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月经不调

14岁月经不调挂儿科还是妇科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11岁小孩发烧后身上起红点看儿科还是皮肤科?

11岁儿童发热后出现红疹建议优先就诊儿科。皮疹可能由病毒感染、药物过敏、细菌感染、免疫反应或川崎病等因素引起,儿科医生可综合评估发热与皮疹的关联性。

1、病毒感染:

幼儿急疹、水痘等病毒感染常表现为热退疹出。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感染也可能引发皮疹伴发热。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通常需要对症退热并观察皮疹变化。

2、药物过敏:

发热期间服用的退热药或抗生素可能引发药疹。常见致敏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皮疹多呈对称性分布,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

3、链球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可导致猩红热,特征为全身弥漫性红疹伴杨梅舌。此类细菌感染需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引发风湿热等并发症。

4、免疫反应:

EB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皮疹及淋巴结肿大。此类情况需进行血常规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诊。

5、川崎病:

急性发热5天以上伴草莓舌、手足硬肿及多形性皮疹需警惕川崎病。该病会导致冠状动脉病变,需在发病10天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

建议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发热期注意补充水分,可适量饮用稀释果汁或口服补液盐。皮疹未明确诊断前避免擅自使用外用药物,记录体温变化与皮疹形态发展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热与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及用药史。若出现皮疹迅速扩散、持续高热或精神萎靡需立即急诊处理。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儿科心肺复苏的方法?
儿科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快速识别心跳骤停并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的步骤包括检查反应、呼叫急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确保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频率和2次人工呼吸的循环。 1、检查反应:首先轻拍患儿并大声呼唤,观察是否有反应。如果患儿无反应且无正常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对于婴儿,可以用手指轻弹足底观察反应。 2、呼叫急救:在开始心肺复苏的同时,尽快呼叫急救服务。如果周围有其他人,可以分工合作,一人进行心肺复苏,另一人拨打急救电话。 3、胸外按压:将患儿平放在硬质平面上,对于婴儿,用两根手指按压胸骨下半部分,深度约为4厘米;对于儿童,用一只手或两只手按压胸骨下半部分,深度约为5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确保胸廓充分回弹。 4、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提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确保气道通畅。对于婴儿,头部保持中立位,避免过度仰头。 5、人工呼吸:捏住患儿鼻子,用口对口或口对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持续1秒,观察胸廓是否抬起。对于婴儿,可以用口对口鼻的方式进行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监测患儿的反应和呼吸情况,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定期参加心肺复苏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及时性和操作规范性密切相关,家长和照护者应具备基本的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儿科常用急救药品?
儿科常用急救药品包括肾上腺素、地塞米松和氨茶碱,用于处理过敏反应、哮喘发作和休克等紧急情况。这些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确保剂量准确和给药方式正确。 1、肾上腺素是处理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通过收缩血管和扩张支气管迅速缓解症状。通常在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剂量根据患儿体重计算,常见剂量为0.01mg/kg。使用后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避免过量导致心律失常。 2、地塞米松是一种强效糖皮质激素,用于减轻炎症和过敏反应。在哮喘急性发作或严重过敏时,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剂量为0.1-0.2mg/kg。长期使用需注意副作用,如免疫抑制和骨质疏松。 3、氨茶碱用于缓解哮喘和支气管痉挛,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改善通气。可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给药,剂量为4-6mg/kg。使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避免毒性反应如心律失常和抽搐。 4、急救药品的储存和管理至关重要,需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并定期检查有效期。医疗机构应制定明确的用药流程,确保医护人员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计算。 5、家长和照护者应接受基本的急救培训,了解常用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联系医疗专业人员,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后果。 儿科急救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处理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环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安全有效。家长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协作,提高急救意识和能力,为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新生儿科和儿科的区别?
新生儿科和儿科的主要区别在于服务对象的年龄范围及疾病特点,新生儿科专注于出生至28天内的婴儿,儿科则涵盖从出生至18岁的儿童。新生儿科主要处理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新生儿期特有的疾病,而儿科则涉及儿童生长发育、感染性疾病、慢性病等更广泛的健康问题。 1、新生儿科的服务对象是出生后28天内的婴儿,这一阶段的婴儿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容易出现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黄疸、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疾病。新生儿科医生需要具备处理这些特殊疾病的能力,并密切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提供及时的医疗干预。 2、儿科的服务对象是从出生至18岁的儿童,涵盖的疾病范围更广,包括儿童生长发育问题、感染性疾病、慢性病等。儿科医生需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提供预防接种、健康检查等服务,同时处理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3、新生儿科和儿科在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法上也有所不同。新生儿科通常配备有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用于救治危重新生儿,而儿科则设有普通病房和门诊,处理各种儿童疾病。治疗方法上,新生儿科更注重生命支持治疗,如呼吸机辅助通气、静脉营养等,而儿科则更多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 新生儿科和儿科虽然都是针对儿童健康的专业科室,但在服务对象、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科室就诊,以确保获得最合适的医疗服务。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孩子转新生儿科后检查能不能出院?
根据您的叙述和化验结果仔细检查看宝宝彻底恢复的还好。目前如果想出院也是可以的。但最好听医生的,医生相信到了最佳出院的时间,会通报您出院的。因为宝宝降生时评分没全部达标。所以,拥有哪方面的可能性!如何有缺氧缺血性脑病,医生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出以及头部ct或核磁来推测!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银屑病 关节痛 哺乳疾病 跟骨骨折 绒毛膜癌 短肠综合症 类圆线虫病 输尿管囊肿 颅中窝脑膜瘤 日本血吸虫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