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普外科

烧伤植皮能不能恢复到原来皮肤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常发生时间?

烧伤后低血容量性休克通常发生在伤后6-48小时内,具体时间与烧伤面积、体液丢失速度、患者基础状况等因素相关。

1、烧伤面积:

体表烧伤面积超过15%时更容易发生休克,大面积烧伤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大量渗出。烧伤面积越大,休克发生时间越早,严重者可在伤后2小时内出现。

2、体液丢失速度:

深度烧伤创面体液蒸发量可达正常皮肤的10倍,同时血管内蛋白外渗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这种快速体液丢失若未及时补充,常在伤后8-12小时达到休克临界点。

3、年龄因素:

儿童和老年人代偿能力较差,儿童因体表面积比值大更易脱水,老年人常合并心血管疾病。这两类人群休克可能提前至伤后4-6小时发生。

4、合并损伤:

伴有呼吸道烧伤或复合伤时,休克发生时间会显著提前。呼吸道烧伤引起的气道水肿和缺氧会加重循环障碍,复合伤导致的失血会与烧伤休克形成叠加效应。

5、救治延迟:

未及时进行液体复苏的患者,休克可能持续加重并在24小时后进入难治期。延迟处理会使微循环障碍不可逆,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

烧伤后应严格监测尿量、血压和意识状态,伤后第一个24小时液体复苏至关重要。早期可饮用含电解质的口服补液盐,避免单纯补充白开水。保持室温26-28℃减少能量消耗,抬高烧伤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创面需用无菌敷料保护,转运时注意保暖但避免直接热源接触。所有二度以上烧伤患者均需专业医疗评估,不可因暂时未出现休克症状而延误就医。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如果被弱酸碱烧伤应立即怎么处理?

弱酸碱烧伤后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以上,随后根据化学物质性质选择中和处理,并尽快就医。处理方式主要有清水冲洗、中和处理、避免污染、保护创面、及时送医。

1、清水冲洗:

弱酸碱接触皮肤后,首要措施是使用流动清水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水流需保持中等压力,避免高压冲击造成二次损伤。冲洗时需注意去除沾染化学物质的衣物饰品,同时避免污染未受伤皮肤。眼部灼伤需翻开眼睑多角度冲洗。

2、中和处理:

弱酸灼伤可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弱碱灼伤则建议使用硼酸溶液。中和剂浓度需控制在3%-5%,避免使用强酸强碱造成二次伤害。处理时需戴防护手套,中和后仍需用清水二次冲洗。皮肤出现明显变色或剧烈疼痛时禁止自行中和。

3、避免污染:

处理过程中需防止化学物质扩散,污染部位需用防水敷料隔离。被污染的衣物需剪开而非脱卸,避免扩大接触面。沾染化学品的物品需密封存放,接触过化学品的双手需彻底清洁后再触碰其他身体部位。

4、保护创面:

冲洗后需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覆盖创面,避免使用棉花等易粘连材料。包扎不宜过紧,肢体烧伤需抬高减少肿胀。面部烧伤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切忌涂抹牙膏、酱油等民间偏方。

5、及时送医:

所有化学烧伤均需急诊处理,特别是面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或面积大于手掌的损伤。就医时需携带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准确告知接触时间和处理措施。深度烧伤可能需进行清创手术或植皮治疗。

化学烧伤后需保持创面干燥清洁,每日观察红肿渗液情况。恢复期应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避免日光直射新生皮肤,瘙痒时禁止抓挠。康复阶段可进行轻柔关节活动防止瘢痕挛缩,出现增生性瘢痕需及时进行压力治疗。建议定期复查评估深层组织损伤情况,从事化学相关工作需加强防护装备使用培训。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深二度烧伤疤痕多久才能恢复正常?

深二度烧伤疤痕通常需要6个月至2年逐渐软化淡化,恢复时间主要与创面深度、感染控制、营养状况、疤痕护理措施及个体差异有关。

1、创面深度:

深二度烧伤已损伤真皮深层,残留的毛囊和汗腺等皮肤附属器较少,创面愈合依赖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较浅的深二度烧伤可能在6-12个月完成重塑,累及皮下组织的深度创面则需1-2年恢复。

2、感染控制:

愈合期创面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刺激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规范使用抗菌敷料、定期清创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疤痕增生产生挛缩性畸形。

3、营养状况:

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胶原合成与分解平衡,维生素C不足将导致胶原交联障碍。每日需保证1.5-2克/公斤优质蛋白摄入,补充含锌、维生素A/E的食物促进上皮再生。

4、疤痕护理措施:

压力疗法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增生减轻疤痕隆起,硅酮制剂能减少水分蒸发软化角质。激光治疗可改善色素沉着与质地,功能锻炼防止关节部位挛缩。

