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牙床萎缩露牙根该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牙床突出怎么回事?

牙床突出可能由遗传因素、不良咬合习惯、牙齿拥挤、牙周病、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正畸治疗、手术治疗、牙周治疗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家族遗传可能导致颌骨结构异常,表现为牙床突出。针对遗传性牙床突出,正畸治疗是常见方法,如佩戴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器,逐步调整牙齿和颌骨位置,改善外观和功能。

2、不良咬合习惯:长期咬唇、咬物等不良习惯可能对牙床施加压力,导致牙床前突。纠正不良习惯是关键,建议佩戴口腔习惯矫正器,同时进行口腔肌肉训练,帮助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

3、牙齿拥挤:牙齿排列不齐可能导致牙床突出。正畸治疗是主要手段,通过拔牙或扩弓等方式为牙齿腾出空间,使用矫治器调整牙齿位置,使牙床逐渐恢复正常形态。

4、牙周病:严重的牙周病可能导致牙槽骨吸收,影响牙床形态。治疗牙周病是首要任务,包括洁牙、刮治等基础治疗,必要时进行牙周手术,恢复牙周组织健康,防止牙床进一步突出。

5、颌骨发育异常:上下颌骨发育不平衡可能导致牙床突出。对于严重的颌骨畸形,正颌手术是有效方法,如上颌骨截骨术或下颌骨截骨术,通过手术调整颌骨位置,改善牙床突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至关重要,如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饮食上,避免过硬、过黏的食物,选择富含钙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持牙齿和颌骨健康。适当进行面部肌肉锻炼,如咀嚼无糖口香糖,有助于增强口腔肌肉力量,改善咬合功能。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宝宝上牙床有小白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宝宝上牙床出现小白点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马牙、鹅口疮、牙釉质发育不全、口腔溃疡、真菌感染等。马牙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无需特殊处理;鹅口疮与真菌感染有关,需抗真菌治疗;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能与营养不良或遗传因素相关;口腔溃疡多由局部刺激或免疫力低下导致。

1、马牙:马牙是新生儿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堆积形成的白色小点,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通常出现在出生后几周内,无需特殊治疗,随着时间推移会自行消失。家长只需注意宝宝口腔卫生,避免用手或硬物触碰。

2、鹅口疮: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可能伴有疼痛或进食困难。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悬液10万单位/毫升,每日涂抹患处3-4次,同时注意奶瓶、奶嘴的消毒。

3、牙釉质发育不全: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能与孕期营养不良、早产或遗传因素有关,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色斑点或斑块。建议家长关注宝宝的营养摄入,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必要时咨询牙科医生进行专业评估。

4、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多由局部刺激、免疫力低下或维生素缺乏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黄色溃疡,伴有疼痛。可使用儿童专用口腔溃疡喷雾或凝胶缓解症状,同时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5、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力低下有关,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斑块。治疗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口服液2mg/kg,每日一次,连续使用7-10天,同时注意口腔卫生。

宝宝上牙床出现小白点时,家长应观察伴随症状,如疼痛、发热或进食困难,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日常护理中,注意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定期消毒奶瓶和奶嘴,避免使用不洁物品接触口腔。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咨询儿科或口腔科进行针对性治疗。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滴露消毒液怎么用?

滴露消毒液可通过稀释、擦拭、浸泡等方式使用,适用于家居、衣物、皮肤等多种场景。使用前需根据具体用途调整浓度,确保安全有效。

1、家居消毒:将滴露消毒液与水按1:20的比例稀释,用于擦拭地板、家具表面。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细菌,适合日常清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金属表面,以免腐蚀。使用后需用清水擦拭,防止残留。

2、衣物消毒:将滴露消毒液与水按1:50的比例稀释,浸泡衣物15-30分钟。适用于内衣、毛巾等贴身物品的消毒。消毒液能去除异味,杀灭衣物上的细菌。浸泡后需用清水漂洗干净,避免刺激皮肤。

3、皮肤消毒:将滴露消毒液与水按1:20的比例稀释,用于清洗伤口或皮肤表面。消毒液能预防感染,适合轻微擦伤或蚊虫叮咬后的处理。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

