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输尿管疼什么原因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肾结石掉在输尿管怎么办?

肾结石掉在输尿管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肾结石嵌顿在输尿管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剧烈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量冲刷输尿管。可适量饮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但避免浓茶或碳酸饮料。排尿时建议主动跳跃运动,利用重力促进结石下移。该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若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

2、药物排石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扩张输尿管,配合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疼痛。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能预防新结石形成。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直径5-1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X线定位后发射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需重复进行2-3次治疗者间隔时间应超过7天,孕妇及出血体质者禁用该疗法。

4、输尿管镜取石

采用输尿管硬镜或软镜经尿道进入,配合钬激光将结石击碎取出。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尤其合并息肉或狭窄者。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可能出现膀胱刺激症状。需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防止感染。

5、手术治疗

开放手术仅适用于合并严重肾积水、脓肾或输尿管畸形的病例。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创伤较小,但需全身麻醉。术后需保持引流管通畅,监测尿量变化。长期随访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预防结石复发。

日常应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低于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6片预防草酸钙结石,但禁用维生素C制剂。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出现持续腰痛、无尿或寒战高热时须急诊处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肾功能永久损伤。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7mm掉输尿管里多喝水几天能排出?

肾结石7毫米掉入输尿管后,通过多喝水通常需要1-4周排出,具体时间与结石位置、输尿管狭窄程度及个人体质有关。

输尿管存在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结石在通过时可能因局部卡顿延长排出时间。若结石位于输尿管上段,因空间相对较宽,可能1-2周内随尿液冲刷移动至膀胱。中段狭窄处阻力增大,排出时间可能延长至2-3周。下段接近膀胱出口时,若结石表面光滑且直径未超过输尿管最小内径,多数在3-4周内可排出。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增加尿流速度有助于推动结石移动。适当跳跃运动可借助重力作用促进结石下行。

若出现持续剧烈腰痛、血尿、发热或排尿困难,提示可能发生输尿管梗阻或感染,需及时就医。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可作为备选方案。复查泌尿系超声可动态观察结石位置变化,避免盲目等待延误治疗。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堵塞输尿管肾积水是怎么回事?

肾结石堵塞输尿管导致肾积水可能由结石体积过大、输尿管狭窄、尿路感染、先天性尿路异常、代谢紊乱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开放取石手术等方式治疗。

1. 结石体积过大

当肾结石直径超过5毫米时容易卡在输尿管狭窄处形成梗阻。这种情况常伴随突发性腰腹部绞痛、血尿等症状。治疗可选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扩张输尿管,配合双氯芬酸钠栓镇痛,或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调节尿液酸碱度促进结石溶解。若保守治疗无效需考虑体外碎石。

2. 输尿管狭窄

先天发育异常或反复炎症导致的输尿管管腔缩窄,会使小结石也易引发梗阻。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肾区叩击痛。需通过输尿管造影确诊,轻度狭窄可用盐酸特拉唑嗪片改善排尿,严重者需行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球囊扩张术。

3. 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输尿管黏膜水肿会加重梗阻程度,典型表现为发热、脓尿。治疗需联用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和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感染控制后结石更易排出。反复感染者应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4. 先天性尿路异常

如输尿管瓣膜、重复肾盂等解剖变异会改变尿流动力学,增加结石嵌顿风险。这类患者往往有反复发作病史,需通过CT尿路成像明确畸形类型,多数需要手术矫正畸形同时取石。

5. 代谢紊乱

高钙尿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疾病会使结石持续生成。患者需长期服用别嘌醇片控制尿酸,或使用氢氯噻嗪片减少尿钙排泄。同时要定期监测24小时尿电解质,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

肾积水患者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可进行跳绳、爬楼梯等垂直运动帮助结石位移,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发热、无尿等症状时提示病情加重,须立即就医处理。术后患者要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肾积水消退情况,预防复发需根据结石成分针对性调整膳食结构。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左肾积水输尿管扩张怎么办?

左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可通过解除梗阻、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引流尿液、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左肾积水输尿管扩张通常由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泌尿系统肿瘤、腹膜后纤维化、神经源性膀胱等原因引起。

1、解除梗阻

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梗阻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解除。结石直径小于6毫米时可通过多饮水促进自行排出,结石较大时需采用钬激光碎石术。输尿管狭窄患者可尝试输尿管球囊扩张术,术后放置双J管防止再狭窄。

2、药物治疗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肾绞痛发作时可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配合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症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可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改善膀胱功能。

3、手术治疗

泌尿系统肿瘤需根据病理类型选择根治性手术,如肾盂癌需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腹膜后纤维化患者可考虑输尿管松解术加网膜包裹术。先天性巨输尿管症患者需进行输尿管裁剪再植术。

4、引流尿液

急性梗阻伴肾功能损害时需紧急放置双J管或肾造瘘管引流。长期留置导尿适用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引流期间需定期更换导管,保持引流通畅,预防尿路感染。

5、定期复查

术后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监测积水改善情况。输尿管狭窄患者需长期随访,发现再狭窄及时处理。肿瘤患者术后需按计划进行膀胱灌注化疗和影像学复查。

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和久坐。限制高嘌呤饮食预防结石复发,控制血压血糖保护肾功能。出现发热、腰痛加重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遵医嘱定期更换双J管。建立排尿日记记录尿量和排尿感受,帮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肾结石到了输尿管怎么办?

肾结石进入输尿管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肾结石移动至输尿管通常由结石体积较小、输尿管生理性狭窄、尿液冲刷作用、剧烈运动、输尿管蠕动异常等因素引起。

1、大量饮水

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量促进结石排出。可饮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但需避免浓茶咖啡等含草酸饮料。排尿时建议使用滤网收集结石以便成分分析。该方法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若出现持续腰痛或血尿需及时就医。

2、药物排石

可遵医嘱使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扩张输尿管,配合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疼痛。碳酸氢钠片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枸橼酸氢钾钠颗粒能预防新结石形成。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肾盂积水患者禁用α受体阻滞剂。药物对6-10毫米的结石效果较好。

3、体外冲击波碎石

适用于输尿管上段10-20毫米的结石,通过X线定位后利用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治疗前需停用抗凝药物,术后可能出现血尿或肾绞痛。该方法对胱氨酸结石效果较差,肥胖患者需调整能量参数。两次治疗间隔应大于7天。

4、输尿管镜取石

采用输尿管软镜配合钬激光碎石,适合中下段15-25毫米的嵌顿性结石。术前需尿培养排除感染,术后留置双J管2-4周。该方法可同时处理输尿管息肉等并发症,但存在输尿管穿孔风险。阴性结石可在术中联合超声定位。

5、经皮肾镜取石

针对大于25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腰部穿刺建立通道取出结石。需术前评估凝血功能,术中采用超声引导减少出血。术后需卧床24小时观察,可能出现肾周血肿或感染。复杂性结石可分期手术,合并感染时先行肾造瘘。

肾结石患者日常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可适量食用柑橘类水果增加枸橼酸排泄,但草酸钙结石患者需控制菠菜摄入。建议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步行运动,避免突然弯腰或剧烈跳跃。定期复查泌尿系CT监测结石情况,出现发热或尿量减少需急诊处理。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预防新结石形成。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胎记 肠结核 胆管癌 肾结核 股骨颈骨折 结节性红斑 颅骨骨髓炎 盆腔静脉曲张 脑外伤后综合征 后天性掌跖角化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