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神经外科 > 脑出血

脑出血急救最佳黄金时间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脑出血第二次发作怎么办?

脑出血第二次发作可通过紧急就医、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

脑出血第二次发作可能与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患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安静平卧,避免移动头部。在医疗干预方面,医生可能根据病情选择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控制出血,或通过开颅血肿清除术解除脑组织压迫。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康复期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和语言康复。

患者应长期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头部影像学检查。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脑出血CT扫描的动态变化如何?

脑出血CT扫描的动态变化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四个阶段。

超急性期指出血后6小时内,CT表现为高密度影,边界清晰,周围水肿轻微。急性期为出血后6-72小时,血肿密度均匀增高,周围水肿逐渐加重。亚急性期在出血后3天至2周,血肿密度从周边开始减低,呈现"融冰征",周围水肿达到高峰后逐渐消退。慢性期在出血2周后,血肿逐渐吸收,形成低密度软化灶或囊腔,部分患者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

脑出血CT动态变化与血肿吸收过程相关,建议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同时注意控制血压和避免剧烈活动。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诱发婴儿得脑出血的具体病因是什么?

婴儿脑出血通常与产伤、凝血功能障碍、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

婴儿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包括分娩过程中头部受到挤压或器械助产导致的产伤,这类机械性损伤可能引发硬膜下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维生素K缺乏或血友病等凝血功能异常疾病会导致自发性脑出血,表现为皮肤瘀斑、喂养困难等症状。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如动静脉畸形或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在轻微外伤后破裂出血,常伴随癫痫发作或意识障碍。早产儿脑室周围组织脆弱性增加也是高危因素,尤其当存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时更易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建议家长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发现异常神经症状及时就医评估。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血压突然升高的原因和急救方法?

血压突然升高可能与情绪波动、药物影响、急性疾病等因素有关,急救方法包括保持镇静、调整体位、服用短效降压药等。血压骤升时可能伴随头痛、眩晕、心悸等症状,需警惕高血压危象风险。

1、情绪波动

强烈情绪刺激如愤怒、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面色潮红、呼吸急促,血压可能在几分钟内上升超过20毫米汞柱。建议立即停止当前活动,通过深呼吸或冥想平复情绪,若20分钟后血压未回落需就医。

2、药物因素

突然停用降压药或误服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引发反跳性高血压。常见于漏服长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或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患者往往有服药史不清的情况,可能伴随手抖、出汗等症状。需及时补服常规降压药,避免自行加倍剂量。

3、急性肾病

肾小球肾炎或肾动脉狭窄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突发性高血压。这类情况多伴随泡沫尿、眼睑浮肿等肾脏损伤表现。可临时舌下含服卡托普利片,但需急诊处理原发病,避免发展为恶性高血压。

4、嗜铬细胞瘤

这种肾上腺肿瘤会阵发性释放儿茶酚胺,造成血压剧烈波动。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头痛、大汗淋漓,血压常超过180/120毫米汞柱。发作时应立即坐下避免跌倒,尽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等α受体阻滞剂。

5、主动脉夹层

血管内膜撕裂引发的急症可导致血压急剧升高,特征性表现为撕裂样胸痛向背部放射。此时任何降压措施都需在监护下进行,避免血压波动加重血管损伤,需紧急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控制血压。

日常应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一次性饮用超过200毫升含咖啡因饮料。高血压患者需随身携带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运动时选择太极拳等低强度项目,冬季注意头部保暖。若血压超过180/120毫米汞柱且伴随视物模糊、胸痛等症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过程中保持半卧位,避免剧烈搬动患者。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地高辛中毒急救方法有哪些?

地高辛中毒急救方法主要有立即停药、催吐洗胃、心电监护、使用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地高辛中毒通常由药物过量、肾功能不全、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恶心呕吐、心律失常、视觉异常等症状。

1、立即停药

发现地高辛中毒症状后需立即停用该药物。地高辛的治疗窗较窄,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接近,继续用药会加重中毒症状。同时应检查患者近期用药记录,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增强地高辛毒性的药物,如胺碘酮、维拉帕米等。

2、催吐洗胃

对于口服地高辛4-6小时内出现中毒症状的患者,可采用催吐或洗胃方式清除未吸收药物。活性炭可吸附胃肠道内的地高辛,成人首次剂量50-100克,儿童按1克/公斤体重计算。但需注意避免误吸,昏迷患者禁止催吐。

3、心电监护

所有地高辛中毒患者均需持续心电监护。地高辛中毒最危险的并发症是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时需准备除颤设备,并备好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抢救药物。

4、使用抗体

地高辛特异性抗体片段是特效解毒剂,适用于严重中毒病例。该抗体能快速逆转地高辛的心脏毒性,用药后数分钟即可见效。使用剂量根据地高辛摄入量计算,通常每40毫克地高辛需要80毫克抗体中和。

5、纠正电解质

需密切监测并维持血钾浓度在4.0-5.0mmol/L。低钾血症会加重地高辛毒性,但高钾血症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也可能出现。同时需纠正低镁血症,镁离子对预防和治疗地高辛所致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作用。

地高辛中毒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恢复期需低盐饮食,限制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等摄入,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药浓度。所有急救措施均需在医疗监护下进行,患者及家属不得自行处理,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最近医院急诊科。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鸡眼 扁骨盆 败血症 动脉瘤 青霉病 膀胱颈挛缩 骶髂关节炎 蝶窦恶性肿瘤 链球菌性咽炎 慢性颈淋巴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