4、空气清新:将滴露消毒液与水按1:50的比例稀释,喷洒于空气中。消毒液能净化空气,去除异味。适合卫生间、厨房等易产生异味的区域。喷洒时避免直接吸入,使用后需通风。

5、宠物消毒:将滴露消毒液与水按1:50的比例稀释,用于清洁宠物用品或环境。消毒液能杀灭宠物身上的细菌,预防疾病传播。使用时避免宠物直接接触消毒液,清洁后需彻底冲洗。

日常使用滴露消毒液时,需根据具体用途调整浓度,确保安全有效。家居消毒建议每周进行一次,衣物消毒可根据需要随时使用。皮肤消毒仅适用于轻微伤口,严重伤口需及时就医。空气清新可定期进行,宠物消毒需结合宠物的生活习惯安排。使用时需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消毒后需彻底清洗,防止残留。通过合理使用滴露消毒液,可有效提升家居卫生水平,保障家人健康。

赵平

主任医师 单县中心医院 全科

牙根发炎用什么药?

牙根发炎可通过抗生素、止痛药、消炎药等方式治疗。牙根发炎通常由龋齿、牙周病、外伤、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牙根发炎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胶囊500mg,每日三次、甲硝唑片200mg,每日三次和头孢克肟片200mg,每日两次。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

2、止痛药:牙根发炎伴随剧烈疼痛,止痛药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300mg,每8小时一次、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6小时一次和双氯芬酸钠片50mg,每日两次。止痛药不宜长期使用,以免掩盖病情。

3、消炎药:消炎药有助于减轻牙根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常用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片0.75mg,每日三次和泼尼松片5mg,每日两次。消炎药需谨慎使用,避免副作用。

4、局部治疗:牙根发炎可通过局部治疗辅助缓解症状。常用方法包括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每日三次和复方硼砂溶液每日两次漱口,以及涂抹碘甘油或樟脑酚溶液于患处。局部治疗需坚持使用,效果更佳。

5、病因治疗:牙根发炎的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龋齿需及时补牙,牙周病需进行牙周治疗,外伤需修复受损牙齿。病因治疗是根治牙根发炎的关键,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牙根发炎患者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保持口腔卫生,每日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烂牙根不疼必须拔掉吗?

烂牙根不疼不一定必须拔掉,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牙根的健康状况、周围组织的炎症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口腔情况综合评估。牙根是否拔除可通过牙周检查、X光片等手段判断,通常由牙根残留情况、牙龈健康程度、牙齿功能需求等因素决定。

1、牙根健康:如果牙根结构完整,没有明显的炎症或感染,且牙龈组织健康,可以通过根管治疗保留牙根,之后进行牙冠修复,恢复牙齿功能。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填充根管,防止细菌再次侵入。

2、牙根感染:牙根存在慢性感染或脓肿时,即使不疼也可能对周围组织造成潜在危害。此时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源,若感染严重无法控制,则需拔除牙根,避免炎症扩散至颌骨或其他牙齿。

3、牙龈状况:牙根周围的牙龈组织如果存在严重的牙周炎或牙龈萎缩,可能导致牙根松动或无法支撑修复体。此时需评估牙周治疗的效果,若牙周状况无法改善,拔除牙根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4、牙齿功能:牙根是否保留还需考虑其对咀嚼功能的影响。如果牙根无法支撑修复体或影响邻牙健康,拔除后可以通过种植牙或义齿修复恢复功能。种植牙通过植入人工牙根,提供稳定的支撑,恢复咀嚼效率。

5、美观需求:前牙区的牙根是否保留还需考虑美观因素。如果牙根无法修复且影响面部美观,拔除后可通过种植牙或固定桥修复,恢复牙齿的自然外观。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有助于预防牙根问题的发生。饮食上避免过多摄入高糖食物,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牛奶、鱼类和绿叶蔬菜,有助于维护牙齿健康。适当进行咀嚼训练,如咀嚼无糖口香糖,有助于促进唾液分泌,保护牙齿。若出现牙根问题,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附件炎 拔毛狂 肌无力 进食障碍 脑干肿瘤 基底细胞瘤 狼疮性肾炎 酒精性心肌病 乳房发育不良 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