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小儿呼吸科

小儿哮喘咳嗽一直不好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疗小儿哮喘最有效的中成药?

小儿哮喘治疗可选用中成药,常用药物包括小儿咳喘灵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蛤蚧定喘丸等。选择药物需结合患儿具体症状与体质,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小儿咳喘灵颗粒:

主要成分含麻黄、杏仁、石膏等,具有宣肺平喘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痰黄黏稠等症状。该药通过舒张支气管缓解气道痉挛,需注意风寒咳嗽者慎用,服药期间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含麻黄、苦杏仁、金银花等成分,针对肺热壅盛型哮喘,表现为呼吸急促、喉间痰鸣。具有清热化痰作用,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脾胃虚寒患儿需谨慎使用,建议饭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

3、蛤蚧定喘丸:

由蛤蚧、紫苏子、桑白皮等组成,适用于久咳虚喘患儿,能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对过敏性哮喘伴有肾虚症状者效果较好,服用期间需监测是否出现口干等不良反应。

4、固本咳喘片:

含党参、白术、茯苓等健脾益气药材,适合缓解期调理,可减少哮喘发作频率。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体质,需连续服用2-3个月见效,急性发作期需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5、川贝枇杷膏:

含川贝母、枇杷叶等润肺成分,对燥咳型哮喘有辅助疗效。能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缓解夜间呛咳症状。糖尿病患者应选择无糖剂型,服用后半小时内避免饮水影响药效。

除药物治疗外,日常需保持居室通风清洁,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白萝卜、梨子等润肺食材。稳定期可进行游泳、呼吸操等锻炼增强肺功能,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定期复查调整用药方案。急性发作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小儿哮喘雾化的时候用什么药?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抗胆碱能药物等。主要有布地奈德、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孟鲁司特等。

1、布地奈德:

布地奈德是一种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具有强效抗炎作用。该药能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长期控制的基础用药。雾化吸入后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全身副作用较小。使用期间需注意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

2、沙丁胺醇:

沙丁胺醇属于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该药起效迅速,通常在5-10分钟内即可见效,适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处理。但不宜长期单独使用,需配合抗炎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心悸、震颤等。

3、异丙托溴铵:

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胆碱能受体发挥支气管扩张作用。该药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常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特别适用于夜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时可能引起口干等不适。

4、特布他林:

特布他林是另一种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与沙丁胺醇类似。该药对β2受体选择性更高,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相对较小。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治疗,也可用于运动诱发哮喘的预防。

5、孟鲁司特:

孟鲁司特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发挥治疗作用。该药有片剂和颗粒剂型,需口服给药,但常作为雾化治疗的辅助用药。特别适用于过敏性哮喘和运动诱发哮喘的长期控制,可减少激素用量。

小儿哮喘雾化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雾化后协助拍背排痰。日常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进行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肺功能。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海鲜、坚果等食物。定期复诊评估病情,根据医生指导调整用药方案。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秋冬季小儿哮喘高发如何应对?

秋冬季小儿哮喘高发可通过环境控制、药物干预、免疫调节、症状监测和紧急处理等方式应对。哮喘发作通常由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暴露、体质因素和情绪波动等原因引起。

1、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温度稳定在18-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外出时可为儿童佩戴保暖口罩,减少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卧室使用防螨床品,每周用55度以上热水清洗寝具。

2、药物干预: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慢性期常用布地奈德吸入剂进行抗炎治疗。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适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长期控制。使用吸入装置需配合储雾罐确保药物沉积,用药后需清水漱口避免口腔真菌感染。

3、免疫调节: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诱发因素后可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秋冬季前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调节免疫功能。中医调理可选用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固表药材。

4、症状监测:

家长需掌握哮喘发作前兆,如频繁揉鼻、夜间干咳、运动后胸闷等。使用峰流速仪每日监测呼气峰流速值,记录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诱因、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复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治疗方案。

5、紧急处理:

突发喘息时保持坐位前倾姿势,立即使用缓解药物。若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口唇发绀、说话断续等危象表现,需立即就医。学校应备有应急药物和雾化设备,教师需接受哮喘急救培训。避免在发作期强行喂药或平卧,防止误吸。

秋冬季需保证每日饮水1000-1500毫升,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A、C,如胡萝卜、猕猴桃等。选择室内游泳、瑜伽等温和运动,运动前做好15分钟热身。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家长应学习背部叩击排痰手法,定期进行家居环境评估。外出携带应急药物卡片,注明用药信息和紧急联系人。通过医患合作建立个性化哮喘行动计划,实现疾病长期控制。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哮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方法?