5、个体差异:

青少年因代谢旺盛易发生增生性疤痕,老年人修复速度较慢但疤痕较轻。瘢痕体质者需更严格干预,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延缓愈合进程。

恢复期间应穿着弹力衣持续加压6-12个月,压力维持在25-40毫米汞柱为宜。避免阳光直射疤痕部位防止色素沉着,每日进行关节屈伸训练维持活动度。多摄入深海鱼、鸡蛋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饮食减少瘙痒症状。若出现疤痕挛缩影响功能或持续增生超过1年,需考虑手术松解或疤痕修复治疗。

刘亚铃

主任医师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严重Ⅲ度烧伤体表面积根据什么计算?

严重Ⅲ度烧伤体表面积通常采用九分法或手掌法计算,具体数值需结合烧伤深度、部位及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评估。

1、九分法:

将成人全身划分为11个9%等份区域,包括头部9%、双上肢各9%、躯干前后各18%、双下肢各18%,会阴部1%。儿童因头部比例较大需调整计算比例。该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烧伤的快速估算,但需注意特殊部位如眼睑、耳廓等精细区域的补充评估。

2、手掌法:

以患者本人五指并拢的手掌面积约为体表1%作为测量单位,适用于小面积散在烧伤或九分法的补充计算。测量时需注意儿童手掌与体表比例差异,烧伤边缘不规则区域应累计计算。

3、年龄修正:

儿童头部表面积占比可达18%,下肢比例较成人小10%-15%,需采用Lund-Browder图表进行年龄校正。老年人皮肤萎缩会影响实际烧伤深度判断,计算时需结合弹性测试。

4、深度评估:

Ⅲ度烧伤需确认全层皮肤坏死伴皮革样变,计算时需排除浅度烧伤区域。伴有吸入性损伤或环形烧伤时,体表计算面积需额外增加5%-10%的潜在风险权重。

5、特殊考量:

肥胖患者需按标准体重计算,肌肉发达者需考虑实际体表扩张率。合并电击伤、化学烧伤时,实际组织损伤范围常大于可见创面,需通过影像学辅助判断。

烧伤面积计算后应立即启动液体复苏计划,每1%体表面积Ⅲ度烧伤需补充4毫升/公斤乳酸林格液。恢复期需高蛋白饮食配合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创面愈合后应进行压力衣治疗和关节功能训练,定期评估瘢痕增生情况。建议选择鱼油、乳清蛋白等抗炎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影响创面修复。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烧伤分期及临床表现?

烧伤可根据深度和严重程度分为四个分期,分别是Ⅰ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和Ⅲ度烧伤。Ⅰ度烧伤仅损伤表皮层,表现为皮肤发红、轻微疼痛;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出现水疱、明显疼痛;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少、疼痛减轻;Ⅲ度烧伤伤及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皮肤呈焦痂状、无痛感。

1、Ⅰ度烧伤:Ⅰ度烧伤仅影响表皮层,皮肤呈现红斑、轻度肿胀和疼痛。这种烧伤通常由短暂接触热源或阳光暴晒引起。护理时可用冷水冲洗伤处,涂抹芦荟胶或烧伤膏,避免摩擦和二次损伤。

2、浅Ⅱ度烧伤:浅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浅层,皮肤出现水疱、红肿和剧烈疼痛。这种烧伤多由热液体或蒸汽烫伤引起。护理时应保持水疱完整,使用无菌敷料覆盖,避免感染。可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愈合。

3、深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少,皮肤呈苍白或蜡黄色,疼痛感减轻。这种烧伤通常由长时间接触热源或化学物质引起。护理时需清创处理,使用生物敷料或人工皮肤覆盖,必要时进行植皮手术。

4、Ⅲ度烧伤:Ⅲ度烧伤伤及全层皮肤甚至皮下组织,皮肤呈焦痂状,无痛感。这种烧伤多由火焰、电击或强酸强碱引起。护理时需彻底清创,切除坏死组织,进行植皮或皮瓣移植手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高压氧治疗促进愈合。

5、伴随症状:烧伤可能伴随休克、感染、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休克多由体液大量丢失引起,需及时补液;感染由皮肤屏障破坏引起,需使用抗生素;器官功能衰竭由全身炎症反应引起,需综合治疗。

烧伤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炎症反应。适当进行康复锻炼,如关节活动、肌肉拉伸,防止疤痕挛缩和功能障碍。保持伤处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密切观察愈合情况,及时就医处理异常。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银屑病 关节痛 哺乳疾病 跟骨骨折 绒毛膜癌 短肠综合症 类圆线虫病 输尿管囊肿 颅中窝脑膜瘤 日本血吸虫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