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急诊科 > 急诊科

孩子上吐下泻高烧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八个月宝宝上吐下泻怎么办?

八个月宝宝上吐下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这种情况通常由感染、消化不良、食物过敏、环境变化、肠胃功能未成熟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宝宝上吐下泻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奶量或改用低乳糖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母乳,但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补充水分:上吐下泻容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喂服。避免一次性喂太多,以免加重呕吐。

3、观察症状:注意宝宝的精神状态、尿量、体温等变化。若出现嗜睡、尿量减少、持续高热等症状,需警惕脱水或感染加重,及时就医。

4、药物治疗:轻度腹泻可服用蒙脱石散,每次1/3包,每日3次;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每次1袋,每日2次。呕吐严重时,可口服多潘立酮混悬液,每次0.3ml/kg,每日3次。

5、就医检查:若宝宝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严重脱水、血便、剧烈腹痛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宝宝上吐下泻期间,家长需保持耐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饮食上可选择米汤、稀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适当减少活动量,保证充足休息。若症状未见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半夜上吐下泻的应急措施是什么?

半夜上吐下泻可通过补液、饮食调整、休息、药物缓解、就医等方式应急处理。半夜上吐下泻通常由食物中毒、胃肠炎、消化不良、感染、过敏等原因引起。

1、补液:上吐下泻会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需及时补充。可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含糖饮料和咖啡因饮品,以防加重腹泻。每小时补充200-300毫升液体,少量多次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饮食调整:急性期应禁食4-6小时,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可先食用米汤、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控制在100-200克,减轻胃肠负担。

3、休息:上吐下泻会消耗大量体力,需充分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活动。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凉。可使用热水袋敷于腹部,缓解腹痛症状。保证充足睡眠,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

4、药物缓解:可服用蒙脱石散3g/次,每日3次,保护胃肠黏膜;口服补液盐1包/次,每日3次,补充电解质;必要时服用诺氟沙星胶囊0.1g/次,每日3次,抗感染治疗。用药需遵医嘱,避免滥用止泻药。

5、就医: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高热、剧烈腹痛、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进行静脉补液或抗生素治疗。

饮食上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面条、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运动方面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待症状完全缓解后再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护理上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腹部保暖。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肚子疼上吐下泻怎么办?

肚子疼上吐下泻可通过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休息和就医等方式治疗。肚子疼上吐下泻通常由食物中毒、胃肠炎、消化不良、感染或过敏等原因引起。

1、补液:上吐下泻会导致身体大量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口服补液盐或椰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少量多次为宜。严重脱水时可考虑静脉补液。

2、调整饮食:腹泻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苹果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腹泻缓解后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

3、药物治疗:腹泻严重时可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3g/次,每日3次、洛哌丁胺2mg/次,每日2次。呕吐频繁可使用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10mg/次,每日3次。感染性腹泻需使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0.1g/次,每日3次。

4、休息:腹泻期间身体较为虚弱,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身体恢复。适当卧床休息,但不要长时间躺着,可适当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

5、就医:若症状持续超过2天,出现严重脱水、血便、高热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必要时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排除严重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若症状反复发作,建议定期体检,关注肠道健康。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五个月宝宝上吐下泻怎么办?

五个月宝宝上吐下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注意卫生、观察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五个月宝宝上吐下泻通常由感染、消化不良、食物过敏、受凉、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五个月宝宝上吐下泻可能与消化不良有关,建议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喂奶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食物。

2、补充水分:上吐下泻易导致宝宝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比例冲调,少量多次喂服。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确保水分摄入充足。

3、注意卫生:感染是宝宝上吐下泻的常见原因,需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宝宝的餐具、奶瓶需每日消毒,玩具、衣物保持清洁,避免接触不洁物品。

4、观察症状:宝宝上吐下泻时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如呕吐频率、腹泻次数、精神状态等。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5、及时就医:若宝宝上吐下泻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必要时开具止泻药、抗生素等药物,或进行进一步检查。

五个月宝宝上吐下泻期间,饮食需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影响宝宝消化。适当增加宝宝的活动量,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缓解症状。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宝宝受凉。定期监测宝宝的体温、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确保宝宝健康恢复。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发烧上吐下泻是怎么回事?

发烧上吐下泻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等方式缓解。

1、胃肠型感冒: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以补液为主,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避免脱水。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等,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2、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诺氟沙星胶囊、阿昔洛韦片等。同时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3、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多因食用不洁食物引起,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等。治疗需及时清除体内毒素,可服用蒙脱石散止泻,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避免食用生冷、变质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4、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可引起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同时注意补液和营养支持。避免接触污染水源和食物,注意个人卫生。

5、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可导致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可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蒸蛋等,避免油腻、辛辣和刺激性食物。适当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污染源。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热门标签

氟骨症 睾丸疼痛 朊蛋白病 韦尼克脑病 肌红蛋白血症 荨麻疹型药疹 肺炎支原体感染 脉络膜视网膜炎 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