小儿哮喘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规范用药、免疫调节、环境控制和呼吸训练等方式治疗。

1、避免过敏原:

明确并远离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致敏物质是基础治疗手段。建议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对于食物过敏诱发的哮喘,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饮食回避。

2、规范用药:

急性发作期可选用沙丁胺醇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缓解症状,控制期常用布地奈德吸入剂、孟鲁司特钠等药物。所有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定期复诊评估疗效,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免疫调节:

对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可考虑奥马珠单抗等靶向生物制剂。脱敏治疗适用于明确单一过敏原的患者,需在专业机构进行3-5年疗程。免疫调节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4、环境控制:

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防护口罩。家庭成员应戒烟,厨房安装强力抽油烟机,减少油烟刺激。

5、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训练可改善肺功能,推荐每日练习10-15分钟。游泳等有氧运动能增强呼吸肌耐力,但需避免寒冷刺激。急性发作期应暂停训练,症状控制稳定后逐步恢复。

患儿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适量补充深海鱼等抗炎食物。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外出携带应急药物。建议每3-6个月进行肺功能评估,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家长应学习哮喘发作的识别与急救措施,记录症状日记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是怎么形成的?

小儿哮喘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外邪侵袭、痰饮内伏等因素有关,具体形成机制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外感六淫诱发、饮食失节生痰、情志失调气逆、久病耗伤正气五个关键环节。

1、先天禀赋不足:

中医认为部分患儿因父母体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导致肾精亏虚、肺卫不固的先天体质。这类儿童常见形体瘦弱、面色晄白、易感外邪,遇风冷刺激即诱发哮鸣气喘。治疗需注重培元固本,通过补益肾气的方剂如金匮肾气丸配合艾灸关元穴调理。

2、外感六淫诱发:

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肺系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尤其风寒束表导致肺气壅塞时,会出现喉间痰鸣、呼吸急促症状。临床常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发作期需及时疏散外邪,缓解期则应益气固表预防复发。

3、饮食失节生痰:

过食生冷肥甘损伤脾胃运化,水湿停聚成痰饮伏肺。这类患儿多见舌苔厚腻、喉间痰声漉漉,进食海鲜或奶制品后症状加重。治疗需健脾化痰,推荐参苓白术散配合饮食禁忌,避免食用螃蟹、冰淇淋等生痰之物。

4、情志失调气逆:

中医观察到惊恐哭闹等情绪波动会导致肝气上逆犯肺,引发突发性喘息。常见于性格敏感的儿童,发作时伴有肋胀嗳气。宜用疏肝降气的四逆散加减,配合推拿太冲穴平肝息风。

5、久病耗伤正气:

反复发作的哮喘会损伤肺脾阳气,形成恶性循环。这类患儿多表现为动则气喘、自汗怕冷等虚象。缓解期需长期调补,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能益气固表、培土生金,配合三伏贴疗法效果更佳。

中医强调哮喘防治需注重季节调理,冬季避免晨起受寒,夏季忌贪凉饮冷。推荐常按揉迎香穴、足三里增强卫气,饮食宜用山药粥、百合银耳羹等润肺健脾之品。适度进行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等柔和运动,避免剧烈活动诱发气喘。发作期及时就医,缓解期坚持中药调理配合穴位敷贴,逐步改善过敏体质。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银屑病 关节痛 哺乳疾病 跟骨骨折 绒毛膜癌 短肠综合症 类圆线虫病 输尿管囊肿 颅中窝脑膜瘤 日本血吸虫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