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发烧后为什么会回奶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白内障手术后为什么要植入人工晶体?

白内障手术后植入人工晶体是为了替代混浊的天然晶状体,帮助恢复视力。人工晶体主要有单焦点晶体、多焦点晶体、可调节晶体、散光矫正晶体、蓝光滤过型晶体等类型。

白内障手术通过超声乳化技术摘除混浊的天然晶状体后,眼球内会失去屈光介质。人眼晶状体原本具有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的功能,摘除后若不植入替代物,患者将处于高度远视状态,视力可能仅能感知眼前手动。人工晶体作为永久性植入物,能精准匹配患者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提供稳定的屈光力。单焦点晶体可改善看远或看近的单一需求,多焦点晶体则能兼顾不同距离的视觉质量。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患者,散光矫正晶体可同时解决两种屈光问题。现代人工晶体多采用丙烯酸酯或硅胶材质,生物相容性良好,术后排斥反应概率低。

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减轻炎症反应,玻璃酸钠滴眼液缓解干眼症状。避免揉眼、剧烈运动或游泳,防止晶体移位。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若出现持续眼痛、视力骤降需及时就诊。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眩光、视物变色等适应现象,多数1-3个月逐渐缓解。饮食可适量增加深色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伤口修复。

申家泉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眼科

宝宝推拿后为什么发烧?

宝宝推拿后发烧可能与推拿力度不当、感染潜伏期、体质敏感、环境温度变化或推拿后护理不足等因素有关。推拿本身不会直接引起发热,但可能因操作不当或巧合暴露于病原体而诱发体温升高。

1、推拿力度不当

推拿时若手法过重或刺激特定穴位如大椎穴过久,可能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或轻微组织损伤,引发低热反应。此时体温多波动在37.5-38℃之间,通常24小时内自行消退。家长需观察宝宝是否伴随哭闹拒按,皮肤有无发红淤青。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小儿推拿,避免自行操作。

2、感染潜伏期

推拿时若宝宝处于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等疾病的潜伏期,推拿可能加速血液循环使潜伏症状显现。常见于推拿后6-12小时突发高热,可达38.5℃以上,可能伴随流涕、咳嗽或皮疹。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

3、体质敏感

过敏体质宝宝接触推拿油中的植物成分如薄荷油、艾叶油可能诱发变态反应,表现为推拿后1-2小时出现低热伴皮肤瘙痒、红斑。建议推拿前告知操作者过敏史,测试过敏原。出现反应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必要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

4、环境温度变化

推拿室与外界温差过大或推拿后未及时保暖,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常见于冬季脱衣推拿后着凉,或夏季空调房汗液蒸发过快引起的应激性发热。体温多在37.3-37.8℃波动,注意调节室温至24-26℃,推拿后30分钟内避免吹风。

5、推拿后护理不足

推拿后未及时补充水分或立即进食生冷食物,可能影响气血运行。表现为推拿后3-5小时出现食欲减退伴低热,体温很少超过38℃。建议推拿后饮用温开水,2小时内避免食用水果、冷饮。可配合捏脊疗法促进恢复。

家长发现宝宝推拿后发热时,应先测量体温并记录发热规律。38.5℃以下可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敷额。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伴随精神萎靡、呕吐抽搐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日常选择推拿服务时,应确认操作者具备小儿推拿师资质,推拿前后避免剧烈活动,注意观察宝宝状态变化。推拿后6小时内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饮水量。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补好牙后为什么会痛?

补牙后出现疼痛可能是正常术后反应,也可能与继发龋、材料刺激等因素有关。补牙后疼痛主要有咬合痛、冷热敏感、自发痛等类型,通常与牙髓状态、填充材料适应性、操作技术等相关。

1、咬合痛

填充体过高导致咬合不平衡是常见原因。补牙材料固化后若未精细调磨,会使患牙承受异常咬合力,表现为咀嚼时钝痛。需及时复诊调磨填充体,避免长期刺激引发牙周损伤。若伴随牙龈红肿,可能需配合使用甲硝唑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炎症。

2、冷热敏感

牙本质暴露或材料导热性可能诱发短暂敏感。深龋备洞时近髓操作会刺激牙本质小管,复合树脂固化收缩也可能导致微渗漏。多数2-4周可自行缓解,期间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必要时使用脱敏牙膏或氟化钠甘油糊剂封闭牙本质小管。

