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急性期过后可在医生指导下穿戴医用弹力袜,帮助预防血栓复发。日常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定期活动下肢肌肉。饮食上应保持清淡,控制体重,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肺栓塞可能。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时间通常为1-7天,具体时间与血管损伤程度、血流速度、凝血功能等因素有关。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血管内皮轻微损伤,血小板开始黏附聚集,这一阶段通常持续1-3天。随着凝血因子激活和纤维蛋白沉积,血栓逐渐增大并堵塞部分血管腔,此时可能伴随患肢肿胀或压痛,多发生在3-5天内。若未及时干预,血栓可能完全阻塞静脉并引发炎症反应,严重时导致血栓脱落,这一进展阶段常见于5-7天。高龄、长期卧床、恶性肿瘤患者可能加速血栓形成,部分病例可在24小时内完成上述全过程。妊娠期或口服避孕药人群因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时间可能缩短至2-4天。

建议避免久坐久站,每隔1-2小时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长途旅行时可穿着医用弹力袜,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管超声检查。出现单侧下肢突发肿胀、皮温升高时须立即就医,禁止自行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深海鱼类、纳豆等富含抗凝物质的食品,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通过药物预防、机械预防、生活方式调整、手术治疗和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深静脉血栓形成通常由血流缓慢、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等症状。

1、药物预防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可用于高风险人群的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术后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血栓形成概率,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2、机械预防

梯度压力弹力袜和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物理压迫促进静脉回流。适用于骨科大手术、恶性肿瘤患者等无法使用抗凝药物的情况。需每日穿戴8-12小时,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出现不适及时调整压力等级。

3、生活方式调整

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长途旅行时每小时活动踝关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高纤维饮食减少便秘。这些措施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

4、手术治疗

导管直接溶栓术和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适用于急性期血栓。通过介入技术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血栓或机械粉碎血栓,术后需联合抗凝治疗。存在严重出血倾向或近期脑出血病史者禁用该方案。

5、抗凝治疗

确诊后需立即启动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胶囊、阿哌沙班片等新型口服抗凝剂。治疗周期通常3-6个月,合并肿瘤患者需延长疗程。治疗期间避免剧烈运动,观察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征兆。

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穿着宽松衣物,卧床时抬高患肢20-30厘米。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K的西蓝花、菠菜等蔬菜需保持摄入量稳定。定期复查血管超声,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肺栓塞症状需立即急诊就医。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1cm的肾结石怎么办?

1厘米的肾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经皮肾镜取石、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1厘米的肾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饮食因素、遗传等因素引起。

1、药物排石

对于表面光滑且位于输尿管中下段的1厘米肾结石,可遵医嘱使用排石药物。常用药物包括排石颗粒、尿石通丸、肾石通颗粒等。这些药物可通过利尿、松弛输尿管平滑肌等机制促进结石排出。药物排石期间需配合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同时避免高草酸饮食。若出现剧烈腰痛或血尿加重,需及时就医。

2、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的1厘米结石,尤其对硬度较低的尿酸结石效果较好。该技术通过体外聚焦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于4毫米的颗粒,后随尿液排出。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CT评估结石位置与硬度,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反应,通常1-2天可缓解。禁忌证包括妊娠、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尿路感染等。

3、输尿管镜碎石

输尿管镜碎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嵌顿性结石,可通过尿道自然腔道置入输尿管镜,采用钬激光或气压弹道将结石粉碎取出。该技术对1厘米结石的清除率较高,住院时间通常为1-3天。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以防止输尿管狭窄,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可能出现并发症包括输尿管穿孔、感染等,需密切随访。

4、经皮肾镜取石

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肾盂或肾盏内较大的1厘米结石,尤其适合合并肾积水的患者。手术需在腰部建立直径约1厘米的通道,通过肾镜直接粉碎并取出结石。术前需评估肾功能及凝血状态,术后需监测出血与感染风险。该技术结石清除率较高,但存在肾实质损伤、气胸等风险,恢复期需卧床休息1-2天。

5、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仅适用于合并解剖异常或多次微创治疗失败的复杂1厘米肾结石,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伴发的结石。手术方式包括肾盂切开取石或肾部分切除术,需根据结石位置与肾功能决定术式。开放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需1-2周,可能出现出血、尿瘘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发展,目前开放手术应用已显著减少。

1厘米肾结石患者日常需保持每日2000-3000毫升饮水量,均匀分配至全天饮用。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减少草酸含量高的菠菜、竹笋等蔬菜。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以碱化尿液。避免久坐不动,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快走或跳跃运动促进结石移动。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情况,若出现发热、持续腰痛或无尿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诊。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复查腹部平片或CT确认无残留结石,并完成代谢评估以预防复发。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一擦就没了算不算撤退性出血?

一擦就没了可能是撤退性出血,但出血量极少时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撤退性出血通常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常见于服用紧急避孕药后,主要表现为点滴状出血或少量出血,持续时间较短。

撤退性出血多发生在用药后3-7天,出血量通常少于月经量,颜色可能呈粉红色或暗红色。若出血仅表现为擦拭时少量血丝,且无腹痛等其他不适,可能与药物引起的子宫内膜局部脱落有关。这种情况下出血往往在1-2天内自行停止,无须特殊处理。

若出血持续时间超过3天,或伴有严重腹痛、发热、异常分泌物等情况,需考虑病理性因素。异常出血可能与宫颈病变、子宫内膜息肉、内分泌紊乱等疾病有关。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出现持续出血或出血量增多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器质性疾病。

观察出血情况时需注意记录出血时间、量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会阴清洁。若后续月经延迟超过1周,建议进行早孕检测。紧急避孕药不宜作为常规避孕方式,反复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应咨询医生选择适合的长期避孕措施。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痢疾 鼻息肉 叠瓦癣 头皮血肿 胆总管囊肿 感染性休克 病毒性脑膜炎 感染性关节炎 盆腔静脉曲张 浆细胞性骨髓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