3、自发隐痛

提示可能存在不可逆牙髓炎。深龋未彻底去腐或操作产热可能损伤牙髓,表现为夜间阵发性跳痛。需拍摄牙片判断是否需根管治疗,急性期可遵医嘱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疼痛。

4、材料刺激

某些复合树脂单体可能引发化学性牙髓反应。对苯二酚类引发过敏时会出现持续胀痛,需更换玻璃离子水门汀等生物相容性材料。银汞合金传导温度刺激明显,现已较少使用。

5、继发龋坏

边缘微渗漏导致细菌侵入是远期疼痛主因。补牙体边缘出现黑线或食物嵌塞时,可能发生继发龋。需去除旧充填体后重新消毒备洞,严重者需使用氢氧化钙盖髓剂进行活髓保存。

补牙后应避免患侧咀嚼硬物2小时,24小时内勿进食染色食物。出现持续疼痛超过3天、夜间痛醒或肿胀需立即复诊。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每半年检查填充体边缘完整性,早期发现继发龋可避免牙髓损伤。过敏体质者术前应告知医生材料过敏史。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耳石症复位后为什么头还晕?

耳石症复位后仍有头晕可能与残余耳石未完全归位、前庭功能未完全恢复、复位操作不规范等因素有关。耳石症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化时出现的短暂眩晕。

耳石复位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能因耳石碎片残留于半规管其他部位,导致内淋巴液流动持续异常,引发残余性眩晕。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转头或翻身时短暂头晕,持续时间较复位前明显缩短,可能伴随轻微恶心但无呕吐。可通过重复进行复位治疗或 Brandt-Daroff 习服训练改善症状,医生可能建议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微循环。

前庭神经需要时间适应耳石位置变化,复位后1-2周内可能出现持续性头晕伴行走不稳感。这与前庭中枢代偿功能重建速度有关,常见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前庭神经炎者。建议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视觉固定练习、平衡训练等,必要时医生会开具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调节前庭神经兴奋性。

复位手法不准确可能导致耳石未完全回到椭圆囊,这种情况需由专业医生重新评估并进行针对性复位。若伴随听力下降、耳鸣或头痛需排除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等继发病变,医生可能推荐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改善耳蜗血供。日常应避免突然转头、弯腰等动作,睡眠时垫高头部15-20度有助于减少耳石异位风险。

复位后1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快速摆动动作,减少咖啡因及酒精摄入以防加重前庭刺激。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促进耳石代谢,每日进行前庭适应性训练如缓慢摇头、闭眼站立等动作。若头晕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新发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耳鼻喉科进行视频眼震电图等检查。

何海贤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小孩发烧好了之后为什么总是想睡觉?

小孩发烧后总是想睡觉可能与疾病恢复期能量消耗、炎症反应未完全消退、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身体修复需求增加、退热药物残留影响、电解质紊乱、继发贫血或潜在感染未彻底清除。

1、身体修复需求

发热时机体代谢率增高,退热后仍处于修复阶段。此时深度睡眠有助于促进细胞再生和免疫系统恢复,家长需保证孩子睡眠环境安静舒适,适当延长午睡时间但避免昼夜颠倒。可准备温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药物残留作用

部分退热药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可能引起嗜睡反应,通常24-48小时内逐渐消退。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并观察孩子精神状态,若持续昏睡伴呼吸急促需就医排除药物过量。服药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其他含镇静成分的感冒药。

3、电解质失衡

发热伴随大量出汗可能导致钠钾流失,引发肌肉无力与嗜睡。建议家长给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Ⅲ,观察尿量恢复情况。若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儿科就诊进行静脉补液。

4、营养消耗性贫血

持续发热会加速红细胞分解,恢复期可能出现短暂性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气促伴嗜睡,家长可适量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食物。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需遵医嘱服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补铁剂。

5、潜在感染未愈

部分病毒如EB病毒或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低热消退仍存在疲劳综合征。若嗜睡持续超过1周伴淋巴结肿大、夜间盗汗,需复查C反应蛋白与胸片。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或更昔洛韦颗粒进行抗感染治疗。

恢复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测量体温2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优质蛋白食物。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床边肢体活动,睡眠总时间较平时延长1-2小时属正常现象。若伴随呕吐、意识模糊或体温复升,需立即儿科急诊排除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莱姆病 恋物症 过敏性紫癜 痉挛性斜颈 精索恶性肿瘤 急性支气管炎 视神经脊髓炎 肠系膜静脉栓塞 美尼尔氏综合症 波伊茨-耶格综合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